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2)

梳理核心需求

昨晚和伙伴(NX)的练习中,她的议题是亲密关系

听到这个议题时,我心里一紧,下意识地心痛她。作为咨询师,这种感受其实是不对的。

开始时 ,我是来访她是咨询师,她给我做个案的流程还蛮顺利,我也感觉到了她对我的共情和抱持,我不自觉地在心里作了对比,她比我学得深刻,掌握的东西也比我多,会共情。瞬间,我就有了小小的紧张感。

轮到我作咨询师时,我有点不自在。

生硬地按着流程走,很快就走完了。其实我知道自己没做好,整个做个案的过程中,我没能进入对方的感受,共情不到位,不知道怎么去提问。

她给我的反馈是太快了,她进入场景需要时间,好不容易进去了,还没来得及观想,一会又被我拽了出来。

对于共情,她说了一点,就是把自己代入来访的角色,此时,就知道怎么去共情对方了。

今早的练习伙伴是叶J,我俩都是第一次学,她还是兼职的装态,所以,我们对对方都很包容,场域气氛很轻松。

她给我的反馈是:声音听着舒服,过程还蛮流畅,她的感觉也还不错。

同时也提到我需要加强的是:节奏慢一点,再慢一点,留白时间再长一点,进入场景后,把场景具体化,比如具体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对方穿什么衣服,对方的表情如何?

我突然就悟了,难怪我总是担心没话说,不知道说什么,原来是我不懂得把画面具体化。非常有收获,看来练习和同伴的反馈太重要了。

技术大于理论,不断练习才会成长。

想要得到功夫,必须得下功夫呀。

今天在看壹心理老师做催眠个案时也得到体会,在引导来访进入场景的时候,引导来访放松时,可以具体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来访会进入更轻松的状态。

每天成长一点点,我今天比昨天优秀哦,为自己点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