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在《小欢喜》的不太欢喜中过去了。让我记住《小欢喜》的并非陶虹精湛的演技,而是里面关于英子得抑郁症的情节。
《小欢喜》中的英子因为高考压力过大,成绩骤降,离家出走,甚至想要自杀,而她的父母乔卫东和宋倩却对孩子的情况并不理解。当他们追到独自跑到深圳想要跳海的英子的时候,三人哭作一团,英子终于说出憋在心中的疑问:我是不是病了?
英子最初的反应是睡不着觉,她都快一个月没有睡着觉了,这个时候的宋倩并没有注意到英子的情况,而是不停的催促孩子学习,学习。
不得不佩服陶虹的演技,她的孩子还没到高中,但是她把妈妈的焦虑和对女儿的关爱演活了。看到电视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一个个患抑郁症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
很多时候父母关注的是孩子成绩下降了,孩子的情绪不好了,却并不太愿意去面对孩子生病了这个事实,或者他们更愿意去接受孩子是身体的疾病,而不愿意接受孩子属于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这个事实。
导致整个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有家长对心理疾病的误会,很多时候家长会把心理问题和抑郁症等同于精神疾病,担心一旦承认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影响。另外一方面是孩子的日常反应和抑郁症有类似的地方,他们很难判断孩子是否真的有心理问题,还是青春期本身特定阶段的情绪问题。
究其原因,是父母对青春期孩子情绪特和抑郁症本身不够了解导致的。下面我从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特征、抑郁症的特征和治疗三方面来分享一下: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特征
1、喜怒无常
提到青春期的孩子,喜怒无常可能是父母最先想到,我们不清楚这个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开心,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就暴怒起来了。
我的一个朋友,他家孩子刚上初二,暑假的时候他和妻子都上班去了,中午孩子给他打电话说想吃肯德基,让他叫外卖。他随口问了句“上午写作业了吗?”孩子就直接挂断了电话,当晚上他们到家之后,发现孩子把电视机,电脑都砸了!他特别疑惑一直问我他到底说错了那句话,这孩子就这样的反应。
很多时候,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真的是父母无法理解的,在父母看来关心的一句话话语,在孩子心理就听出指责和刺探来。
2、生闷气或者爆发
咱们以《小欢喜》中的英子为例。很多孩子其实和英子很像,有了事情他们并不会跟父母说,只会暗暗的闷在心里,有朋友的孩子还好点,起码他们还能跟朋友说一说,可往往越是到了初中和高中,过重的学习压力会让孩子没有时间去经营友谊,当一个孩子很孤独,还很有情绪的时候,他们要么独自承受,向内伤害自己,要么就会向外发泄,往往是沉默到一种程度就会突然爆发。
而且情绪这个事情,并不是我今天遇到事情了,我马上就爆发了。往往会出现的是他几天前或者几周前跟同学、老师、家长发生了冲突,自己产生了情绪,他没有消化,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什么事情刺激他,最终出现了爆发。这个时候我们又会觉得孩子小题大做,其实只是我们没有体会孩子的心路历程而已。
3、烦躁
青春期的孩子还有一个常见现象:烦躁,给人一种毛手毛脚,而且随时会吼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感觉。
很多时候他们没有,或者很少受到刺激的时候,他们也会对周围人发脾气。其实这是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我们感觉沮丧和焦虑的时候,我们就会把这种感受转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
比如一个孩子在学校被人嘲笑,他就可能回家折腾他的弟弟妹妹。一个对考试感觉压力很大孩子会指责是父母给了他太大的压力。
父母经常成为青春期孩子情绪失控时的攻击目标,因为他们觉得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无论自己的表现多糟糕,最终父母都会原谅、包容和爱他们。
青春期抑郁症的情绪表现
1、无聊和烦躁不安
一些抑郁的孩子会寻求持续的刺激,他们会热情地投入新的活动,但很快就失去兴趣,然后拼命寻找其他刺激。这种无休止地寻求刺激的行为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尝试,青春期孩子试图逃避内心的空虚,或者说这种尝试恰好是他内心焦虑的反应。
《小欢喜》中的英子,最初是逃课跑到乔卫东那里搭乐高,后来则想着离家出走跑到深圳去看星星。她当初并没有想要马上跳海,她期望自己看到星星会快乐,会变好。当她发现她看到了星星却依然没有好转的时候,才对自己深深的绝望了,才有了遇到父母想要跳海的那一幕。
很多时候,孩子最开始是会自救的,但是抑郁症并不是自我调整就能轻易变好的一种心理疾病。
2、疲劳和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忧虑。
