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

本书导读

本书共408页,近60万字,拆解版本大约3万字,你只需要大概1个小时左右时间就可以读完本书,掌握书中精华。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沃顿商学院硕士,巴黎大学博士,著名的思想家和风险管理理论学者。曾是纽约、伦敦和芝加哥交易所独立交易员。曾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前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做空美国股市,获利丰厚,一举成名。他也是全球畅销书《黑天鹅》和《随机漫步的傻瓜》的作者。

在讲解本书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作者的另外一本经典著作《黑天鹅》。『黑天鹅事件』是指那些造成了广泛严重后果的、不可预知的、不定期发生的大规模事件。在《黑天鹅》一书中,作者全面阐述了黑天鹅是如何形成的,并对人类社会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同时,还阐述了人类的种种认知偏差和认知局限性,以及我们对黑天鹅事件的种种错误认知。本书正是对他在《黑天鹅》一书中提出的问题,所进行的全面解答和更深入的思考。可以说,《黑天鹅》让我们认识到世界是充满未知和风险的,那么本书则是给出了应对的答案。

在《黑天鹅》中,作者向我们揭示了极其罕见而不可预测的事件如何潜伏在世间万物的背后,而在本书中,他极力为事件的不确定性正名,让我们看到它有益的一面,甚至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他还建议我们以反脆弱性的方式构建事物,让我们从混乱和波动中受益。

全书内容较为深奥,很多内容是哲学化表述,某种程度上属于哲学思维,所以理解起来会比较费力。不过,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大自然的进化规则和现代社会的运行法则,颠覆了我们大量的认知,给了我们非常多的启示,相信读完本书你将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视角。

温馨提示:经典好书值得我们反复回味,如果初次阅读让你觉得有些许不理解的地方,那么相信第二遍的阅读一定会让你豁然开朗。

全书从以下5个部分进行讲解:

1.什么是反脆弱?反脆弱是如何形成并且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大自然的进化的?

2.现代社会遏制了反脆弱性的出现,这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3.选择权和反脆弱性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反脆弱性中获益;

4.知识与反脆弱性的关系,以及人类在知识获取和应用中的错误认知;

5.非线性与脆弱性的关系,以及非线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什么是反脆弱?

在开始讲反脆弱之前,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脆弱。通常意义上的脆弱很容易理解,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脆弱的,比如说我们的情感或者人际关系,再比如一个邮递包裹或者一个玻璃杯,它们都很容易被损坏。在这本书里面,作者所说的脆弱,是泛指那些很容易因风险而遭受损失的事物。

那么脆弱的反义词是什么呢?我们很容易脱口而出是坚强或者坚固,但本书中,作者将脆弱的对立面定义为反脆弱,而不是通常我们理解的坚强或者坚固。那么,如果脆弱表示因风险而遭受损失的话,那么作为其对立面的反脆弱,就应该是因风险而获得收益,这便是本书的副标题: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作者开篇就解释了反脆弱,然而实际上,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通常情况下采取的策略就是防范风险和避免损失,而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可以从风险和不确定性中获益。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对于反脆弱的忽视非常明显,但它实际上是我们祖先行为的一部分,也是大自然运行规则的一部分,关于这些内容我们后续会逐渐展开。遗憾的是,反脆弱这么重要的观念,在《牛津英语词典》中都没有对它进行定义和命名,作者将它定义为:Antifragile(反脆弱)。

为了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反脆弱的概念,作者讲述了一个神话传说。在古希腊神话中,九头蛇怪是一种住在阿尔戈斯附近勒拿湖中的生物,长着数不清的头,每次被砍掉一个头之后,就会新长出来两个头。因此,作者就用九头蛇怪来寓意反脆弱。

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混乱、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甚至收获好处,这就是反脆弱。它超越了『不脆弱』这样的中性表述,让我站到了脆弱的对立面。它让我们在遇到『黑天鹅』事件时,会处理得更好。可以说,反脆弱性偏好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甚至偏好错误。

关于反脆弱的渊源,作者又讲述了一个传说故事。传说小亚细亚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四世在逃亡期间,因为持续用药而摄入了尚不足以致命的有毒物质,随着剂量的逐渐加大,竟然练就了百毒不侵之身。这种对毒药免疫的方法被称为米特拉达梯式解毒法,甚至得到了大家的追捧,在古代罗马时期甚为流行。

事实上,不仅在传说中,在现代医学中也有类似的案例。1888年,德国毒物学家雨果·舒尔兹发现,小剂量的毒物能够刺激酵母发酵,而大剂量的毒物则会造成伤害。还有一些研究表明,蔬菜对我们身体的好处可能并不在于能够提供维生素,而是因为植物往往用体内的毒素来抵御食草动物的侵害,我们摄入适当的植物,那么这些毒素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肌体发展。

这种不断接受小剂量的某种物质,进而对额外或者更大剂量的同类物质逐步产生免疫力的结果,被现代医学借用在疫苗接种和对抗药物过敏的医疗中。实际上我们就是通过摄入一些小剂量的有害物质来提升有机体的健康,从而起到药物治疗的作用。我们可以称这种方法为温和的反脆弱性,也可以认为是反脆弱的原型。

反脆弱性原理

我们常常特别关注随机性带来的负面反应,并且通过各种保护措施来防止随机的意外事件的发生。有一种被称为『创伤后成长』的现象,是指人们在受到过去某些事件的伤害后,重新振作起来并超越自己的现象。科技创新也是一样,很多创新正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创造的,也就是在我们面对困难和问题时,释放出了潜能,成就了创新。

和科技创新一样,在人类社会中,适度的压力和挫折,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和动力,而相反,长期的安逸和富足会让我们一步步走向堕落的边缘。比如,在航空领域,自动飞行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飞行员,但是却让飞行变得更加危险。原因是飞行员长期缺乏挑战,注意力和技能逐渐退化,因此很容易酝酿成机毁人亡的惨剧;在运动比赛中,一匹马如果和劣马在一起比赛,最终会越跑越慢,而与优秀的马一起比赛,则会让它们越战越勇。压力源、反毒物兴奋效应与挑战的缺乏都会导致应激反应不足,从而抑制我们潜能的发挥。

对于压力和挫折的『过度补偿』机制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力量,长途飞行后最好去健身房锻炼以消除疲劳,而不是坐下来休息。因为锻炼可以抵消飞行中产生的疲惫感,而且如果坚持锻炼,我们还可以让身体更好。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可以用锻炼来补偿飞行的疲惫,同时还可以让我们的身体获得更好的补偿。另外,大多数人的空闲时间都会被浪费掉,因为空闲时间会让他们无所事事、懒惰和无心向学,而一旦他们忙起来,往往会更为积极和高效。过度反应和过度补偿的意义正是在于此。这种机制有点类似在有噪音的地方会更让我们精力集中一样,比如很多作家喜欢坐在咖啡厅里写作。

上面我们讲到的过度补偿机制和创伤后成长,其实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冗余带来的价值,或者是从冗余中获益的方式。再放眼于自然界,这种层层冗余的机制,正是自然生态系统管理风险的一种有效方式。比如人类有两个肾脏,而且很多器官还有额外的容量,肺、神经系统、动脉机制等,它们都是有冗余部分的。

