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个体差异
书籍信息
平均的终结 [美]托德·罗斯 中信出版集团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40292/
我的书评
这本书的核心关注点在于“群体与个体”。
首次将平均标准应用到社会中的是凯乐特,他认为“平均标准人是模板,而每个个体是模板的复制品”。随后高尔顿将标准人认为是群体的典型代表,并以偏离程度作为优秀程度,我对此观点并不反对。但是他默认优秀者在所有方面都优秀,即认为各个维度之间存在相关。最后泰勒将他的观点应用于工业,桑代克将他的观点应用于教育。由是造就了平均时代。
然而,平均标准人的基础在于“遍历性成立”,因而通过否认遍历性也否定了平均标准人的存在。而后“锯齿原则”进一步打破了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否定了一维评判标准。“情境原则”则在此基础上,提出“性格、智力依赖于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情境会表现不同的性格、智力”,还原了个体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最后提出的“途径原则”则表明了同一结果下的不同路径等效,即英雄不问出处,不存在“正统出身”。
虽然我对作者大多数观点表示赞同,对其有关于“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的论述感到论点清晰、论据坚实。但是,有的内容应当对适用条件进行强调。第一,锯齿原则仅局限于多维且无关的情况,有的维度是单一的或者相关的,在有的情况不排斥一维的方法。由此产生的一维附属于多维的分析中。第二,根据平均标准人的分级制度。这是统计的直接推论,在以上拆分出的一维中,高等级的人比低等级的人优秀,但须注意这个优秀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第三,在符合遍历性的群体中。对于有的情况,可近似认为遍历性成立。比如血红蛋白数,是个体间近似相同的,且在一定的时间内变化可以接受。但是如何在实际情况下应用抽象化的遍历性概念,我仍没有非常透彻的想法。
附件
(有不同见解还望不吝赐教)
这份思维导图分为两个部分,右侧主要探讨平均主义的观点发展、应用,而左侧主要探讨个体科学。"×"代表正文中明确否定的观点。“蓝色”标记代表我的个人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