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湖的传说,层出不穷。关于西湖的想象,美轮美奂。古代诗人也给了我们一幅幅美景。
苏轼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有: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杨万里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因此,西湖是中国境内最令我神往之地。终于有机会得去。
坐火车硬座到西安,又打车去咸阳飞机场。赶上飞机晚点,夜里二点多飞到杭州的萧山机场。下榻如家,第二天一早便去了西湖。
没走几步就到了断桥残雪的景点。没有《新白娘子传奇》电视剧中那么神,就是一座普通的长桥。也许是天气影响了。天空飘着小雨,拍照片也不方便。不过,断桥就是因为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故事而闻名。
但是旅游结束后,回家的第二天,新闻上说题字“断桥残雪”的石碑被一脑残者泼了红色的漆。真是什么人都有。你以为是美景如画,非凡的笔墨,他以为就是一块破石头,普通的景色。
阴雨天气,天空灰蒙蒙的,感觉天空特别低。但是,游人热情不减。
三月下旬,西湖边翠绿的桃树叶夹杂着含苞待放的红色的花朵。零零星星的粉红,红色散落在一片青绿中惹人喜爱。
西湖的柳树是纤细的,弯曲的,微微倾斜向湖中,不知是否经过人工裁剪,还是它本来就是如此,也许兼而有之。与北方的柳树完全不同,北方的柳树比较笔直,而且枝叶茂盛。
西湖边稀疏而细长的柳枝,在微雨中,在春风里,确实给人柳如烟的感觉。我判断,如果是晴天,这种感觉会更甚。难怪说,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当然,我也体验到了江南的萧索,江水的寒意。
那雨整整下了大半天,确实是春雨如酒,下雨的天气,西湖别有一番韵致。我们买了船票,去游湖。那是电动船,我们曾站在桥尾,或撑伞或不撑伞,于茫茫烟雨中,欣赏西子湖,连心都是潮湿的,然而又有无法诉说的喜悦。
江南人杭州是多么幸运,随时可以来西湖观赏,陶醉。但是我们北方人却不同,多少年了,千里迢迢才可赶来匆匆一观。
花港观鱼,三潭映月,期间橘红色的观赏鱼,确实在小桥流水边,令我大为震惊。我穿着保暖运动服,橘红色的鱼儿却在冰凉的水中嬉戏。真是鱼与人大不同。当然,我也亲自感受了亭台水榭,瘦石枯木,茂林修竹,寒烟水色。这是我在陕北永远都无法体验到的。
本来,因为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打算坐小船体验一下西湖的乌篷船。结果,风大,江面上波涛汹涌。担心安危,只好放弃了。好在去绍兴的鲁迅故里,我们体验了真正乌篷船。
到三潭映月的地方,我看到了西湖的开阔和云烟渺茫。不知是在花港观鱼处,还是三潭映月处,我们看到了林徽因的木刻雕像,人像是镂空的,清丽秀雅,可见林徽因当年的风采。原来,林徽因出生在杭州的蔡官巷,小时候在杭州住了五年,也算是杭州的才女,西子湖畔想必也有过她的身影。
难怪。就像路遥生在清涧,长在延川,清涧和延川都有路遥纪念馆。这就是名人效应。
雷峰塔去了,因为阴雨天气,我们并没见识到雷锋夕照。真正的雷峰塔不过是破砖废墟一堆。现在的雷峰塔是雷峰塔倒掉之后,后来人建造的。不过,在雷峰塔的最高处,我们看到了长堤,不知是苏堤白堤还是杨公堤。总之,行人不断。当天我查看蜂窝行,大约有一万多人在杭州旅游。
关于爱情故事,西湖有长桥,西泠桥。长桥讲的是祝英台和梁山伯十八相送之地。西泠桥是钱塘名妓苏小小曾居住之地。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这是苏小小最有名的一首诗。
想当年文人墨客于西泠往来频繁,苏小小门前车马如流。男人喜欢美女那是天性。如果才貌俱佳,就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了,而是更多有才情的男人为之倾心。
苏小小墓旁边就是武松的墓。原来很多记载表明,武松曾任杭州府的提辖。我问妹妹要不要拍照。妹妹说不愿,可是到了苏小小墓旁边,就欣然拍照。可见,苏小小的魅力。
杭州作为中国风景名胜之地,去雷锋塔来回的路上,我们都看见了外国人。市区繁华之地也见识了。果然吸引人。
一趟浙江之行,见识了南方人的作息规律和悠闲,不到点不开饭,到点就结束。绝没有北方饮食生意人那么忙碌。饭馆,饭店,一早开到晚。南方人从不在该休息的时候接待客人。公交车也没那么拥挤。还有,我从没见过的环保电动公交车。
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去西溪湿地和千岛湖。下次,一定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