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爱上怎么的一个人

和最爱的人吵了一辈子的架

可能到头来你还是不知道为什么


1- Love or Not

昨天朋友和我抱怨,家里的老俩口又吵架了。

而且吵的还挺凶,起因也不是大事,不过一些家常里短。因为 女儿回了一趟家,所以两个老人家一起下的厨房,想着孩子在外生活难得回来一趟,弄一桌好菜吃吃。

然后,从早晨开始家里就一直没有消停过。

他觉得做这个菜好,她觉得这两个合在一起做好。

不一会儿,爸爸觉得嫌弃妈妈手艺差争着掌勺,妈妈嫌弃爸爸把厨房弄得太邋遢,锅碗瓢盆都占据了站脚的地方。

脾气不好,加上火气一上来,加盐还是放糖的小问题,从一个矛盾点被扩充成了线,最后发展成爆炸体。

本来想象得很美好的小小聚餐,变得大家都各怀心思地在吃饭。

生活中最磨人心的,往往不是那些如临大敌的左右为难,恰恰是随眼可见的家务琐事和柴米油盐酱醋茶。

因为看见自己的处境胜过看见对方的处境,因为在意自己的想法胜过在意对方的想法,因为在乎自己的感受胜过在乎对方的感受。

因为爱自己,胜过爱对方。

和年轻热恋的时候不一样,仿佛再爱的人,只要不是自己,都是不应该。



2-You, Me, and We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人群中,我们总是更容易找到和自己相似的人,和这样的人相处更简单。

但我们却更会被和我们不一样的人所吸引。

那个人有引人发笑的风趣横生,或沉着冷静的敢作敢为。

有细腻的心发现我们所看不到的事情,或有大大咧咧的性情的满不在乎。

有胆量去做我们应该做却不敢做的事,或有耐心去忍受我们应该忍受却忍受不了的事。

那个和我们不一样的人,可以帮助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

一对情侣的促成,从来都不是因为自己可以给对方更多,或者可以从对方身上索取多少。而是对方可以补全自己的不足,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样子的"在一起"才显得有意义。

年轻时,男与女之间的相处模式是怎么样的,成为中年、直到老年的那天,相处方式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在谈恋爱的时候,那些说"我会改"的人,那些说"我会变"的话,听听、信三分就好,不能再多了。

因为遇上的这个人,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早在遇见你前的25年就已经被预先决定了。

从幼儿时期 开始被成胚 ,少儿时期被塑造,少年时期被影响,成人之后定型。

这样一看,想要改变一个人的三观,甚至可能需要25年的时间。

所以呀,不要奢想能改变对方多少,不现实。

三观不合的两个人在一起会怎么样?


3-Yes or No

一个人的三观,会赤裸裸的在行动和选择上展示无遗。

前同事Ada,是个爱笑的小女生,这个外表却一点都符合她的内心。

作为公司的部门主管,Ada可以说是很有野心的一个人了,很多从上头吩咐下来的任务,她基本上都是二话不说的接过来。

很多时候,尽管在工作时间进行深度工作,也依然会有做不完的事情,所以加班就不可避免了。

有一次,她和男朋友因为加班的事情在微信上发生了争执,他说"这样的工作还不如不要。"

他觉得他在盲目工作,Ada却觉得自己可以在工作中找到存在感,这是她生活中能源的一部分来源。对于两个人想法上的背道而驰她很无奈,但也表示辞掉工作是不可能的,继续呆在这个岗位上 就是这样的工作性质,改不了。

后来有一段时间,她是一边加班,一边和男朋友聊电话聊微信。甚至有一次赶新项目的时候,出去和男朋友见面之后,又返回到公司加班。

再后来,她辞职了。但也分手了。

"我怕以后几十年间都会有这样的相处模式,就太可怕。我改不了,他也改不了。"

两人相处过程中,每一个选择都有可能改变两个人的生活状态,三观不合的两个人更容易否定对方的看法和价值。

以人们的心理状态来讲,当一个人说出"不"字时,同时他的心里也潜伏着这份意念。

他所有的器官、神经、皮肤肌肉完全集结起来,形成一个拒绝的状态,过滤甚至屏蔽外来信息。

我们进行不停的劝说,不断的大道理,其实压根不会起到什么效果。

这个世界上并不会那么多的人懂得讲道理,否则的话就不会有"无理取闹"这个成语了。

我们没有必要抛弃自己,但一定要找出和对方的共同语言,和对方讨论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彼此的关系会更容易拉近。

了解并接受自己,但不要轻易肯定。

了解并接受对方,也不要轻易否定。


4- Yes I do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谢谢你看了我的文,读了我的字。

Thanks for readi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