事实上,冗余是相当有用的,比如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在仓库中存储了额外的粮食,在饥荒中便派上了用场。冗余让我们储备了更多的能量以应对未来更大的挫折和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冗余也是一种机会主义,让我们在没有遇到更大的风险和挫折情况下,有机会产生额外的收益。就像一位工商管理教授所说的那样:『冗余不是防御性的,它其实是一种投资。』

除了因为过度反应导致的反脆弱性,在对脆弱的风险意识方面,我们的身体也以一种非常复杂的方式洞察周围的风险,其评估风险和排除风险的能力要远远超出我们的智商,可以说我们具有天然的感知风险的能力。

但我们还是经常会从过去的风险中总结教训,而实际上每次风险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测。作者认为我们每次的预测总是无知地将我们面前的高山当成全世界最高的山峰。日本福岛核电站是以能承受历史上最强地震的标准建造的,但是2011年3月12日福岛遭遇了9级地震,超过了历史最强的地震强度。

同样,在政治运动和叛乱行为中也具有高度的反脆弱性,我们试图用暴力压制它们,反而会让它们像九头蛇怪一样不断壮大。还有的大企业和政府似乎不明白信息的反作用力,越是召开新闻发布会来安抚投资者,越是会让所谓的假消息成真,而且传播越快。在很多领域,我们都忽视了信息的反脆弱性。在信息的传播中,越是试图隐藏和压制信息的传播,反而越让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

至此,我们通过『创伤后成长』等一系列案例研究了它们背后的反脆弱性反应。反脆弱性唤醒了肌体的应激反应,对压力和创伤做出了过度反应,由此我们找到了反脆弱性的原理。

反脆弱性与压力

上面我们阐述了什么是反脆弱,以及在人体、经济、社会等领域中,反脆弱性是如何出现并发挥作用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生物界普遍具有的反脆弱性。

对于人体来说,一定的压力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强壮,比如运动员通常要在一定的压力强度下训练才能提高成绩。但是,一个非有机体,比如玻璃杯,压力越大,它就越有可能粉碎,而不是更加坚固。从这个角度,我们甚至可以将是否具有反脆弱性来划分生物体和非生物体。

有机体和无机体之间存在着反脆弱性的差异,然而我们发现,社会、经济活动、市场活动,以及文化方面,它们虽然不是有机体,但是却能自主地发展,形成一种自我组织的机制,它们与有机体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就像技术可以迭代和创新,人类可以繁衍和不断进化一样。

逐渐衰老并最终走向死亡是人类躲不开的宿命,我们将肌肉松弛、骨骼变脆弱和智力退化视为衰老,简单讲,我们所说的衰老是功能失调和老化的结合。身体机能的老化不可避免,但是功能失调却是可以避免的。衰老其实是我们对舒适生活的一种误解,比如,现代人的血压指数一般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恶化,但是在狩猎采集者的身上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除了他们临终前的一小段时间。所以,现代人认为的衰老,正是压抑了生命内在的反脆弱性的结果。

类似人体血压,你的身体能感受到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非源自你的逻辑机制、智慧和推理能力等,而是源自压力,这种压力通过你的荷尔蒙或者我们尚未发现的其他机制向你传递了信息。如果你是搬运工人,那么你的骨骼就逐渐变得更加强健,但如果你去度假放松一段时间,那么你的骨骼就会逐渐变得脆弱。与运动员退役后大多数都会变胖一样,我们能经受压力对身体产生的急剧作用,当失去压力时,反而产生了消极作用。

压力源的刺激频率对反脆弱性的产生非常重要。同时,人类在急性刺激下会比在慢性刺激下的表现更为出色,尤其是在急性刺激后给予较长期的恢复期,这将使得压力源成为信息的传导渠道。而且神经学家表明,急性刺激的压力源是必要的,而慢性的刺激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

社会科学家们常常用术语『均衡』来形容对立势力,比如供给和需求,运动和静止。任何事物的状态都离不开波动性和随机性,一旦剥夺了波动性,那么就会带来伤害。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厌恶压力,还不理解压力,而不知道如果失去压力,将会危害生命、生活、科学和智慧。现在美国高中生中有1/10的人使用药物来抗抑郁,但是他们不知道,情绪、悲伤和突如其来的焦虑,实际上是我们智慧的来源。如果失去了压力和波动性,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一颗无忧无虑的蔬菜或者一个按照机械反应的洗衣机。

反脆弱性的形成机制

前面讲到了反脆弱的多种表现形式和大自然中存在的反脆弱性。反脆弱也存在多个层级和层次,天然有机体都不是单独存在的终极单元,总是由一层层的子单位组成的。就像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原子再构成分子,分子构成大多数物质一样,层层递进不断组合;就像不同的人组成家庭,不同家庭构成社会一样。

整体系统的结构虽然保持稳定,但这些基本构成单位却是相互竞争的,而正因为这种竞争性,才让它们具有反脆弱性。就像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都在竞争,从而不断推动了社会整体的进步。也正是这种内部的不断竞争和优化,才保持了整体系统的活力。一个完全没有竞争的社会,或者说完全没有反脆弱性的社会,将永远停滞不前或者走向灭亡。

因此,一个系统内部的某些部分必须是脆弱的,比如竞争处于劣势的一方、失败的创业者和破产的公司,它们对整个行业的进步是有利的,只是对它们自己不利。

前面讲到米特拉达梯式解毒法和毒物兴奋效应都是比较初级的反脆弱的表现形式,因为它们只能承受一点点的波动,如果毒物过量,将带来危害而不是好处。真正的反脆弱性,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可以理解为在更大的波动下,可以产生更多的好处。

在生物遗传学中有类似的效应,比如罗伯特·特里弗斯的《自私的基因》中也讲到类似的道理。基因的进化过程正是在压力、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通过优胜劣汰机制来提升整体适应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单个个体生物和大自然之间也存在类似基因和人体进化的道理,虽然个体生物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它们整体推动了大自然的不断进化。大自然对人类个体的选择也是优胜劣汰的,个体对大自然进化没有了意义以后,它们就将被淘汰。因此可以说,单个有机体需要死亡,以确保大自然整体的反脆弱性。所以毫无疑问,大自然是自私和无情的。

从这个角度,如果让大自然来控制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体制,它就不会去拯救那些可能被淘汰个体,也不会设立政府和预算部门试图掌控未来。如果我们将历史视为大自然的复杂系统,那么我们将看到,任何一个帝国都不会永远统治这个星球。从埃及帝国到波斯王国,再到罗马帝国,每一个超级大国都相信自己的统治将长盛不衰,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就像再强壮的人也必将死亡一样。

从反脆弱性中获益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进化是如何从波动性和随机性中受益的。在进化理论中,被认为更为优秀的那些后代将继续繁衍,使基因经历一轮优胜劣汰。进化得益于两种随机性:突变的随机性和环境的随机性。这两种随机性均通过类似的方式,使幸存的下一代的特征发生变化,即便偶尔有极端的事件导致他们完全灭绝也没有关系,它们都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就像恐龙消失了,世界就被另外的生物接管一样。

