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录取结果出来一段时间了,这两天在准备各种上学的材料和手续。
前天去了一趟北师大,看着过道里贴着的北师大心理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以及各位中国心理学界的泰斗,我心里充满着崇敬之情。两年前,我根本没有想过,在我这样的年纪,还有机会重新回炉塑造自己,还能重新聆听大师们的智慧结晶。
自己这一年多的努力,历历在目。
一、自我介绍及为什么考北师大MAP
我09年硕士毕业,在电商行业工作五年多之后,因为家庭原因做起了全职妈妈,有两个孩子。
16年底的一个契机,接触到心理学,自己受益匪浅。此时也在考虑重新出去工作的事情,因此,决定走一条与儿童教育、心理学有关的道路,既能帮到自己,又能重新为自己找到职业生涯。
因为北师大心理学全国第一,而且师大会有很多其他与教育相关的学习资源,所以,选定了北师大MAP作为切入新领域的第一步。
最后成绩在录取的考生中属于中等,本来不觉得有什么可炫耀的,但是想想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有些体会,或许可以帮到像我一样没有充足时间复习的人。
二、我的优劣势
优势:
1、有过考研的经历,了解整个复习节奏和计划应该怎样安排;
2、英语基础不错,虽然很久不用,但是基本能力比如词汇量、阅读能力还在。
劣势:
1、跨专业,专业课需要从0开始学习
2、因为要带两个孩子,所以能用来学习的时间很少
三、北师大心理学专业硕士(MAP)提前复试
北师大MAP每年要招200人,分四个专业方向——临床咨询、UX、人力资源、心理测量。我报的是临床咨询。
北师大MAP每年夏天都会举行两次提前复试,复试内容都是考察真正能力和性格特点的,比如写作、模拟咨询等,还有心理测试和面试。
提前面试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拿到合格以上成绩的,才可以报名。这部分考生就不用再参加统考后的复试了,提前复试成绩就是他的复试成绩。
万一不合格,说明你还没有达到北师大的要求标准,那你还有机会报别的学校。
统考后,分数线会分A线和B线,比如今年的A线就是310,B线345。提前复试优秀的人,只要过了A线就一定会录取。
而良好、合格,以及统考后参加复试的人,就必须过了B线,按照统考和复试成绩的总排名来录取。
因此,建议参加提前面试。
四、初试复习过程
我考取的专业硕士,虽然是非全日制,但是将来毕业是两证(毕业证、学位证)齐全的,也需要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专业课是学校出题,英语是英语二,相对简单些。
1、4月~9月 专业课第一轮精读阶段
因为跨专业考,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准备,于是报了一个考研辅导课套餐,从基础精讲、强化、串讲、模考、点睛等等一系列课程都包含。还有一个助教,是2017年考上北师大专硕的,有什么问题可以问她。
(虽然这一套课程很齐全,但其实我并没有都用到,我是以强化班的内容为基础复习了很多遍,最后过了一遍点睛班,后面有提到。)
第一轮复习真的是用了很长时间,因为时间真的是不能保证,加上离考试还远,紧迫感也不高。但是我早起跑步,或着做家务时,会听听基础班的音频,有空坐下来的时候,就看看书 。
这个阶段我了解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点和心理现象,也花了很多时间对某些感兴趣的点做了扩展阅读,比如只考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但我因为对育儿的兴趣,还是看了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书。可以说这段时间是对心理学深入了解和培养兴趣的阶段。
但是知识点是零散的, 理解也是偏生活化的,而且,8月考试大纲发布,新增了测量、统计和实验这部分比较枯燥的内容。
因此,一直到10月初,对考题,我还是觉得一头雾水。那时想到了要放弃,但是助教一直鼓励我,告诉我考试没有那么难,而且我前面的学习过程她也有所了解,她告诉我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我这才坚持了下来。
这些话,其实也是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我们要有自信,坚持下去,一定可以。
2、10月 专业课串知识点阶段
因为博仁的暑期强化班9月初就结束了,而我第一遍复习9月底才完。所以10月份赶紧开始结合讲义开始上强化班的课。
这段时间,家里依然是各种杂事,但是临考的紧迫感,让我想方设法每天保证四五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第二阶段的专业课复习仍然进展很慢,而且测量、统计、实验几乎这时没看。
