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淮安旅游的朋友,估计都不会错过这里的运河博物馆和周恩来纪念馆。但是,知道淮安市博物馆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吧?然而,从文博专业的角度来看,淮安市博物馆还算是这里有点儿价值的地方。
2016年6月30日下午,我从扬州来到淮安,和普通的游客一样,首先兴致勃勃地来到位于市中心区域的运河博物馆。这里比邻于世界文化遗产—清江闸,包括楹联、名人和戏曲为主题的一系列博物馆,周围的运河两岸,还环绕着清真寺、文庙和众多的名人故居等古建筑。
第二天清晨,我又出发前往东南方向的淮安区,这里有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和总督漕运部院遗址等众多的景点。首先,我在周恩来纪念馆附近下车,因为临近清明节,所以这里吸引了大量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前来祭拜总理,也有很多共产党员在此重温入党誓词。
随后,我顺着大街向南,步行来到总督漕运部院遗址,这里也同大运河其他遗址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遗址北侧有一座中国漕运博物馆,可是由于中午闭馆,直到下午2点之后才开门,所以我没能进入参观。
本打算游览完这些地点后,就离开淮安前往宿迁。但是,距离预定的大巴车离开,还有一段时间,所以索性来到淮安市博物馆看看。博物馆外观高大庄严,四平八稳的建筑上方,飘逸着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门前雄狮地守卫下,颇有市政府的感觉。
相比之下,这里的馆藏,就相形见绌了!虽然馆内包括几个陈列,但是值得一看的只有基本陈列——《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它通过人文初开、楚韵汉风、南北锁钥、漕运中枢、盐榷重关、河务关键、英杰辈出七个单元,结合大量的出土文物,彰显淮安市的历史底蕴。
因展览内容宏大,基本陈列分别布置在三、四楼。其中人文初开、楚韵汉风、南北锁钥三个单元分布在三楼展厅,漕运中枢、盐榷重关、河务关键、英杰辈出四个单元在四楼展示。可是,当我看完三楼的展览后,好不容易来到四楼,这里竟然未开放。所以,我在此只能向大家展示前三个单元的内容,不过这些正是最精彩的部分!
1、人文初开
这里主要展示青莲岗文化的陶器和石器等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它以淮安市宋集乡青莲岗文化遗址命名,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前4400年。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中、南部和江苏省北部汶、泗、沂、沭诸水与淮河交汇的黄淮地区,中心在淮河下游平原。
2、楚韵汉风
这一单元是整个博物馆的亮点,以1978年淮安市城南乡高庄发现的战国墓为主体,展示了众多楚国风韵的青铜器,包括马车饰件、鼎、盉、盘等主要的器形种类。
唯一的一件陶器,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名叫“双囱原始瓷带盖熏炉”。此熏炉在中国同类器物中,是目前所见最大的一件,双囱造型有独特的功能:如果将香料点燃后,投入封闭的熏炉中,可能容易熄灭。但是,这种双囱的造型,有拔风助燃的作用,可以使香料充分燃烧,再将双盖盖上,香气就能够从三角形气孔中袅袅飘出。
3、南北锁钥
这里零散展示出大运河沿河发现的一些重要墓葬,并且在展厅中央,复原出运河村战国墓的整体形象。此墓于2004年7月,在京杭大运河航道淮安段升级改造工程中发现,并且在墓坑内随葬有一座车马坑,这是首次出土于江苏境内的战国车马坑。
一般来说,车马坑多出土于北方,在南方相对较少。但在北方干燥的环境下,车舆往往保存较差,只能根据木灰残痕和不同土色来判断木质构件的大小。运河村战国墓虽然只出土一辆马车,但保存较好:车舆的构件相对齐全,有轮、轸、轴、軨、輈等木质结构,还有木质建鼓和鼓座,反映该车应是鼓车。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木雕板,以及骨质、青铜和漆绘饰件出土,该车之精美为迄今考古发掘中所罕见。
遗憾的是,除了一件泥质黑陶杯以外,这座墓中出土的其他文物,在展厅中根本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汉代常见的各类陶器。由此可见,江苏省地方博物馆没有文物的窘境!
临走前,墙壁上悬挂的杨庙宋墓的壁画图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于1959年,在大运河西岸杨庙村发现,一、二号墓葬四壁皆有彩绘壁画,并且有明确的纪年。可惜的是,这么好的墓,怎么没有报告呢?连一份简报,我也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