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进化法则必然带来伤害。在毒物兴奋效应的案例中,从外部来看,是整体的免疫力得以提升,但从内部看,却有输家和赢家。有机体内部不是独立和孤立的,而是有层次和等级的,就像一棵树有许多分支,而每个分子又看起来像一棵树一样,这就是『分形自相似』理论。很多事物都具有分形自相似的层级结构,但是往往我们只看到了顶层。细胞是由众多细胞间的分子构成,有机体则由众多细胞构成,众多生物体又构成了物种。而有些物种的强化机制来自于牺牲了其他物种,以此类推。

按照上面的理论,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的错误对其他人有利。当你脆弱的时候,你往往倾向于墨守成规,尽量减少变化,因为变化往往弊大于利,而这一切是基于你的预测的,而这种预测体系带来的只能是脆弱性。但是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且不关心未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认为大多数结果都对你有利,那么你就具有反脆弱性。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如果你能够理性地试错,将错误当成一种信息源,随着试错次数的增加和随机性的作用,慢慢地,你就会接近最佳的成功路径,你的每一次试错都将变得越来越有价值,最后,你的每一次试错将必然会带来成功。当然,在此过程中,你要不断观察和分析每一次的试错。

如果将视野放开,其实我们往往会从别人的错误中获益,遗憾的是,受益人往往不是犯错的人,比如泰坦尼克号的悲惨教训,让人们建造出了越来越安全的远洋客轮,但是在事故中遇难的人却没有机会享受这个错误带来的好处。

我们谈论的微小的、局部的错误有助于我们将好系统和坏系统区分开来,好的系统比如航空业,它的错误是独立的,一个错误的发生会降低未来错误的几率。然而有的系统却相反,比如金融业,每一家银行的崩溃都会提升下一家银行崩溃的概率。所以,在金融领域,我们必须消除那些容易蔓延的错误。这要向大自然学习,比如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色,让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免于受到攻击,这是它们从无数次被攻击的经验中进化而来的。

变化导致错误,也增强了适应性,你的成功和失败都向你传递了有用的信息,当然我们也从别人的错误中不断学习。失败者往往对自己的犯错不内省,听不进批评,试图解释自己的错误而不是用新的信息丰富自己;而成功者则相反,他们善于总结自己的错误,将每一次自己或者他人的错误都当成丰富自己的大好机会。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反脆弱性在生物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让整体具有反脆弱性,那么个体就必须具有脆弱性,换句话说,整体系统的反脆弱性是以牺牲个人为代价换取的,冷酷无情便是进化的最佳引擎。

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在优胜汰劣的大自然法则中,幸存的种群显然比最初的种群更强壮了,但并不是因为个体真的变强,而是弱者都已经灭亡。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个人英雄以及他们赢得的尊重和荣誉,是对那些为他们承担了风险的人做出的一种补充,那些创业成功者也是失败者的一种补充。

对于整体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甚至那些碌碌无为的人,也为别人贡献了最好的知识,即关于『无为』的知识。而那些失败者比碌碌无为的人更应该值得我们尊重,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推动了成功者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面对整体和个人的矛盾,进化和牺牲的矛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总的来说有好的解决方案,但是遗憾的是并没有皆大欢喜的方案,我们不能让所有的个体免于进化中的牺牲和伤害。不过,我们可以让个人更加具有反脆弱性,也就是如何让你成为竞争中有利的一方,这正是后面的内容中我们要讲的重点。

前面我们讨论了什么是反脆弱性,以及在我们人类社会、经济、商业活动、大自然等各种系统中,反脆弱性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反脆弱性和单元个体的脆弱性会对整体的进化产生促进作用,系统需要反脆弱性,而个体也需要脆弱性。

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将进一步具体探讨,如果我们人为地遏制了系统的反脆弱性,消除了系统本来需要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将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本来我们是想通过减少脆弱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实际上却对系统的进化和演变造成了伤害。而且,消除了反脆弱系统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会使系统变得更加脆弱,这让我们更容易受到『黑天鹅』的袭击。

约翰与乔治

首先我们从一个例子讲起。约翰和乔治是生活在大城市伦敦的孪生兄弟,约翰在大银行人事部门拥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而乔治是一名没有稳定收入的出租车司机,实际上他们俩的总体收入差不多。乔治似乎更应该羡慕在大银行工作的兄弟约翰,有着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而自己每天的收入极不稳定,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一场不期而遇的金融危机改变了一切,50岁的约翰面临失业的威胁,而乔治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开他的出租车。

上面这个小小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表面上乔治的收入不具有稳定性,是随机的和有风险的,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他的收入虽然短期内是具有波动性的,每天都会有压力,担心没有客人坐他的车,但是他能够抵御比如金融危机等极端事件的影响,甚至在金融危机期间,更多人选择乘坐出租车出行,还能增加乔治的收入。

约翰表面上看起来收入稳定、没有波动性,但是他没有办法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乔治的工作具有波动性,随时可能犯错,比如某一天因为走错了地方而收入很少,不过这种小的错误会带给他信息并且促使其改变。那么第二天他肯定会主动去寻找更合适的地方拉客。最终这会给他的工作带来反脆弱性,也就是乔治可以从错误中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

而约翰虽然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消除了随机性,也就是在他的工作中可能不会有波动发生。但是,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这使得他的工作害怕突如其来的打击,具有脆弱性。

以上是经济生活中的状况,让我们再来看看政治制度的反脆弱性,瑞士是一个由众多小城邦构成的国家,它也许是一个史上最成功的国家,1815年以来从未卷入战争。许多世界性的组织将总部设在瑞士,瑞士也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人均GDP长期位居世界前列。瑞士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国家由一个个完全自下而上管理的自治地区和行政区构成,各个地区充满着波动性。在这里,居民们经常为了一些小事而争吵不休,但是这样的系统在每一层面上都产生了稳定性。城邦制度就像餐饮行业一样,行业总是动荡不安,每天都有新的饭店开业,也有差的饭店倒闭,但是整个餐饮行业总是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瑞士的自治式混乱管理系统中,风险由于具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而成就了长期的稳定性,作者将这种自下而上的波动和自然体系的波动性,称之为『平均斯坦』。而一些大部分时间稳定,但是一旦波动就会陷入混乱,产生严重后果的波动性,称之为『极端斯坦』。在平均斯坦里面,小波动可以相互抵消,而在极端斯坦里,少数的大波动则带来巨大的伤害,或者说会给大部分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因为极端斯坦具有两面性,有的领域极端斯坦是正面的,比如出版业,偶有一本畅销书就可以产生超过99%的利润,而在某些领域,极端斯坦却是极具破坏性的,比如金融领域,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或者股市暴跌简直就是灾难。