但是这段时间,把其他几门专业课的知识点串起来了,豁然开朗,找到一点信心。
跟助教老师交流,认为测量统计实验今年第一次加入考纲,应该不会考的太难,而且我以前学过数理统计,对统计的知识还是有些了解的,所以我打算这三科只过一遍强化班讲义,记忆重点框架内容。
3、11月 第三轮专业课复习+政治英语启动
第三轮复习,我依然是按照暑期强化班的内容来走,为了促进记忆,我把各科知识点都写下来,包括各门课的导图等。
这时,我才系统看了一遍测量统计和实验了解了整体的框架和原理。
同时启动了英语和政治。因为我的英语词汇和阅读功底不错,所以这个阶段我只练习了写作。政治也只是粗略过了一下讲义。
为了保证学习时间,我每天到附近的一个大学里自习,每天早上9点到,一直学到1点多,然后回家带孩子。一直到晚上10点多孩子都睡了再学习两三个小时。
4、12月 最后冲刺
进入12月,我整体规划了12月要进行的复习内容,然后反向推到每周、每天需要完成的内容。
这段时间排除一切因素,我的学习时间为上午9点到12点。下午3点到5点。晚上10点多孩子们睡觉以后,继续学到2点。早上7点起床。
专业课上,因为普心、社心、变态、人格这部分,已经复习得比较充分,因此,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测量、统计、实验上,强化记忆了结构和知识要点,至于一些具体的算法、公式,需要花费太多精力的,我直接放弃。
我报的专业课考研班,听了最后的点睛班。
政治上,则是做了肖荣秀的冲刺8套卷,背了中公教育杨硕老师的押题10页纸。英语做了近8年的真题。
最后一周我开始集中做题,主要是政治、专业课的大题写作。
五、经验干货总结!!!
1、从我的复习过程来看,我虽然开始得很早,10月之前,每天都只有两三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即使是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我也只有六七个小时来复习。但是,我几乎没有间断过,即使实在抽不出时间,也会在做别的事情时听听音频课。因此,重要的不是每天要复习多少时间,而是在于坚持。
2、学习效率最重要,学习效率来自于连续的投入学习,以及融汇贯通的能力。
斯科特•杨,就是那个1年完成MIT4年课程的学习神人,在《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中提到的学习方法,最核心的也是建立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上大学时候,我就有一个体会,一门课学了一个学期都不知道学了什么,但是最后用一两周时间集中复习,就会豁然开朗。包括这次考研复习也是,10月,我集中把各科复习一遍之后,就觉得了解了整个脉络结构。
我觉得原因是那几天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每一个知识点都在脑子里,逐渐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就像父子两个,你今天见一个明天见一个,可能不会发现他俩长得像,如果把他俩一起出现在你面前,你可能就会知道他们的关系了。
3、要懂得抓大放小。
这对于复习时间不是很充裕的人来说,尤为重要。我们的目的是要考上,因此别把精力放在跟细小旮旯的小问题上。
比如政治我只背了最后的热点、押题,其实纵观整个卷子来说,几乎都跟热点会有关联,只会有少数选择题散布在零散的知识点中;比如专业课统计测量实验,我也只复习了框架和重要知识点,具体的算法、公式我也直接放弃。
当然这只是出于应付考试上,如果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需要的知识,我一定会好好去补一下。
4、政治,最后的热点、押题很重要,尤其是对大题而言。
5、英语,这个因为自己底子还不错,也是很多年的积累,这个不好谈应付考试的经验。
6、考试时要把握好节奏。
一般我们会再开始的时候追求完美,花太多心思,但考研题量很多,往往到最后时间会很紧张,因此,一开始就要抓紧时间,会的赶紧答,不会的猜测一下马上过。记住“完成胜于完美”。
我第一科政治就是这样,最后有一道大题,没有做完,只考了59分。从英语开始吸取这个教训,所以后面两科成绩还不错。
上面是我应付考试的一些体会。在过去一年中,我其实是读了很多心理相关的书,也参加了一些心理工作坊,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很多成长和疗愈,这些应试技巧只是帮我敲开了心理学这道门,真正的学问和经验靠不得这花拳绣腿的技巧,需要扎扎实实的苦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