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儿童阅读指导课程,内容是第一模块的第四部分《认识孩子,了解儿童阅读》,由张同庆老师主讲,学习笔记和心得如下。
一、听课笔记
1.为什么要认识儿童?
我们教学中可能更多思考上级和教材的要求,而不关注学生的需求,就如一个农民不了解庄稼,从而出现各种问题。
不了解孩子,就不能很好的爱孩子;不认识孩子,就不能很好的引导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语言,孩子会更喜欢老师,更热爱学习,教育生涯会更有意思。
2.孩子有什么特点?
既有本质性,又有建构性,是本质性和建构性的结合。
本质性:孩子天生积极、活泼、好奇、好动、纯真孩子拥有无限潜能。
建构性:在很好引导下的展现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需要给孩子更多正向的支持。
3.儿童阅读怎么做?
正向阅读的理念和方法:以孩子为主体,从孩子出发:认识孩子的特点,激发孩子的动机,给孩子适合的问题和挑战。
①阶梯性: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从图画到文字,从故事到结构,从形象到抽象,从发散到有意识的想象。越小的孩子思考的难度越浅。
②兴趣性:孩子自己喜欢才能持续。很想看,喜欢反复看的。结合兴趣,例如一年级夸张的、屎尿屁灯;三四年级喜欢探案、冒险、动物等,高年级喜欢人物传记等。
二、学习心得
从这节课中,我知道了为孩子选择图书的两个关键词:适合的、有趣的。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就需要了解孩子;要选择有趣的,就要知道孩子的兴趣。总之,只有真正认识儿童,了解儿童,看见儿童的需求,才能做好儿童阅读。其实做好其他儿童相关的事情,道理类同。
这节课让我对主讲人张同庆老师充满好奇,从网站查询相关资料,知道他是担当者行动创始人,启正童阅创办人,儿童正向阅读理论架构师,他从大学教师变成儿童阅读推广人。在阅读方面,他受父亲影响深远。
尽管他一直在做儿童阅读推广,但他认为阅读在儿童生命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只是排第五位而已,排在阅读前面的有:爱,安全,自由和运动,可见他不是一个为阅读而阅读的推广人,他是一个眼中有儿童的人,是一个看得见生命个体的人。
我很敬佩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