伪稳定性与脆弱性

前面讲到,具有随机性还是稳定性,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现在,让我们来探讨那些看似没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的,也可以说是伪稳定和隐性的、长期具有脆弱性的事物的真相。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适度波动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如果把价格严格控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将会导致某一时刻巨大的波动,引发我们不能承受的灾难,这在过去的历史中,无数次被证明。绝对的稳定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在企业发展甚至个人事业中也是一样,如果缺乏挫折的历练,长期的稳定和繁荣会变得越来越脆弱,它只是将一次更大的危机延后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理解压力与随机性对我们生活是有益的。同样在政治领域,政治家们也很难理解随机性和压力的好处。就像在议会中加入一些随机选定的政治家反而有助于促进议会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以上的阐述主要说明了一个观点:不能人为地阻止一个反脆弱性的系统出现随机性,不能压抑系统的随机性。如果让它具有伪稳定性,必将带来更多的波动。随机性是作为反脆弱性必不可少的一个典型特征。

让我们来举例说明吧,有一种说法:缺乏火灾会让高度易燃的物质越积越多。同样缺乏政治动荡和战争的世界,会让更大的风险隐藏在平静的表面之下不断积蓄力量。高度的稳定性其实是提高了我们遭受罕见恶性事件的风险。反启蒙运动的政治哲学家约瑟夫·德·迈斯特甚至说:『冲突强化了国家的力量。』

但人们往往不擅长往反方向看,我们总是以为战争是不好的,它带来了伤害,但长期和受限制的非自然和平,甚至可能让我们付出更昂贵的代价。欧洲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相对和平后,被『一战』无情打破,而且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虽然我们热爱和平,并不希望经济和社会震荡,但如果我们长期过度压制波动性,让世界呈现出虚假的稳定性,反而会增加整体的脆弱性,让世界变得更加脆弱。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过去长期插手并干预着包括伊朗、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事务。让这些国家保持着非自然的稳定,却助长了这一地区更多的不稳定因素,从最近的一系列中东混乱局势就可以看到。

事实上,没有波动,就没有稳定。人类统治地球,打着现代化的旗号,各类组织、政府、大公司和游说者们控制着社会和大自然的波动性,建立集权体制,垄断行业甚至控制人们的思想,将随机性排除在外,一切似乎都在计划和控制之中,但这样却降低了社会和大自然的反脆弱性,最终将会使我们遭受更大的,随机的极端事件的伤害。

天真的干预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分析,为什么我们会去抑制波动性和随机性。作者将我们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提供帮助的情况称之为天真的干预。

20世纪30年代,在纽约有389名儿童被医生建议去做切除扁桃体手术,原因是它会引起扁桃体发炎。在当时的医学认知里,扁桃体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器官。但是实际上在当时的医疗水平下,每15000名手术患者就会有一人死亡。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每一个不必要手术的孩子,他们都将经历一场概率杀人的手术。

更糟糕的是,它展示了人类是多么缺乏损益之间的平衡意识。然而,情况并没有因为医疗水平的提升而改善。在今天的美国,医疗事故所导致的死亡率是车祸死亡率的3倍到10倍。但医疗机构的决策者及其所使用的决策方法全都无视这样的风险。

在医疗领域,作者将这种无谓的伤害称之为医源性损伤,它源于否认了人体的反脆弱性,似乎我们总要做点什么,才能让万物正常运转一样。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种医源性损伤的危害,同样,我们将这种情况在政治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和教育等很多领域也是一样,我们一直在遭受这种作者称之为『天真的干预』的伤害。

作者经常反直觉思考问题,任何事件都有对立面,那么,『天真的干预』的对立面应该是,我们试图伤害别人,但结果反而是提供了帮助。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比如黑客攻击系统,会使系统更加强大;舆论持续抨击一个人或者一本书,反而让其拥有更高的知名度;甚至资本主义的运行规则也是一样,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反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繁荣。

在荷兰的一个小镇做过一个实验,所有的道路交通标识都被拆除,结果,这种放松管制的做法反而提升了人们交通安全意识,也证实了人们的注意力系统也存在反脆弱性,人们的危险意识和责任感被激发了出来。

过度干预的危害

著名的投资家查理·芒格有句名言:手里拿着锤子的人,会看到满世界都是钉子。同样在一个工程师眼里,到处都是工程问题。这样的思维在经济学和医学领域中的表现尤为突出,这两个领域的专家们经常使用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我们广泛受到物理学思维的影响,认为宇宙万物必将有其规律和理论依据,但实际上作者认为,除物理学以外,拥有理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或者说理论是极其脆弱的。

就像2008年的金融危机,其创伤源的推手代表正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美联储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消除经济衰退周期的各种措施,这种努力显然是脆弱性的来源。正如森林里面局部小火灾对于多余木材的燃烧,能够避免巨大火灾的发生一样,局部的小冲突是必要的,能维持世界的整体更加稳定。如果抑制了经济领域本来应该有的经济自然周期,就会带来更大的随机性,引发金融危机。

事实上,一些过度干预和干预不足的情况同样常见,所以作者的本意并非反对干预,而是赞成控制一些领域的过度干预,同时也对一些有必要干预的领域实施适度的干预,比如限制某些大公司,以避免造成经济危机和道德风险。所以,作者的建议是需要形成一套系统性的准则,以决定何时可以干预,何时让系统自行运作。

在这个问题上,古代人似乎比现代人更有智慧,中国老子提出了『无为』的学说,即消极成就。拉丁语中也有个谚语:欲速则不达。有时候适度的拖延可以让事情自行发展,让积极分子有机会在制定出不可逆转的政策之前改变想法。很少有人知道,拖延其实是人类的自然防御本能,让事情顺其自然地发展,自然释放其反脆弱的潜能。

而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却认为拖延是一种疾病,从而扼杀了这种具有反脆弱性的本能。拖延传递了我们自身动力不足的信息,因此解决方案就是换个环境或者换个方法,让自己不要那么纠结或者压抑,很少有人能够领悟这样的逻辑。作者建议人们应该将拖延视为一种有益的工具和一个顺其自然的机会。

对于干预,我们首先要了解到有用的信息,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干预以及如何干预。但遗憾的是,人类天生不善于过滤信息,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泛滥的时代,周围世界随时随地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这些信息中,真正有用的信息只是一小部分,而大量的信息都只是噪音。减少干预的最好办法就是限量供应信息,并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即便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也不是你获取的数据越多就越了解情况,往往你获取的信息越多,越容易受到噪音的干扰,做出错误的决策和干预机制。

不管在经济制度还是政治制度上,过度的干预都会压抑系统的波动性,迟早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而这样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人们普遍认为是次贷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2011年,奥巴马政府将政府未能成功预测到当年春天在埃及爆发的革命视为情报部门的失误。而事实上,这些正是『尾部』那些被压抑的风险产生了作用,而这些因为过度干预带来的黑天鹅事件只是必然结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我们根本无法预测它。

现代化的危害

历史的经验表明,我们预测重大且罕见的经济和政治事件的成功率接近于零。而且作者认为,预测本身并不是中性的,预测本身会带来医源性损失。并提出了脆弱性—强韧性—反脆弱性的三元理论。

