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知道,小到日常生活中可见的小感冒,大到一些致命的疾病,都免疫力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到底人们经常嘴边提及的免疫力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我们对免疫力存在哪些认识误区呢?运动到底能不能提升免疫力呢?我们能通过饮食来提升免疫力吗?今天让我们来一一揭秘探一探究竟吧。
免疫力是一种较为通俗的表达方式。更严谨一些来说,免疫系统一词更为严谨。但是免疫系统其实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般,是一个可辨认的器官(例如肺)。免疫系统是一个体系。我们可以将免疫系统想象成一支军事力量,专门来对抗外来的入侵者。免疫(immunity)的原意是“免除瘟疫”的意思。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免疫理解为,在某一种传染病流行的过程中,得病后幸免于死的人以后会对该病获得抵抗力,当这种传染病再度流行时,可以安然无恙。
运动科学中将“免疫”定义为: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或”异己成分“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其作用是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这些反应通常对机体有利,但在某些情况下有害。
学习任何知识,去了解它的学术定义和分类都是重要且基础的。关于人体免疫机能,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首先,人体免疫机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免疫,也被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另一种是获得性免疫,也称为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即人类在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经过遗传或得到。但是它并非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微生物而形成,所以又被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与先天性免疫相对应,它是个人在生活过程中,因受某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或接种疫苗而获得的免疫,故称为获得性免疫。这种免疫一般仅针对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疫苗所能预防的疾病,所以也称为特异性免疫。人们在生活中所说免疫,一般指的是特异性免疫,即获得性免疫。
这种特异性免疫具有一些特征,了解之后你会不禁觉得人体的免疫系统真的非常精妙。首先,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即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性抗原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比如某种流感病毒,人体会产生针对这一特定病毒的免疫应答。第二,具有多样性。人体可针对环境中多种多样的抗原,分别建立起不同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第三,记忆性,当异物抗原再次入侵时,可产生快而强的再次免疫应答效应。
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排除异己物质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生物学的效应,这个称为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免疫防御。它是指人体抵抗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异物的功能。如果这个功能出现异常,会引起疾病,如反应过高则可出现超敏反应,反应过低则可导致免疫缺陷病。
2、免疫稳定,是指人体清除变性或衰老的细胞,维持生理平衡的功能。如果该功能失调,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3、免疫监视。指的是人体识别和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防止发生肿瘤的功能。如果该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当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后,我们可以知道,为了维持正常的、健康的生命活动,免疫系统在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功效,保护我们。下篇,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免疫系统中的主力军,免疫组织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粒细胞如何保护我们的人体健康。
推荐相关阅读:
1、《运动生理学》
2、小泥巴团队推出的《免疫学与运动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