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闭岛》,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片子。
故事剧情令人心情沉重,小李子的妻子患有抑郁症,无意淹死了自己的三个孩子,悲痛欲绝的小李子开枪杀死了妻子。
从此小李子也精神错乱,得了幻想症。
患了这种病的人,犯了罪,法律并不会追求责任,而是直接送往医院禁闭治疗。
如果病人不听从医生的教导接受治疗,有两种恐怖的方法进行治疗。
一是:电击疗法。
二是:切除前脑叶白质。做了这种手术的人,就成了傻子,一无所知,对人再也不会构成威胁。
影片结局告诉我们,小李子最后也做了第二种治疗方法。
不是医生狠心,而是真的已经尽力了。
为了治好小李子的幻想症,全体医生配合他演戏。
他幻想自己是一个警察,和自己的搭档来调查案件。
不仅幻想出一个杀害妻子的凶手,而且还怀疑整个医院在行使一个巨大的阴谋,把病人当作活体实验。
殊不知,最大的凶手就是小李子自己。
自从他来到这个岛上医院,几乎伤害了所有的护士、医生和病人,他自己却一无所知。
因此医生才不得不对他使用“道德性措施”——切除前脑叶白质。
手术前,小李子和搭档说过最后一句话:“怎样更痛苦,像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常人一样正常死去。”
他发出这样的感慨,说明已经从自己的幻觉中走出来了。
他清楚自己病情的严重性,无可救药。
或许,他已经好了,但不想活在失去妻子失去孩子的痛苦之中,所以云淡风轻地接受了医生的治疗方案。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求而不得的梦想,而是得病。
人生最大的痛苦也不是得病,而是得了治不好的病,还要被囚禁一生。
就像水木丁老师说的一样:“不畏生,不惧死,就怕病。”
病痛可以摧毁一个人所有的意志和精神面貌,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的折磨,经历过的人应该深有体会,可以用生不如死来形容。
所以小李子手术前,才发出那句感慨。
也许他也不想伤害任何人,可是心里的创伤无法排解,控制不住自己。
生而为人,有太多无可奈何,上天挑中了自己,只能认命了。
既然无法像常人一样正常死去,就像傻瓜一样活着吧!
一切都是命!
原来,平平淡淡虽然不一定真,但健健康康就一定是福。
如果一辈子可以风平浪静安然度过一生,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比起那些患者,健康的我们又何其幸福!
所以,在你贪心不足的时候,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应该珍惜眼前拥有的。
这里,不得不佩服小李子的演技。
既可以饰演《泰坦尼克号》里浪漫帅气的杰克,又可以把幻想症病人的一言一行演绎得淋漓尽致。
不愧是奥斯卡影帝。
最佩服他一点的是: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偏要把自己往实力派演技的路线上死磕。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从小李子所选择的作品可知他的野心和追求。
电影大v毒sir说:“小鲜肉不可能做一辈子,作品才是留住自己的方式。”
也许小李子深知这一点,所以把自己的演技磨练得炉火纯青,认真对待每一部作品每一个角色。
这也是作为一个演员最基本的追求和素养。
其实,做哪行哪业都是如此。
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才可能修炼出专业的技能。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里说到梁文道先生。
说他从初中开始就每天保持六个小时的阅读习惯,如今诸事缠身也依然如此。
别人为什么能够成为大家?
都是这样日复一日死磕出来的。
没有技巧,就是努力。
就像咪蒙老师说的:“不管什么行业,你先坚持一万个小时,我们再来谈适不适合。”
聪明帅气的小李子,获得奥斯卡影帝也花了22年的时间。
这就是一个成功演员的姿态,奋斗到底,坚持不懈。
拥有这些本质,你也能实现自己遥不可及的梦想。
《禁闭岛》这部电影也让想到了另外一部片子——《飞跃疯人院》。
相比后面的那部电影,小李子可要幸福得多,他是自主选择去做的手术。
而且,那里的医生也很人性化,尊重个体尊重生命。
《飞越疯人院》就很恐怖了,主角本来是没有疾病的人,最后被强行做了“切除前脑叶白质”手术,成为了真正的痴呆。
尽管主角在医院里很胡闹,可罪不至于做那样的手术。
院方可以把他交给警察处理,或是怎么样,总之是非常不人性化。
所以,相比之下,小李子还是幸福的。
至少医生护士们为了治好他,都努力过。
《禁闭岛》让我们明白了:“现实生活中那些行为过激、怪异的人,多半都是受到过严重心灵创伤的人。”
所以,你要有一颗怜悯之心,去原谅他们。
如果做不到爱护帮助,但也不要出言讽刺嘲笑。
他们也不想这样,是命运的安排。
好的电影总是关注现实人间的疾苦,触发人们灵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