脆弱性的系统必须精确地理解这个世界,就像经济学家总会用精确的模型去量化经济活动一样。人类可以将自己送入太空,可以精确计算天体的运行轨迹和量子物理最微小的影响,但是,即便政府建立了复杂的模型,我们也不能够预测未来的革命、危机和气候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黑天鹅事件。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物理学世界和有机物世界这两个领域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洗衣机和猫之间的区别一样。社会和经济以及文化处于『黑天鹅』的领域,而物理世界则不是,它们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定律,在物理和无机物的世界中,没有黑天鹅的事件;但在大自然和有机物的世界里,随机性是无法追踪的,由于随机性和波动性,以及我们对它们的过度干预,让黑天鹅事件的爆发成为了必然。而且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赢家通吃的效应正在恶化(拆书者注:头部效应即资源、权力和财富向头部转移的状况,比如谷歌、苹果这些大公司会越来越大,呈现出滚雪球般的效应)。一个明星、一张唱片、一个公司这些单个个体在整体系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导致了它们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进一步加大,所以,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黑天鹅事件的影响。

那么,面对越来越不确定和越来越随机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让我们在后面的内容中揭晓答案。

我们继续探讨预测和随机性的话题,进而更进一步理解反脆弱性。前面讲到,不管是经济系统还是政治体制都具有反脆弱性,我们将把反脆弱性应用到一些更为广阔的领域,比如宗教和哲学领域。

另外,面对随机性和波动性带来的风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或者说如何免于受其影响,同时如何从中获益?这将是我们今天讲解的重点内容,也是本书的重点内容。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尼罗与胖子托尼

尼罗和胖子托尼是好朋友,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相似的命运,但都具有反脆弱性。

尼罗是一个博学和热爱冒险的人。他博览群书,经常从网上订购图书,也经常阅读,具有无尽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具有反脆弱性,你越是满足它,它反而越强烈。他周游世界,经常穿梭于古老的城市间,不带任何地图,也没有规划自己的旅游路线,走到哪里算哪里,而且尽量弱化自己游客的身份,可以说是一位相当随性的人。他讨厌那些徒有虚名的所谓名人和那些事无巨细地插手别人事务的人。

而胖子托尼,是一个生活上懒散和世俗的人,他在大部分时间里什么事情也不做,偶尔从事一些商业活动,却是一位小有成就的商人。而且他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就是,可以准确识人,或者说可以敏锐地嗅到脆弱性,他可以从每个走进餐厅的人的步伐判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且非常准确。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他们两个人都预测到了,因为那些愚蠢的银行家们的脆弱性,必然导致危机。他们相信,以滚雪球般前所未有的规模摧毁现代经济体系的严重危机是注定要发生的。而且他们事先做好了准备,并从危机中赚取了丰厚的财富,实现了财务自由。但对他们来说,更多的钱只是负担,很快他们又重新回到了他们原来的生活中。

他们都不相信世俗的眼光,而是尊重自然的规律。他们在别人的态度面前保持强韧性,也就是没有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变得脆弱。他们都坚信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避开噪音的干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敢于在脆弱的事物上下注,这也是他们在危机爆发后反而能够收获财富的原因。在这个故事中,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都具有某种相似性,他们都具有反脆弱性,越是遭遇黑天鹅事件,他们越能从中获益。

如何成为自己的主人

两千年前的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塞内加,是当时罗马帝国最富有的人。他和胖子托尼一样,是个能解决反脆弱性问题的高手。他的财富积累来源于他超强的经商和理财手段。他的哲学思想教会了人们如何面对逆境和贫困,甚至还告诉了后人如何理财。

本书作者关注的是塞内加思想中对于『不对称性』的洞见。这种不对称性也正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也是理解强韧性和反脆弱性的关键。他的不对称性可以简单归纳为:当你拥有财富后,你失去的将比获得的更多,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对称性,而且是对我们不利的不对称。

塞内加写文章是为了宣扬他的哲学思想,斯多葛学派关心的并非收益和好处,而是能否获得人对命运的控制力。所以塞内加的斯多葛主义具有反脆弱性,他不仅不会被命运打倒,而且还能从困难和挫折中获益。那塞内加是如何做到的呢?

斯多葛学派认为,你变成富翁后,失去财富的痛苦要远大于你获得额外财富的喜悦,于是,你就生活在持续的情绪威胁之下。而且塞内加认为,财富会让我们担心不利因素,因此它是一个负担,甚至可能让我们成为财富的奴隶。这种得到和失去的不对称性会让我们变得脆弱。塞内加的做法是通过心理练习来弱化财产在心目中的地位,这样即便我们损失,我们也不会受到打击,从而夺回对生活的控制力。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弱化自己现在拥有的东西在心目中的地位来控制情绪,这样即便损失了也不会带来伤痛。

这里的反脆弱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有利因素比不利因素多,那么我们将拥有反脆弱性。因此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加有利因素,减少不利因素。这便是我们迈向反脆弱性的第一步。

经过两千多年,现代的斯多葛主义者们可以将恐惧转化为谨慎,将痛苦转化为信息,将错误转化为启示,将欲望转换为事业。让我们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

杠铃策略

就像破碎的玻璃杯不能恢复原状一样,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一旦发生将不能逆转,那么如何降低我们在生活中的脆弱性,增加我们的反脆弱性呢?前面我们讲到了具有反脆弱性的第一步就是:减少不利因素,增加有利因素。也就是说,减少我们暴露在黑天鹅事件的概率。

如果对一架坠机风险很高的飞机来说,它的速度再快也没有意义,因为你可能到不了目的地。同样的道理,脆弱的经济增长也不能称之为经济增长,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未来几代人的债务来实现短期GDP的快速增长,但这种增长终究会导致整个经济系统的崩溃。

那么,这种不确定性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杠铃式』解决方式就是其中一种。意思是,将极端情况像杠铃一样分割在两端。一端是极端的风险厌恶,一端是极端的风险偏好,而不是采取中庸的策略。杠铃策略的好处就是可以消除毁灭性风险,比如在投资中,你将90%的资金用于极度保守的投资,10%的资金用于高风险的投资(拆书者注:这里对于投资杠铃策略的运用,是指我们将投资集中在两种极端情况下)。那么就算是最坏的情况,你的损失也不会超过10%,而你的收益则有可能高于100%。也就是说,采用杠铃策略,你的最大损失是已知的,但是你的风险收益则没有上限。

反脆弱性的解决方案就是利用积极主动加上保守偏执的组合来消除不利因素。保证自己不受黑天鹅的袭击,同时还可能会因为黑天鹅获益。这和上面讲到的塞内加的『不对称』哲学思想如出一辙:要让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只需要减少极端情况下不利因素的伤害,而不是去改善中间中庸因素。

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杠铃策略应用于社会政策、医疗保健等更多的领域。其实,这样的策略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文学作家们通常会从事一份非常轻松、毫无压力,但收益非常一般的工作。同时,他们会用自己的时间写作,他们的作品可能会获得超乎寻常的回报。这样的策略其实就是最大限度的安全加上最大限度的投机的杠铃策略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就是很多优秀的作家都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的原因,伟大的法国诗人保罗·克洛岱尔、圣琼·佩斯都是外交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应用这样的杠铃策略,比如要么阅读无用的娱乐杂志,要么阅读经典的著作,但不要读平庸的书籍。随机性的杠铃策略会通过减轻脆弱性,消除伤害导致的不利风险来增强反脆弱性,也就是减少不利事件带来的痛苦,并确保能获得潜在收益。

漫游者与观光者

前面我们通过胖子托尼和尼罗的故事,讲解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像他们一样具有反脆弱性的人,还有如何通过塞内加的不对称思想来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宰者。那么如何判断某些事物是否具有反脆弱性呢?

