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这部毕淑敏老师的《心宁归处是幸福》放了有一阵子了,今天捧起它就放不下了,一字一句都入心。
特别喜欢读毕淑敏老师的散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是一种如向日葵般温暖的,明净的,细碎的贴心的安宁。可以凝视着一朵小花发出的微笑,带着一种睿智理性的光芒,有诗意有温度,还有人生的深度。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著名的心理学家。她曾有过28多年的从医经历,在疗治人肉体疾病的同时,感受到人的精神追求心理和心理快乐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写作,并攻读了心理学博士课程。之后她开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心理诊所,门庭若市。但她最终决定关掉诊所,书写心理小说和散文,以和更多的人沟通交流,让人生幸福最大化。
《心宁归处是幸福》这本书可以说是毕淑敏的心理散文精华,她以心理学家的绵思,以文学家的关怀,探讨了女子一生中最关心的话题:爱情与婚姻。心宁生智,女子寻找爱情、守护婚姻,最大的智慧生发于良好的心性状态:心宁。心宁指的是一种内心达到的平静状态,表现为心灵的宁静和清晰。心宁的首要条件,是对这个世界,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
1.把情感发泄出来,叫本能;把情感有效疏导流淌滋润自己和他人,叫本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有时也会不受自己控制,比如看到精心策划的活动不如意会生气,比如看到孩子贪玩不听话会发火,再比如看到自己的愿望落空会难过,这些都是本能,不必懊悔。如果有能力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超越自己的本能反应,努力调整好心态面对一切那才是有本事。
2.安全感要从自己身上建立,不要把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
安全感是心理的一种需要,代表我们处在没有威胁的、安全的状态下的感受,对环境和生活是感到是可控的。即是心理需要,那就是只能自己给自己,让自己处在相对安全可控的环境生活。有些伤,只能自己治愈,有些槛,只能自己迈过。没有谁能帮自己解决所有难题,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
3.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部精神的记录,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知道它染过多少血泪。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件。 同时,我们的情感体验也是个体化的。当面临问题时,有的人会默默忍受,有的人会大声疾呼。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有时也无法理解。既然他人无法完全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就更要学会接纳自己。哪怕是痛苦的经历,也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
4.在芜杂的生活中,留一块空间给自己。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岁月匆匆,每天都有很多的琐事缠身。但是自己应该学会给自己预留独属空间。这空间可以是清晨感受书香的静谧,也可以是徜徉在古城街头听风声从耳边拂过,还可以是深夜床头一盏暖灯驱散一天的疲惫。比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