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的时候,主要上课,没机会接触科学研究、做算法。其实,也不明白,到底何为科研。
上研究生的时候,有两种选择,有的跟老师搞研究做算法,走上科研的道路,发论文,甚至考博出国,继续科研;有的跟老师做项目,类似公司上班,大多数毕业就工作,也有少量考博出国的。
我为什么选择科研,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数学比较好,喜欢算法之类的学习;二是,我也想走考博出国,然后到大学当老师这条路。那到底有没有搞算法的能力和兴趣,要试试才知道,我也愿意花三年的时间,来尝试这件事,看自己适不适合,这也是我选择考研的原因。
话说搞科研的日子并不好过,喜欢学数学,学算法理论,是一回事。让你去创造研究探索一个新的理论,是另一回事。开始老师给一个研究方向,我当时是无线领域的频谱切换,先看各种IEEE英文论文,看人家的研究方法,然后自己思考更好的算法,想出来不同的算法,再仿真出来,证明这种算法更优。当时要用到排队论,有的师姐师兄用博弈论,这些数学理论要自学,没有课程来学。有时也会遇到你研究的问题,找不到现成的数学模型,那就自己创造一个新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总之,搞研究,最后都最终归到搞数学。因此,很多导师更喜欢数学专业的学生,跨专业过来。
导师也是非常勤奋刻苦的一类,发邮件,经常会半夜十二点,周末晚上,节假日,过年等等各种休息的日子,他都有可能发邮件给你。后来导师有了孩子,师弟说,导师晚上回家陪孩子玩,孩子睡了,九点后继续搞科研,一年四季,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天天搞科研,甚至睡觉中,也会拼命想创意,想想都累呀。当然,喜欢擅长的同学不会累,乐在其中,为自己打工,创事业。
在搞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想创意,想更好更新的算法,天天想破脑袋的想,这个过程,只是理论上想新的算法,至于贴不贴合实际,有没有商用价值等等实际问题,并没有考虑太多。其实,大部分算法都停留在理论上,用到实际,还是很难,即使很多现在用到的实际理论,也都经过了很长时间。何况,很多理论,还是自己假设了一个场景环境,理想情况,和实际相差太远。
2014年毕业那年,学校开了一个会,是关于4G之后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暂且叫5G,当时还没有一个主要的技术支持,比如4G,是正交频分复用,来提高通信速度。5G,当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MIMO),当时舍友的教研室就是搞这个研究的。等到2016年末,中兴华为开始商业化5G,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开始调试,边调试边制定标准,等标准一发布,产品就入市了,这方面,中国也是起到了主导作用,参与制定标准。而此时此刻,这两个公司,正在热火朝天的干,抢占先机。从研一接触,研二研究,研三听说,毕业两年后听说商业化,这个过程如此一个快,让深处IT行业并了解一点的我,仍然感到如此迅速,技术的更新快到让人后怕,有随时被淘汰的感觉,一种无法言说的恐惧感。
说回研究生的科研,自己实在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死读书的类型。也不知道如何培养这种能力,或者说还是天生具备的能力。不知多读书,多动手,能不能培养这种发散式的思维,总之,我感觉自己没有这个本事。科研过程,非常痛苦,没有点子、创意、抓耳挠腮的痛苦和煎熬。至于当大学老师,虽然课程很少,主要时间搞科研,但越好的学校,优秀的人越多,竞争越激烈,而且现在基本都要有留学经历。再看看导师的生活,实在也不是轻松的一种工作。再加上人情关系,更是复杂,评职称之路,并不容易。当然,也可以混混日子,不那么辛苦,没啥成就,不要职称,但课时费又有多少呢。
于是,经过了三年的尝试和努力,果断的放弃了这条外表光鲜亮丽,里面苦不堪言,类似苦行僧式的道路。
踏踏实实,接触实际的产品,学习理论,用到实际中,或许是我该走的路。尽管又要从头开始,从基础学起,但脚踏实地的干点自己能干的事情,不断学习进步,也是不错的感觉,比悬空的感觉好多了。
科研这条路,有走的顺风顺水的,有乐在其中的,有苦不堪言的,有混日子的,酸甜苦辣,只有自知。
处于什么状态,要不要走这条路,合不合适走这条路,自己去尝试、体会、判断。
这里描述一下,供还没考研,纠结要不要考研,或身在研究生,纠结考不考博的你,一点参考。
遵从内心,自己的道路,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