作者举了漫游者和观光者的例子,漫游者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和计划,他们会根据当前的信息修改日程安排。但是观光者不同,他们将自己锁在一个完整的计划里,不会对外界的信息作出任何修正。漫游者和观光者的差别在于,是否可以根据新信息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期望。观光者就像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一样,从来不信任市场调研信息,他认为消费者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要追随自己的想象,然后把产品提供给消费者。

从漫游者和观光者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选择权和选择性的作用。漫游者任何时候都具有选择权,他们可以选择去很多地方,因此也具有选择性。而观光者会限定在自己的计划里。所以,从根本上讲,选择权能让你具备反脆弱性,它可以帮助你从不确定性的积极面受益,同时也不会因为消极面而遭受严重损失。

可以说,正是选择性促使了事物的运行和成长,如果大自然没有优胜劣汰的自由选择机制,可以想象它必将走向灭亡。美国之所以产生了很多创新,也正是因为他们在敢于冒险和允许选择两方面都做的很好。在美国文化中,鼓励冒险和试错,允许人们有不同的选择,并且对失败也非常宽容,他们并不认为失败可耻,反而是一种荣誉。

选择权与反脆弱性

泰勒斯是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和哲学家,在当时那个年代,搞哲学研究的人都是囊中羞涩的,但泰勒斯自己赚钱资助了自己的哲学研究,成为了一个自己的赞助者,但他并没有对财富产生依赖,实现了财务自由后,他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那么选择权和反脆弱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任何选择如果赋予你的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那么它就是反脆弱的矢量,也就是说这项选择是具有反脆弱性的。而且如果我们没有为一项选择付出成本,那么这就是一种免费的选择权,比如有人邀请你周末参加一个聚会,你可以选择去,也可以选择不去,这时你就拥有免费的选择权。

选择权有一个属性就是它并不在乎平均结果,而只关心有利因素,因为每一个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比如作家、艺术家甚至哲学家。他们可能出版的作品很少,但是他们几乎没有损失的风险,也就是他们的作品最多也就没有人买而已。但是哪怕他们只有很少一批狂热的粉丝,他们的收益将没有上限。但这些艺术家、哲学家,还有奢侈品行业等并不在乎平均的大众是否喜欢,或者说,他们不关心平均值而只关心选择权,而且这种选择权是分散的。比如奢侈品企业,如果每个人的财富都相等,那么他们将无法生存。越是贫富差距拉大,他们将拥有越多的客户,也就是收入差距的不平均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不利,反而增加了他们的收益。这就是为什么奢侈品行业具有反脆弱性,这也是选择权和反脆弱性的关系。

社会财富也是一样,贫富差距并不是平均增长带来的,而是来自哪些少量的冒险者,他们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拥有决心和勇气,同时还是一位实干派。是他们财富的提升带来了收入的差距。史蒂夫·乔布斯曾说:『求知若渴,虚心若愚』。大概意思是,在看到有利机会的时候抓住它,其余的大部分时间保持理智。

试错的重要性

让我们看看大自然,它实际上更具有可选择性,而且它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用可选择性来替代智慧。法国伟大的生物学家弗朗索瓦·雅各布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选择权概念引入了科学领域。他认为,即便在子宫里,大自然也知道如何选择,大约有50%的胚胎会自然性流产。这比按图纸设计完美婴儿的方法显得更加简单。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试错,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自由探索』。这种方法可能会犯一些错误,但是却能获得大收益。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关于试错的重要性。

当你具有选择权后,试错能够让你识别有利的结果,并利用它。试错的成本很低,或者说是已知的,但是一旦成功后,你的收益将被无限放大。这就是试错的魅力。但这个过程中,保持理性很重要,理性就是你知道要保留好的,放弃掉坏的。这就像大自然通过类似的机制来过滤出优质婴儿一样。反脆弱性和脆弱性之间的区别其实就在于此。脆弱的事物没有选择权,而具有反脆弱的事物有选择权,他们可以选择最好的,而且可以放弃一些比较差的。

现在,我们将上面讲的选择权,不对称性和理性归结为一个公式:选择权=不对称性+理性。

大自然在进化过程中,时刻表现出它的选择性。每当大自然看到不对称性,它就看到了选择的机会。这时,大自然就会运用自己的淘汰法则,将优质的生物留下来,淘汰掉那些劣质的。大自然采用的机制就是不断试错,而且永远保持理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选择权往往并不容易被发现,选择权不仅受益于可变性,也会从小成本的试错中受益。简单说就是,幸运的话,试错会带来受益;不幸的话,试错的损失也是可控的。

由于可选择性的存在,我们就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智慧来识别什么是有利的,什么是不利的。试错法就是其中重要的方法,而且如果你保持理性的话,你可以让试错过程不完全是随机的。比如你的钱包不知道忘在房间哪个地方,那么就可以采用试错法在不同的地方寻找,保持理性的意思就是你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去找两次。你每找一个地方,你的信息都比前一个信息更加有价值,你的搜索范围越来越小,就越接近你要找的钱包。

这种反复低成本试错的方法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在石油和能源勘探、海洋寻宝中也能得到体现。所以作者认为,试错其实是一种投资。

具有选择权的重要性,而且具有更多有利因素的选择权实际上就具有了反脆弱性,同时,我们可以采用杠铃策略来将我们的风险和收益进行不对称地分配,让我们从具有反脆弱性的事件中获益。

但历史表明,我们拥有选择权,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很好地利用它。如何利用事物的选择性来从它们的反脆弱性中获益,需要运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这便是下面的核心内容。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知识与选择权,以及知识与反脆弱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继续往下读吧。

知识与选择权

从远古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轮子到现在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直到最近几十年才有人将轮子应用到旅行箱上面,让人们可以在推动行李箱时更加轻松。人类可以将飞船送入太空,却遗忘了很多类似行李箱滚轮一样微小、简单的技术,这不得不让我们惊讶。在工业革命发明蒸汽机以前,希腊的发明家希罗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类似的装置;鼠标和图形界面在应用到当时的苹果电脑之前,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类似在发明和应用之间存在巨大时间差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长期处于我们称之为『半发明』的状态。

从技术历史看,反脆弱性的社会赋予了我们使用选择权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能使用它,类似于将轮子应用到旅行箱上一样,它有可能离我们很近,但我们却没有发现它。引起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都关心那些有新闻价值、有故事性和有所谓科学意义的东西,而很少有人关心这些简单而且很难给人带来声誉的创新。

我们很多知识都来自于反脆弱性和可选择性的试错法。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样的道理,在试错中如何挑选对我们有利的,这需要我们的理性和决策判断能力,其中当然需要依靠我们的知识。简单来说,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掌握了的知识,会使得我们更加明智和理性。

