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作文就是用好做句子组成的一件事。总觉得一件事儿嘛,能有什么好说的呢,写着写着就写不出来了。特别是阅读量少的孩子,更是写不出来了。那如果是平时比较能说的孩子,可能写的比较啰嗦,觉得好歹也要把字儿给凑够了。再或者用空格、标点符号凑字数,让老师觉得格子都填满了能给个高分。这是以前的大多数人的认知。
前段时间跟朋友聊起来,说以前写作文有多么不靠谱。从阅读理解中抄一段,然后自己背一段文章加里面,凑够字数就算完事儿。还有的说,其实老师不是看内容,看字数够了就成,然后字儿写的漂亮点,肯定得高分。我想如果老师们都是这样的审卷方式,那也不怪语文低迷不振这么多年。可事实是什么?每个老师对试卷的严格把控,字儿写的漂亮,固然重要,内容重要才是重中之重。
我刚认识的作文“朋友”
接触作文没多久,让我转变了对作文的态度。其实一开始我不知道作文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词汇或者惊世骇俗的表达方式构成的吧。后来我慢慢明白,作文是让一个人的思想,通过文字描述呈现的方式。好的作文可能用词没有那么华丽,也没有那么惊世骇俗。可能它给人的只是平淡而温暖的感受,真真切切的感受,那么就是一篇好的文章。
作文能给孩子什么
以前写作文总是写不出什么,也写不多,甚至也不会写。总结了作文写作的八个通病是:写不出、写不快、写不长、写不详、写不了、写不对、写不美、写不活。
看到一个题目,也就是命题作文,可能会思考很久,但依然写不出,或者没什么想法。这只能说明,孩子的知识面太过狭隘,同时,想象力跟创造力,也有一定的不足,好的作文老师肯定会在这方面给孩子做一定的提升。
写不快又是因为什么呢?一个人平时说话的时候是不是说话的时候会怎么样,滔滔不绝,因为是顺便对方的思路来进行的。在跟别人争吵的时候却容易卡壳,是怎么回事儿呢,那是因为别人的思路跟自己的思路是逆向的,语言的组织需要时间,大脑需要思考。而写不快,正是因为如此。平时积累的少,语言组织的慢,那么自然也就会出现写不快的情况。提升自己的写作速度,应该抓住自己擅长的点去思考问题,把作文题目跟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结合。当然这又回到写不出的问题(想象力跟创造力)。
对于作文写作的八点就不详细展开来说了,像是写不对,就是说跑题,对题目的理解有误,那需要提升的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写不美,用到的词汇比较普通,也没有什么修辞手法,这就需要平时注意积累,多阅读是个很好的方式。至于写不活,那对于前七点更是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前七点做好了,作文自然而然也就活了。
说了这么多,作文能给孩子什么呢?除了对于文化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可以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
有话说
南阳市十二小“十项育人标准”里就有一条,要求“要文笔通顺,有博览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乐趣,为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让阅读成为孩子的自觉习惯。
所以,趁着孩子适龄段,赶紧让孩子培养好的习惯,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别让,对孩子说出口的那句“还不是为了你”成为无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