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2019年5月20日 今天是玛雅历(13月亮历)中kin207黄战士波符 水晶的蓝手
黄战士波符的倒数第二天,这个波符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12天里,你做了哪些需要勇气的事情?这些事情都可以积攒到你的“勇气池”中,成为你后续做事的底气,催生更多前行向上的力量。
今天是520,爱别人的前提是先好好地爱自己,昨天跟信时光的小伙伴分享玛雅里白世界桥的关键词“平等”,由此回忆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提到的人只要活着就有价值。想一下,你有没有给自己预设一个100分的期望形象,而每发现做不到一项,就给自己减分呢。抛弃这些功用性评判,亲爱的看到这里的你,存在就是最大的价值了。正如同今天的玛雅调性“水晶”,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水晶,不用等待别人看到你,认可你,请先看到你自己,请先认可你自己现在的状态和模样,接受自己就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水晶。
今天玛雅的主印记是“蓝手”,疗愈,行动。有一句话:行动是最后一步。大概的意思是你要先知道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目的达到后的状态是什么。还有就是,你要相信你能做到。相信和恐惧会带给你不一样的能量。
好了,今天要分享的是《刻意练习》,这本书让我知道只要我想,我就有办法可以做到,这种信念给了我莫大的勇气。
如同最近在刻意练习用玛雅调频生活,从每天听一首歌开始,从每天遇见或做的事情中找“巧合”。这种练习让我回归当下的觉察力提升了,我很喜欢。
以下是为这本书写的推荐序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吵完架了发现自己没有发挥好,有好几个词儿又开始冒出来,又觉得应该先a后b再c的去反驳,可惜已经回不去那个时候了。
再比如夫妻之间,看了很多书,什么《亲密关系》,什么《爱情觉醒地图》,看的时候觉得,对呀,要先发展自己啊,所有对外的都是自己内在的投射啊,但是当火气上来的时依然跟自己最亲密的人吵得不可开交,吹鼻子瞪眼,然后回头一想发现,哎,这不对呀,我不是要把全部的能量用来发展自己吗?我不是要给自己自由也给对方自由吗?我怎么又进入了老套的剧情又开始试图掌控对方了呢?
看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里一个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这些书里的理论变成自己思维的一部分,可以直接调用的武器,我觉得这跟李雪的走出剧情里提到的一个观点很像,通过体验和刻意联系建立一种新的脑回路。就好比卖油翁没有什么技巧,也就是手熟罢了。
那怎么才能够办到呢?这就需要刻意练习。
3月底在听侠林老师的《超能力实用艺术法》课程的时候,知道了科学气功的主导者李嗣涔,我们在这里不是要讨论这种学说的可行性,而是在课堂上他分享的一个观点我很认同,一个观点是否可行分了几个步骤:
确认事实
找出规律
确定模型
推荐应用
而《刻意练习》这本书恰恰也是用了这个方法,他们经过了试验,认证,确定了模型,开始了应用,据说,这是一本如果学会了,做到了能让你成为天才的书,你敢相信吗?你想相信吗?
我觉得是否相信一个观点,有几个影响因素。
第一,说出这个观点的人是谁。
前两天还跟小伙伴讨论,为什么有些道理我在听到的第一时间不是选择相信,而是选择找各种逻辑漏洞,即便内心很希望他说的是对的。后来我们讨论发现,很大程度上是跟说道理的那个人有关。
有个朋友,她老公建议她孕期念地藏经,好处颇多,但是她不相信。后来机缘巧合,她去了一户“大户人家”,发现那家的孩子很乖,眼睛很亮,对方反馈说是有在孕期念地藏经的习惯。她就信了。
而本书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与罗伯特·普尔,一位是心理学家,一位是科学作家。
我觉得这也算名声背书了。
第二,他们说了什么,对你有没有诱惑?
他们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天才”和我们一样,大脑和身体都具有适应能力,只是比我们更多的利用了那一能力而已,“天才”是训练的产物,要成为大师其实是有路径可循的,那就是刻意练习。我们平时如能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必将能跨越障碍,达到我们自己的目标。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
看到这里,有没有一颗种子蠢蠢欲动,那些曾经被压抑的目标和渴望是不是又开始跳出来,希望这一次是真正的救赎?
阿德勒心理学里说,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在这里,你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例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学会独自站立;他们学会语言,可以与周围的人自由沟通。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人类史上的科学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性”的结果。
所以,追求优越是一种本能,而之前我们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达成目标,而现在,有人站出来说,你可以。
你,想不想相信?想不想看一看到底如何达成?
看了你可能会失望,但是不看,你可能会失去一个“圆梦”的机会。
你,想继续了解一下这本书吗?
第三 不要轻易凭印象下结论
很惭愧,我之前一直以为这本书是关于1万小时理论的,那个时候的自己在心里腹诽说 ,不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嘛。有什么好写的好看的。
翻了书发现 ,原来不是我以为的那样。结果发现不是,是非常棒的指导。 哈哈哈哈 。
这本书就是在告诉我们到底是如何刻意的。
练习很简单,做就行了,但是正确的刻意很重要,毕竟人生苦短,你难道想把时光浪费在无用功上吗?有句话叫做“不要用战术上的忙碌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当你看完了这本书,你就能知道你现在做的是有用功还是无用功。你会知道下一步如何行动。
那种感觉叫做恍然大悟,那种感觉叫做心有方向,那种感觉叫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