抑郁的孩子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感到精疲力尽。他们有时会失眠;有时他们可能会睡足8个、10个甚至14个小时,但醒来后仍然感觉疲惫不堪。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关注程度可能远远超过其他孩子。许多人抱怨自己有头痛或胃病。
事实上,他们不是在装病,持续的紧张和焦虑的确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他们也可能忽视外表和卫生,尤其是女孩,可能会吃得过多。失眠,暴饮暴食,或突然食量减少,这些都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
3、难以集中注意力。
抑郁的孩子常常很难集中精力完成手头的任务,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当被问及遇到了什么问题时,他们通常会说不管怎么努力,自己似乎都记不住任何东西。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先发现孩子有抑郁情绪,我们先注意到的是他学习成绩下降,但是这个时候父母、老师最先考虑的是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一般不考虑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
英子最初就被父母认为是压力大,学习成绩下降,当他们陪着英子去看医生,医生诊断出抑郁症的时候,他们还不相信。
4、黏人或远离人群。
成人的抑郁症往往会出现躲在家里不出门,而青春期的抑郁症,有些孩子是会出现害怕独处, 粘人的表现。
当他们发现父母下班晚回家几分钟,或者是觉得有必要打电话给朋友的时候,他们往往感觉到恐慌。甚至在有些情况下,抑郁会导致孩子滥交,因为肢体上的亲密接触会暂时缓解他们对被抛弃的想法的恐惧。
另外一些抑郁的青春期孩子则会和成人有一样的表现,他们会远离人群而不是亲近人群。他们不想出门,为了疏远以前的朋友而有意做出某些事情。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受欢迎,想要避免被人拒绝。
青春期孩子的抑郁症之所以会被忽视,和父母对他们的喜怒无常、郁郁寡欢、情绪不稳定的刻板印象有关,这会导致父母或者他人认为“这是青春期的必经阶段,他一直都是这样的。”
更何况青春期孩子的抑郁症,往往伴有其他痛苦的迹象,比如焦虑或易怒。我们看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特征和青春期抑郁症的情绪表现不难发现,两者其实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所以我们很容易认为:他没事,他只是青春期而已。
青春期抑郁症的治疗
1、请寻求专业帮助
当青春期的孩子第一次陷入抑郁时,父母通常会表示同情并试图帮助他们。当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较长时,父母可能会感到挫败和愤怒。父母往往会觉得我给你说了那么多的道理,我忍耐了自己的情绪,你怎么还不好?
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情绪障碍,患抑郁症的个体需要治疗。临床上抑郁症是不会自行消失的。父母不应该尝试自己治疗孩子,他们需要专业的帮助。
2、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
作为一种让人谈之色变的心理疾病,我们更应该把它想象成一种心理的感冒,它是一种可以治愈但易复发的心理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当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它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
抑郁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但是许多人,尤其是那些患有轻度抑郁症的人,往往既不能接受药物,又不能对心理咨询做出良性的反应。
药物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大脑,改变患者的脑递质,从而改善抑郁的状况。心理咨询则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认知来改善患者的心境,进而改善抑郁症的状况。
3、关于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很多家长不愿意让青春期孩子服用抑郁症药物是因为药物所产生的药物反应。
最初服用抑郁症药物的时候,孩子可能会产生口干,昏昏欲睡和体重变化的药物副作用,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之后,副作用一般会减少或消失。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该机构负责监管医学研究,与任何制药公司都没有关系)资助的科学家们仔细研究过抑郁症对于青少年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抗抑郁药物对青少年的潜在益处通常大于潜在风险,但是任何服用抗抑郁药物的青少年都应该受到医生的密切监控。
与任何处方药一样,重要的是父母(或青少年)严格遵守医嘱。突然停止或开始服用抗抑郁药物或服用超过规定剂量的药物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