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我们对于某人、某物表示重视、需要认真对待把握时一般会用“珍惜”一词而甚少用“珍视”。二者是同义词,前者表示因重视而爱惜,后者表示因爱惜而重视。对于被对待的具体人和事而言其结果应该是基本一致的效应,但我个人觉得二者存在着评定标准侧重点的不同以及所附属情感内容的不同。
“珍惜”的基本释义是:因重视而爱惜。那么这就有个前提条件是被爱惜的人和事首先需被判定是值得重视的,然后才有爱惜的后果。一般而言,这个判定标准有两条:本身价值的大小以及情感亲密程度的远近差异。在当今现实社会中,我们更多的是出于利益价值的判断,即便牵涉到情感意识也是基于利益考虑之后的附加项。从这个角度思考则让我觉得“珍惜”偏向于理性和利益平衡,最终的情感温度不足以暖心,虽然其结果可能还是感人的。如此,“珍惜”的承受方事实上存在着很宽泛的内容只要其具备对于施予方应有的价值和情绪牵引,当然事实的结果还是体现了价值有用论和公平意义。
“珍视”的基本释义是:因爱惜而重视。这给我的第一感受是不够理性,因为“爱惜”这种情绪或者意识的产生并不需要具体的标准和理由,更多的是跟着心走。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倒觉得“珍视”相对有人情味和幸福感。当我对“视”字着重看待并引用它的其他含义时,那么“珍视”所表达的意义则更加不同。我认为“珍视”所施予的对象物更加具体,给人以更加实体的感触。“视”字可以认为强调的是人目之所及的内容,是眼前的当下的而不是那些理想的、虚无缥缈的。这就要求我们着重于身边的人和事,因为一方面我们并不具备无限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容纳空间也就不可能去珍惜所有的人和事,另外一方面则是近前的人和事才有现实感和情感归属意义。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去具体纠结某个词语具有的具体意义以及情感附属,但生活中确有许多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人和事,我们需要用心去珍惜。
其实无论是“珍惜”还是“珍视”都有一个关键点即是施予与接受的时效性。我想所有人都知道生命里必有值得珍惜的人和事,但关键在于你我们是否及时做到了珍惜。
古人说: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就是“珍惜”关于时效性意义最好的明证。我们每个人都懂得应该孝顺赡养父母,这是我们感恩父母为我们无私付出的道德情感回应。但是我们是如何报答父母的呢?事实上我们不愿、不能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父母而乐于给予金钱和物质方面的供养,可这些不是父母需要的。当然对于这个现实问题大部分人也包括我自己一定会借口我们无法亲身陪伴的原由是想通过拼搏努力有更好的条件回报父母。可问题是父母的老去是不可逆反的,逝去的每一天都是无价且不可赎回的。因此若“珍惜”不在当时则一切所谓的后续行为都是无意义的,我们最终做到的可能只是在错误的时间想办正确的事,但一切已经为时已晚。
“互动百科”上写道:“珍惜”应该是及时地诠释,及时做事,及时表达爱意,及时感恩,及时享受生活,珍惜幸福,学会知足,远离后悔和贪婪,在某事物消逝之前用心去保护。一个人所珍惜的必是他认为最美好的,即使是曾经的珍惜,那也在他的曾经中是最美好的。
“珍惜”应及时应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