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说起李叔同,我脑海中悠悠响起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除此之外,我对李叔同先生了解甚少。
《问君此去几时还——李叔同传》向我敞开了李叔同人生世界的大门,使我能更为深入的认识他在此书中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用优美的文字,立体详细地描述了李叔同从风流才子到一代名僧的悲欢一生。作者通过绝美的笔法以及全面详实的人物资料解读了一个多面的李叔同先生。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穿越到一百多年前,存在在从李叔同先生出生到去世的时空中,正如作者在后序上所说:“我陪着李叔同出生,陪着他长大,有时是他的玩伴,有时是他的挚友,有时是他的爱人,有时是他的僧友。”
李叔同,他的人生就像他拥有的数十个名字一样多彩多变。他到底是谁?他曾是李家三少爷李文涛,是风流才子李瘦桐;他曾是留日学生李岸,是俳优戏艺人李惜霜;他曾是教书先生李叔同,是断食后脱胎换骨的李婴;他曾是留连道门的欣欣道人,是出家后的佛门弟子弘一释演音,是战乱时立誓殉教的晚晴老人,更是过化民间、以佛偈与弘法济世的善梦上人。一个名字,就是一段人生的际遇,他的多个名字,成为了他一生中不同阶段的标签与印记。
在我看来,一个人,一个名字,一辈子,能做好它实属不易。而李叔同用了六十二年时间,完成了比常人多了许多倍的人生。他在我的心中就像是一个完整的人,完成了人生中不同的身份转换。我认为他是成功的,他在孤独的行走当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坚持自我,不忘初心。
李叔同的一生以39岁为界,前后截然不同,泾渭分明。前半生的他,是选择不由己的世家公子。他被风月场中的人物勾了魂、失了心,他奉母亲之命迎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女子,被迫成家立业,支撑门户,开始了一个不幸福的婚姻,开始了一个毫无色彩的家庭生活。他与结发妻子相近如宾甚或相敬如冰。终于,在母亲去世后,他抛妻弃子,远渡扶桑,有了心爱之人并携之回国。后半生,他勘破世情,抛却所有,遁入空门;对于曾经倾心相恋的爱人亟盼一见和子女成家的音耗,他不为所动,只一心一意钻研佛法。然而佛门虽大,号称渡一切可渡之人,却无他之地,辗转奔波,度过了行脚僧似的一生。
问君此去几时还,知君此去终不还。在别人写下的字里行间当中,我感受到李叔同终究是回不去了,回不去那个曾经显赫的家族,回不去他母亲殷殷期盼他走的道路。他没有尽到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的份内之责,他辜负了他的母亲和结发妻子,辜负了他的爱人以及子女。或许后人对李先生这种无情的行为有所指责。刚开始我同样指责李叔同先生的这种行为。在我看来,他是个不负责任的风流男子,对于自己的结发妻子不闻不问,出家后对于自己的爱人狠狠地踢开,对于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尽到过父亲的责任;但若换一个角度思考,却发现他是无奈的,他的前半生,是不愿;他的后半生,是不能。他终不能或不愿忝颜回归,这或许就是他后来执着于佛法的洗礼的原因之一吧,或许他想在佛法中洗清这辈子所做的罪孽。.
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李叔同不能也不愿遵循正常的人生轨迹。事实上,终其一生,他都在寻找一个清修的地方,偿还一生的罪,最后在佛门里安顿在滚滚红尘中疲惫了的身心,“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然而他奔波一生却无枝可依,既回不去业已离弃的尘世中的家庭,亦没有在空门中找到理想中的清静之地,却只能留下墨宝供后人瞻仰、凭吊、唏嘘、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