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学,罗胖和熊逸结合朱光潜《谈美》进行了论述,读后深受启发。
美到底是什么,是怎么发生的?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美学家却仍在孜孜不倦追寻着答案。距离可以产生美,距离能使你只看得到轮廓,但看不到细节。但这个距离不一定是物理上的,更多是与实用性上的距离。“脱离现实用途才叫美”。
城里人到了有山有水的地方觉得美,是因为他们不靠山和水吃饭。如果是当地人乡下的农户,看到同样的景色,想到的却可能是翻山越岭的劳累、耕作的辛苦、对收成的担心。这个时候,美感也就没有了。
企业设计logo,如果用英文字母,就是在利用我们对于外文的陌生感。它不实用,所以人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字母的形态、轮廓等设计元素上,设计的美感会就突出了。
为什么“人生若只如初见”?因为一般在初见的时候,你和对方还不会发生利益上的关系或者情感上的羁绊,对方对于你来说只是摆在你面前的一个形象。
另外,距离感可以激发敬畏心,敬畏心很容易转化为美感。生活中仪式当中的语言和行为一定和生活化的语言、行为不一样,会把你拉到现实生活之外,比如婚礼。儒家礼学讲究距离感,竟然和美学一脉相通。
为什么脱离实用性就有美感呢?因为一种生物,对那些它暂时用不到的、脱离了它当下实用性的资源,它必须有一种感应的能力,让它不脱离自己的视野,能对自己保持诱惑,作为备用资源。这种能力对生物的生存当然有好处,这就是最原始的美感。
艺术和审美确实没有切实的、当下的实用性。但它是实用性的预备,它在衡量我们对于大千世界本身,对于眼下实用之外的资源的感应能力。
这让我想起了摄影后期中的调色,调色的本质是对原有正常色彩的扭曲,让观感与实际有一定区别,如日系、欧美色彩、胶片色调等。这实际上就是人为制造一定的距离,从而产生美感。但这个距离又不能太远,夸张到妈妈都不认识了就尴尬了,可以“喜欢=熟悉+意外”这个公式进行推广,“美=形象+距离”,形象化的画面感再加一点点距离,嗯,看起来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