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丨其实你不需要很多app的,对吧

       前一阵子小J终于把自己的魅族魅蓝3手机淘汰,换成了今年新出的联想z5,内存也比之前大了一倍,想起毕业刚工作那阵,因为仅仅是在一家小广告店工作,每月当时的储蓄都不多,于是选了魅族这款看着外型挺好看的手机(其实就是穷,哈哈)。


       虽然性能并不是很好,但是对于当时还没从事产品工作的小J来说,已经足够了,不过抱歉的是,我刚换了联想当天,我的魅族也是寿终正寝了,因为屏幕有些烧了,导致一直在保持智障操作,可能是抱怨我换了它吧(主要是你Y实在太卡了),不过有一说一,小J虽然没怎么数过具体原手机装了多少个应用,但是按照一个页面10多个应用来算的话,小J当时至少装了满满3,4页的桌面应用,算下来至少也要有30到40多个应用了。

       其实仔细想想,很多应用现在换到新手机后还是要重新装的,顶多是装完后手机空间还有很多,想想之前其实装了不少无用的app,但是自己感觉又不能删除的,比如一些银行类app,其实打开率很低的,最多就是每月的”特殊日子“里我才能觉得它们无比重要(发工资当天都是会多刷几下,看看工资到了没)

       所以打开你的手机,重新审视下,你会发现,你其实并不是很需要太多app对吧,除了查工资这种,装了至少可以随时看看兜里是不是已经一个位数都没了,当然大部分人已经把钱都放到支付宝的余额宝了好吧(每天还赚一毛钱呢,你和我说是小钱?),手机只要不掉,基本没事,就算掉了,钱还是在的,那么像是支付宝这样,消费和理财等等都可以在一个应用里实现的,我干嘛还要再用其他的app呢?

       说了这么多,我们看点实际数据不就结了,小J是个力求用数据说话的产品经理,毕竟如果整篇下来,都是我的YY和扯淡,估计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你终于想要放数据了!)看看极光大数据对2017年手机行业分析报告中说的吧,数据显示,国内高中低端机型每台手机平均安装的APP数量分别为56个、52个和39个。


       嗯现在看来,我当时的那个数量比较符合这个数据,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智能手机从最初的一个很简单的只能简单触屏,外加拍照到现在的全面屏,指纹解锁,双摄像头,搭载的系统是越来越快,同时性能越来越快,内存越来越大,最重要的我觉得也是用户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难满足(不好意思,用户是爹,爹说啥都行)

       最简单的,最早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简直是家喻户晓的大牌子,好用,不仅抗造,而且还能防身呢,但是为啥最后这样的牌子的都被超越了呢,除了价格和配置之外,最重要的那肯定是服务啊,满足了越多的用户需求,让用户用的爽的,自然能够让用户死心塌地跟随你(记笔记,记笔记,重点,要考的!)

       我们都知道乔老爷子生前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要把用户当傻子啊,他们不喜欢那种思考过多的东西,你要让用户变的越来越懒才对啊,其实,作为我们产品而言,也确实是把这一句话奉为经典的(所以说,你多搞点免费,好用的功能啦,收钱干嘛)一边是老板的需求,一边还要服务好用户,干脆你杀了我的算了。其实用户需求虽然多种多样,但实际上过了这么多年,真的有变过什么的吗?

       用户需要的其实一直没变的,变的只是更好的服务体验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只不过低端人士有低端的需求,并不是说他们没有高端的需求,但是基本需求都没满足的前提下,怎么谈高端需求呢(马斯洛真屌!)


      数据显示,低端机用户最关注日历、闹钟、天气等轻量级实用型


      中端机用户对导航地图、吃喝玩乐类APP偏好度最高


       高端用户的手机常备生活小工具,对能提高生活品质的生活小工具、图书阅读和投资APP较感兴趣。(很想说句,还不是钱惹的祸)

       哈哈,数据真实吗,真实!但是也不真实,毕竟对于各类用户而言,其实更好的服务是大家都需要的,没有人真的想要一个只能满足他基本需求的那么一个玩意,就像我曾问过一个大佬,你们做用研,都是怎么问的啊,我每次问用户想要啥,他们都说需要,整的我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功能好了,大佬淡然一笑,说道,你要反过来问,问他们不需要啥,用户什么都想要的,好的哪有人不想要,可你问他们不需要啥,他们自然要好好考虑下,做个权衡的,所以你正反都要问一遍,才能把数据调查的清楚嘛

