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言行一致的愿望
一旦做出了选择(采取了某立场),会立刻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承诺的那样去做
在压力下,我们会想方设法用行动证明自己之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一旦作出艰难的选择,人很乐意相信自己选对了
- 甚至一次次欺骗自己,以便在做出选择后,坚信自己做得没错
为什么人的一致性动机如此强大?
社会导向
人们普遍认为:言行不一是一种不可取的人格特征,这样的人脑筋混乱,甚至精神有毛病
- 而言行高度一致意味着个性坚强、智力出众,它是逻辑性、稳定性、诚实感的核心
人们甚至认为言行一致比做事正确还重要
人们赞许言行一致的行为
一般来说,言行一致符合人的最佳利益。
- 实际上不假思索地言行一致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主动做出承诺后,自我形象要承受来自内外两方面的一致性压力
- 内心有压力要把自我形象调整得与行为一致
- 外部:人们会按照他人对自己的感知来调整形象
逃避麻烦
言行一致让我们不用在已决定的事情上费心(避免再次做抉择)
日常纷繁复杂的生活极大的耗费我们的精力,一致性让我们能相对轻松、高效地应对一切
- 让我们能逃避连续思考这桩苦差事
- 帮我们逃避麻烦事,逃避真正的问题
追求确定性
人终其一生的课题都是寻找自己,遵循言行一致能让人有“找到自己、成为自己、确定自己是怎样的人”的感觉
伎俩
迫使对方做出公开承诺
登门槛:以小要求开始,最终要人答应更大请求
让人树立起一个形象,再让他做符合前述形象的事
- 用小承诺操纵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利用该形象让人做更大的事
有效的承诺:必须是当事人积极、公开、经过一番努力后自由选择的
抛低球:先给甜头,诱导对方做出决定,等决定做好后取消甜头,对方大概率还是不会取消决定
- 承诺一旦做出,就会长出腿来支撑自己,哪怕最初做出承诺的理由已没有了
让对方写下承诺
写下个人的目标,会增强对目标的承诺感
书面声明能有效地真正改变人的原因
- 它容易被公之于众:公开承诺具有持久效力
- 比口头承诺需付出更多努力
为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对承诺者的影响就越大
费尽周折才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松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更珍视
发自内心地负责
只有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压力时,才会对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负起责任
奖品可以引诱我们做出某行为,但不能让我们自愿为所做的事负责,我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承诺
- 贿赂和威胁只能使对方暂时顺从我们的愿望
- 可察觉的外部压力越小,效果越好
因此“坏人”会用非外部奖励的方式诱导对方做出承诺,如上面说的用话术让他为自己树立一个好形象,紧接着再要求他做符合这一形象的事
警示
在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谨慎,一旦同意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提高我们对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使我们更乐意做与前面答应的小要求无关的事
如何应对
避免愚蠢的死脑筋,要警惕不假思索地自动保持一致的反应
当保持一致可能导致做出错误的选择时,有哪些信号(身体感觉)会提示我们?
- 肠胃会感到不舒服(缩紧)
前提是自己觉得要做的决定是错误的
如何反击?
- 一语点破对方的目的,直截了当地说明“仅因为想跟最初所做的保持一致就顺从别人的要求是愚蠢的”
这样做也是应用了“言行一致”,因为我们主动让自己成为戳破诡计的人,接下来自然更不能陷入诡计
问自己问题:知道了现在掌握的这些情况,要是时间能倒流,我还会作出同样的选择吗?
- 因为通常我们都是做了决定后,才获悉了真正糟糕的情况,此时虽然心里想反悔,但受“言行一致”的驱使,我们不仅无法反悔,还可能为自己找各种理由,以证明自己之前决策的合理性,避免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傻瓜(尽管实际上已经觉得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