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余生都是你,我不怕天打雷劈

图片来自网络

李妮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她苦难的人生,成就了瞎子:他名声大噪、成为传奇,登门算命的人络绎不绝……


李妮在悬崖上坐了一整天,最终没有往下跳。她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家里走去。

三个孩子,站着门口,眼巴巴地看着远方,一看见李妮,一起哭着迎上去。母子四人搂在一起,哭成一团。

死了第三任丈夫,李妮成了不祥的女人。村里人对李妮忌讳莫深,唯恐避之不及。母子四人被与世隔绝了。

李妮决定,继续养蜜蜂。这是德清用命保下来的。为了赶走袭击蜜蜂的黄蜂,德清被黄蜂蛰了数次而毒发身亡。

李妮开着他们家破旧的四八轮货车,带着孩子和蜜蜂上路的时候,子树开着车来了。他说:“我辞职了,也离婚了。以后,我来照顾你们!”

李妮对他嚷道:“作孽啊,你!”

子树说:“爸妈都去世了,就让我做一回自己吧!”

这句话勾起了李妮痛苦的回忆,她趴在方向盘上恸哭。

十年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子树和李妮,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子树妈妈去给他们合八字(农村习俗,预测两人的婚姻如何)。当子树妈妈把李妮的生辰八字报给算命瞎子的时候,惊得瞎子差点从板凳上掉下来。他说:“不成、不成,这丫头的命硬得很,伤夫克子啊。”

子树的父亲是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救死扶伤,有很高的威望。子树是他们家五个孩子中唯一的男丁。他的父母以死要挟,坚决不同意他们的婚事。

李妮的肚子里还怀着子树的孩子!

万般无奈,为了不被千夫所指、又舍不得打掉孩子的李妮,嫁给了因心脏病娶不上媳妇、双胞胎之哥哥大双。

大双非常爱李妮,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虽然知道孩子不是他的,但是,大双依然无怨无悔、贴心贴肺地照顾着李妮。李妮生女儿时难产,心急如焚的大双,一口气没上来,与世长辞了。

双胞胎是心连心的,大双的去世,小双痛苦万分。可是,他默默承担起家里的一切,千方百计地逗李妮开心。

后来,李妮和小双重新组织了家庭,还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小双很幸福,干劲冲天,不幸积劳成疾,竟也一命呜呼了。

李妮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她苦难的人生,成就了瞎子:他名声大噪、成为传奇,登门算命的人络绎不绝……

李妮说:“子树,谢谢你。都怪我的命不好,我不能把霉运带给你。请你走吧!”

子树说:“我是医生,我不信命!即使真有命运之说,如果余生都是你,我不怕天打雷劈!”

李妮说:“我怕!”

子树说:“我不求别的,只求能照顾我们的女儿!”

最终,李妮默许了子树。但是,他们约法三章,他们只是搭个伴,绝对不发展进一步的关系。

最高兴的是孩子们,他们坐上子树的车,一同向深山开去。

白天,孩子们读书、写字,李妮侍弄蜜蜂,子树采草药。

他们一起坐看日出日落、凤霞满天;欣赏黄昏后,此起彼伏的鬼火;躺着听虫子的鸣叫、鸟儿的歌唱。

他们经过巍峨的泰山、竹笋状的天子山、烟雾缭绕的庐山……

他们看过一起手拉手才能环抱的古树、怪峰奇石、飞禽走兽……

他们一起经历了百花盛开的春天、生机勃勃的夏天、万山红遍的秋天、白雪皑皑的冬天。

他们救过难产的孕妇,安慰过临终的老人,治好了久咳不止的孩子,治愈了被亲人关在笼子里的精神病患者……他们见证过不同的婚礼,也亲临过各式葬礼。

他们和孩子们比着学知识;带着孩子们从陡坡上往下滑,体验玩滑滑梯的快乐;孩子们爬树的本领不亚于猴子,但他们更愿意坐在子树的肩上;子树教孩子们用树叶、竹子做乐器,吹出各种动听的歌曲;孩子们收集他们认为的奇珍异宝。

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也会去集镇上采集生活用品,买学习用具和各种书籍。他们的草药、蜂蜜、奇珍异宝很受欢迎。

子树和李妮,他们从对方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工作时的专注、闲散时的恬静、待孩子的耐心、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的倾情关爱、遇事时的沉静、处事时的淡然。

他们守护着最后的一道防线,爱着对方却固守着不逾矩。他们偷偷地欣赏对方,目光相遇时,却假装若无其事、看向别的地方。

压抑着躁动的爱情,最是艰难。近在咫尺,却犹如远在天边。在每个夜晚,渴望对方的情绪,化成了低低的一声声叹息、整夜的失眠、痛苦的眼泪。好在,他们在一起。

日子犹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三年过去了。

有一天夜里,狼群在他们四周嚎叫。子树在车外燃起了篝火,五个人第一次挤在一辆车里。

当孩子们躺在他们的怀里安心熟睡的时候,子树拥着李妮,在她耳边呢喃:“我好想要你!”

荷尔蒙再次袭击了两人,宛如十三年前。三年来压抑的感情,像肆虐的洪水,决堤而下。

当狼群的嚎叫声渐渐散去,两人忍不住冲出车外。广袤的大地、静谧的夜晚、两个如饥似渴的人,犹如烈火干柴,交缠在一起。他们翻滚着、索取着,大地仿佛裂开了,畅快淋漓的快感冲击着他们,幸福一直包裹着他们,直至东方泛白。

李妮抱着膝,哭了。

子树拥李妮入怀,说:“人生的意义,是爱自己想爱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爱你,不是飞蛾扑火,是希望余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李妮哭成泪人。她分别和大双、小双、德清共同生活了一年、两年、三年。她不敢往下想,只是,祈求他们的日子,过得慢点、慢点、再慢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