       哦豁,我恍然大悟,想起那年高考......算了在跑题,感觉太对不起您的那个几十KB流量了,其实前面可以尽数当我自己站在一个用户角度的闲言碎语,既然吐槽,也吐槽的不少,我还要给你们推荐点一些实用app吧,毕竟我这人就是这样,本着为民服务的宗旨,用户至上的原则(那看来还要给你个小红花喽)自然也要站在产品角度说说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app,要不然感觉要圆不过来了,哈哈。

       社交类当然是微信了,你说我为啥不推荐别的,十亿日活了解下,暂时还有别的选择吗,哈哈,微信的那些熟知功能,例如支付或者红包这些我就不说了,你们玩的比我还6(还不是因为穷,呜呜)

       微信运动计数,这个之前很多人都会去每天因此去比拼,而且据说这个步数可以在淘宝买到,对你没听错,为了排名也是够拼,而且下次小J会和大家分享一个微信做的小程序和运动步数息息相关的。

       其次就是生活缴费服务,这个要和支付宝结合来看,但就我而言之前一直支付宝,但由于我发现打开微信频率实在太高,直接上面缴费要快得多,因此我放弃了在支付宝上面缴费,倒不是支付宝做的不方便,二级页面打开即可,微信也是,但是对于用户而言,其实真的很难取舍,哪个打开快,就选哪个了。

       微信的P2P,之前还没有,包括还有微粒贷,都是官方或者第三方的,方便不少,其实和余额宝差不多,但是其实这些理财的p2p收益都是差不多的,(除非大金额的,那就去银行或者专业的证券公司办理吧),理财通各种宝其实差不多,定期理财也比较可观,平时收到的红包,它也支持零钱理财,没多少羊毛,但能褥一点是一点。

       支付类支付宝或者微信,这个刚才就说了,很难说哪个就最好,其实都差不多是吧,支付宝,我们更印象深刻的是,过年集五福(微信就抠得多了,固定金额了解下),但是支付来说,我可能还是支付宝多一些,还是个人习惯问题吧,不过微信最近也有那个免单服务,估计后面还是会转微信支付。

       生活消费类,我觉得这个太多了,淘宝,天猫自不用说,有点品质追求的,就京东苏宁易购,或者网易严选,亚马逊等等(拼多多,呵呵,不是拼夕夕吗)天猫什么的可以关联借呗花呗,京东有白条什么的,京东说起来之前用它订货真的快,快递员服务也好,天猫就是菜鸟整体的合作快递商多,取寄也很方便。美团口碑,口碑支付宝也有入口,猫眼也是阿里的,基本还是用支付宝就可以,饿了么最近也被收购,估计后面支付宝生活入口越来越丰富,滴滴出行,携程,12306等等微信是有入口的(是不是感觉一个支付宝加微信就足够了)

       健身学习类,得到,keep,公众号,这都是好多学习入口和应用,keep自己也在坚持用,确实不错,当然在有品质点,去个健身房或者图书馆,自己没事多拿时间去学就完事了。

       云盘存储类,百度云盘,这是老牌子了,而且依然很强大,就是需要老让买会员或者就是一些那种资源都直接屏蔽(诸如,哦,哈哈你懂得)但其实拿它备份手机数据真是不错的,上次换手机后,不少数据需要更换到新手机,云盘存储空间也很大,基本3个T的初始空间真的会用好久,而且现在其实很多app应用数据基本都在云端,当然那些大应用除外。

       这么一看,你的手机其实只需要那么几个就够了,是不是感觉被马爸爸和马爸爸安排的明明白白,哈哈其实对于用户而言,真的有必要装那么多的App吗?你说,我要学习,我要理财,我要运动,我要听音乐,我要出行,我要消费,我需要专注,我需要写文章,我需要阅读,我需要清单……

“但其实,你真的根本没必要装那么多APP,你只是看起来很认真罢了”


      我是小J,一个热爱生活的产品,我很普通,但是渴望不平凡的人生,听说喜欢阅读的同学,都关注了呢,你们的关注,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