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那些难以严格定义,并且无法用明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我们确实可以身体力行,而且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我们可以称之为经验型知识;另外一类是我们在学校里学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可以理论化、明确和证明的,我们可以称之为书本型知识。

我们往往高估了第二类知识的作用,而低估了第一类知识的作用,因为正如上面讲到的,这些经验型知识都是通过一次次的试错而获得的,或者说它们是一些自然产生的知识。而第二类的书本上的知识,它们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称之为『副现象』的错觉。

就像当你站在船上驾驶台的大罗盘前面时,你很容易觉得是罗盘指引了船行驶的方向,但实际上它仅仅只是反映了船行进的方向而已;我们看到发达国家的学术研究水平很高,以为是他们的研究使得国家发达,但实际上情况刚好相反,是因为发达的国家投入了更多的科研经费。

在一个副现象中,我们通常看到A时会看到B,所以我们很容易认为A是引起了B,或者B导致了A,而忽略了其他的选项,人们很容易掉入这个陷阱。在社会行为中,这种思维通常会误导我们在事后去解释事件发生的合理性。就像在一个独裁政府的统治中,你会觉得他们是不可缺少的,但实际上只是因为他们的替代方案我们没机会看到而已。这正是我们过度信任书本知识而忽视了经验型知识所带来的认知偏差。书本型知识具有脆弱性,而经验型知识具有反脆弱性,因为它是经过大量的实践和不断试错得来的,而且这种方式也正是人类和大自然进化的重要方式。

被误解的因果关系

前面我们讲到,某些系统在缺乏压力的情况下会变得脆弱,而遭受一定的压力会让他们更加强壮,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身体的反脆弱性,身体经常会有『创伤后成长』。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作家普布里亚斯·塞勒斯说:『贫困带给人经验。』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那些被误解的因果关系,其中教育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领域,我们普遍认为,教育的发达能促进国家的繁荣和人们财富的增加,但实际上正好相反。1960年台湾的识字率比菲律宾要低得多,但是今天人均收入前者是后者的10倍。同时期,韩国的识字率要比阿根廷低很多,但人均收入是后者的3倍以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过,这并不是说教育对个人是没用的,而是我们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而且,教育和国家的关系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因果关系。

不管是1988年,还是2008年,当每次经济危机临时,我们总以为这是源于人性的贪婪,但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其实这是经济体系的脆弱性所导致的结果。同时缺乏警惕有时候也成为我们的借口。就像黑手党头目死亡的原因,我们通常认为是他缺乏防范和安全措施,但实际上是他的敌人太多。

我们常常被错误的因果关系所蒙蔽。而且我们也经常犯『证实谬误』的认知偏差,总是将事情好的一面呈现到大家面前,把糟糕的一面隐藏起来,真实的世界依赖于反脆弱性的智慧。

历史的谬误

前面讲到了我们的知识来源于经验和书本两类,但是人们往往过高估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具有反脆弱性的经验或者说实践型知识的重要性,因为实践者从来不写文章,而我们的历史是被那些专家和教授者所编写的,作者讽刺说,教授会在课堂上通过理论推导出鸟儿会飞的结论,却忽视了实际上鸟儿本来就会飞。所以,历史其实是由那些并没有实践经验知识的人撰写的。在作者看来,那些经过了大量实践然后进行研究的专家才是真正值得被尊敬的。

关于经验和书本知识的差别,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公元前三世纪,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发表了《几何原本》,奠定了现代数学的基础,因此被称为『几何之父』。

人们通常认为我们今天建造出的这些美妙的建筑都是得益于几何学。甚至我们猜测古人对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应该很感兴趣。但实际上,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就建造出了金字塔这样伟大的建筑,建筑知识是在古人不断试错中总结出来,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即便建筑师通常也依靠灵感和经验的启发,但并不是运用几何原理来设计建筑。同时,数学的副作用就是让我们过度精确计算,不预留冗余导致偷工减料,最终造成了建筑的脆弱性。看看我们古代建筑的牢固性,再和现代建筑的牢固性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和建筑知识的传承一样,人类的烹饪技术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

不过在物理学领域,我们是基于理论来推导的,其中会运用一些经验知识,但大量的物理知识是通过理论的推动形成的,比如天体物理等,我们没有办法试错和实践。这类领域所具有的一个特点就是『线性的』。在这些领域,误差来源于平均斯坦而不是极端斯坦。但人类社会的大多数领域都是像烹饪而不是像物理学。在今天,很多领域仍然都是传承的模式,理论科学仅仅是其背景知识。

工业革命与医学知识传承

接下来,让我们分别探讨一下科学知识在工业革命和医学中的作用。

人们普遍认为,是科学的力量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但实际上,我们夸大了这种因果关系。在19世纪到20世纪,技术知识和创新的两大来源主要是:业余爱好者和英国教区的牧师。而这两类人刚好都处于杠铃策略的两端而非中间。牧师托马斯·贝叶斯发明了贝叶斯概率,托马斯·马尔萨斯提出了著名的人口理论;牧师埃德蒙·卡特赖特发明了动力织机等等。有记载,在那个时代,因创新而闻名于世的牧师和教士数量,是科学家、物理学家的10倍之多。但有组织的科学界往往忽略了这些『非我发明』的东西,而是强化了科学领域专家的作用,甚至将一些发明占为己有。不仅在创新和技术领域,在文艺和文学领域也存在类似的现象,甚至文艺复兴也是源自独立的古典文学爱好者,而非专业学者。

对于开启工业革命的蒸汽机和纺织机,早年两千年前的希腊发明家希罗就绘制出了制造蒸汽机的蓝图,直到2000多年后,实践者们才重新发现了其价值。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推动了织布的机械化,1770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推动了纺纱的机械化。他们都与科学和科学家无关,他们只是一群基于试错心态,一心想提高工厂利润的一些工匠们。是他们在实践基础上发展出来了经验知识,这些知识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甚至,后来推动信息革命的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也并非是科研工作者们研究的成果。

再来看看医疗领域,美国有调查显示,10种药物中有9种都是私营企业研制的,而市场上销售的46种比较好的药物中,也只有3种与政府的资金赞助有关。而且,癌症治疗药物一直源于其他学科的研究,而并非是在寻找癌症药物的过程中发现的。同时,在医疗领域还存在一种漂移现象,也就是本来为了某一目的而发明出来的药物,却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应用。比如阿司匹林的用途就曾出现过多次改变。

人们过去深信学术研究是经济繁荣的源头,但事实上,20世纪之前,学者们大多数是牧师而非研究人员。所以,作者建议政府应该把钱花在非目的论的自由探索上,而非科研上。

推动人类进步的真正力量

大部分公司都热衷于制定战略来指导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其有实际意义。甚至有很多管理学学者多次反对规划的有效性,因为规划会让公司无视选择权、僵化公司的行为。而且大多数管理理论都被验证其实是伪科学。

可口可乐公司起初是一家医药产品公司;蒂芙尼珠宝是从做文具生意起家的;导弹制导系统公司雷神起初是一家冰箱制造商;诺基亚公司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做手机。这样的例子几乎可以涵盖当前所有的知名公司。如果制定战略有效的话,那实际上这些公司现在都已经不存在了。

