一、家长引导:做好孩子的 “收心助力者”
调整作息,校准生物钟:提前 1-2 周按学校作息安排孩子起居,家长带头早睡早起(如晚上 9 点半提醒孩子休息、早上按时叫醒),营造安静睡眠环境,避免开学后因作息紊乱导致上课犯困、注意力不集中。
加强沟通,缓解焦虑情绪:主动与孩子聊假期趣事、新学期期待,或一起晨跑、打球,在互动中拉近亲子距离;同时引导孩子梳理上学期愉快的校园记忆,减少对开学的抵触心理。
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孩子共同制定新学期学习计划,涵盖书籍阅读、学科提升方向等内容,让孩子清晰知晓新学期任务,从心理上逐步适应学习节奏。
管控设备,减少娱乐依赖:与孩子约定每天电子设备使用时长(如 1-2 小时),到点及时收走设备;多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或引导用设备查学习资料、看教育纪录片,转移对娱乐内容的注意力。
准备用品,营造学习氛围:陪孩子选购喜欢的文具、书籍,一起整理书包和书桌,通过 “开学仪式感” 激发孩子对新学期的期待,间接引导其进入学习状态。
二、学生行动:做自己的 “收心践行者”
主动规律作息:严格按照学校作息时间安排饮食、睡眠,晨起适当进行跑步、跳绳等锻炼,保证开学后有充沛精力投入学习。
及时完成作业:梳理暑假作业清单,按科目、难易程度拆分每日任务,避免开学前熬夜赶工;遇到难题主动向家长或同学请教,确保作业质量。
转移注意力,提前适应学习:减少游戏、追剧时间,每天预留 1-2 小时预习新学期知识(如圈画课本重点)或复习旧内容(如背诵英语单词、回顾数学公式),逐步找回学习状态。
-
积极融入校园:开学后主动与同学分享假期经历,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校园活动,快速适应集体学习氛围,减少 “开学陌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