前文中我们讨论了很多领域的案例,不管是工业革命,还是医疗及科技领域,在面对可选择的情况时,都采用了试错的法则不断积累经验知识,最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但是我们也看到,试错的方法其实是不断暴露缺点和发现隐藏优点的过程。

而具有脆弱性的理论知识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看起来是优点多于缺点,而实际上往往隐藏了很多缺点。历史总是让我们没办法看到那些更有用的东西,就像那些蒸汽机和纺织机的真正发明者一样,被埋没在历史的记忆中。

两种类型知识的差异

让我们继续探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之间的差异。苏格拉底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位哲学家,但他没有留下自己的作品,我们主要是通过柏拉图和色诺芬来了解他的。书中作者通过虚拟人物胖子托尼和苏格拉底进行了跨时空的对话,揭示和抨击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受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影响,后来的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包括:什么是存在?什么是道德?什么是证明?什么是科学?这样的关于事物本质的问题。但实际上,婴儿不需要对母亲的乳汁进行定义和理解,也本能地知道需要母亲的乳汁;狗也不需要定义和理解主人,也能对其忠诚;而如果学骑车的人只知道骑车的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那么他骑车的时候也必定会摔下来。

就像哲学家和思想家尼采说的那样:『有些事情我不理解未必表示我无知。』正如前面我们所讲到的,相对于理论的、可表达的和书本上的知识,经过实践检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经验知识对我们的决策更有意义。苏格拉底关心的是知识,而胖子托尼则更注重实践。对于胖子托尼来说,生活中的事情并非直接用真和假来定义,而哲学家们谈论真假和是非。真正过日子的人只谈论报酬、威胁和后果(风险和回报)。

回顾今天的内容,我们看到了实践知识和书本知识的差异,让我们对决策的依据更加了解,也让我们更加理性。但可惜的是,当今社会,我们更关注学校的教育和书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实践和经验知识在我们人生中的重要意义。理论的知识具有脆弱性,而且经验知识具有反脆弱性。因为实践和不断试错,正是人类和大自然进化的重要方式。

我们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经过长时间实践检验过的经验型知识对于我们日常决策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全面了解了反脆弱性、反脆弱性的形成原理和如何从反脆弱性中获益。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探讨脆弱性和非线性的关系、非线性的影响、非线性在医疗和经济中的意义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通过否定法来推动社会进步和进行经验积累。最后,我们还将探讨脆弱性和反脆弱性给当代社会带来的公平性问题,以及大自然运行法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启示。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之前反脆弱问题的延伸以及思考,相信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和触动。

脆弱性与非线性

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非线性』现象。『非线性』是指:无法直接评估的,不呈直线分布的效应。比如你将某种药物剂量加倍,但其效果却可能远远大于两倍,甚至致命。本小节的内容中我们将讨论这种非线性和波动性的关系。

对于脆弱的事物,冲击带来的伤害强度会随着冲击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得更快,所以脆弱的事物具有非线性。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一个人从100米高的地方跳下来,正常情况下会死亡。如果高度和死亡是线性发展的,那么我们可以理解每下降一个高度(比如10)米,跳下来对我们的伤害会呈固定的比率下降。那么就意味着,如果从0.1米的地方反复跳下,我们经过1000次就会死亡。也就是说,我们在路上走着走着可能就死掉了。然而,事实上并不会这样。所以,可以说明类似从高处跳下这样的脆弱性行为,对我们身体的伤害程度是非线性的。

作者将脆弱性和反脆弱性比喻为凹性和凸性,在凹性效应中也就是脆弱性效应中,随着波动性越大,我们的损失也越大,而收益是可知的;在凸性效应也就是反脆弱效应中,随着波动性越大,我们的收益将越大,而损失是可控的。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纽约的交通是具有高度非线性的,作者列举了他从家到机场所花费的时间。当公路上每增加10辆车,他在路上的花费就会增加50%。而且这种增长是非线性的。实际上在经济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类似的脆弱性都十分明显。

非线性的影响

在项目中,每增加一个不确定性,项目竣工成本就会增加,时间也会更长。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过于乐观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把这种心理偏见称为:过度自信。这和我们在商业规划中所犯的错误一样,但在一个世纪以前,我们的几乎所有的大型项目基本上都是按期完成的。那么,为什么最近一个世纪情况改变了呢?

1815年在英国伦敦建造的水晶宫是英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该建筑从设计到建成只用了9个月时间。当时类似的很多项目,人类都能按时甚至提前完工。这是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并没有电脑,也没有项目管理,但当时零部件的供应都离的很近,减少了建造的复杂性。而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任何项目的复杂性其实是不断增加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更强,我们的世界也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体的正常运行,当然各种项目出现延期的情况就越来越普遍了。

所以,在如今的信息时代,虽然信息给我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另外一面,它增加了世界的复杂性,也增加了黑天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据统计,当今全球性危机的成本是20世纪80年代的3倍以上,而且这一情况正在恶化,2010年8月,一台电脑的错误导致了整个市场崩盘;2012年8月,骑士资本集团的电脑系统故障,导致每分钟损失了1000万美元,总损失高达4.8亿美元。全球化导致了集中化的出现,让世界变得越来越脆弱,这种脆弱性不仅表现在经济和能源领域,也表现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各国的相互连接和文化传染导致经济变量的波动性比以前更加严重,世界正朝着『极端斯坦』的方向转变。

2003年,作者在看了美国房利美的一份内部财务风险报告后,意识到该公司的倒闭将不可避免。最终房利美的破产给美国纳税人带来了数千亿美元的损失。非线性更容易受到极端事件的影响,但更可怕的是,所有人都心存侥幸。

在非线性的事件中,平均数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就像你说一条河的平均深度是4米,那么就意味着,有可能有的地方是50米以上的深度,有的地方却很浅。平均数的概念简化了信息,但是却歪曲了真实情况。因为河水的深度是具有脆弱性的,脆弱性的隐性伤害是,你的预测需要比随机预测的结果好得多,才能抵消负面的影响。

以上的内容我们分析了非线性在我们项目预测、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决策中具有广泛意义。了解了非线性的特征和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脆弱性的事物对我们的伤害。

否定法的应用

前面讲到,我们的知识分为经验型知识和理论型知识,虽然经验型知识往往无法直接被描述或者定义,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否定法』去认识它。否定法一词源于希腊语,它的意思是通过否定而得知某种知识或信息。这种否定法的思维影响了世界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早期的神学界,并没有定义过真正的神或者上帝是什么,而是采用了否定法去说明上帝不是什么或者不去做什么,所以大多数宗教制定了很多禁忌。就像教皇问米开朗琪罗如何雕刻出大卫雕像时,他回答说:『这很简单,我只是剔除了所有不属于大卫的部分。』

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大部分的决策判断都是基于否定法的,比如在充满高度随机的世界里,人们无法真正判断一个成功的人是否确实有能力,或者一个有能力的人是否能成功,但是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判断一个没有能力的终将失败。

除了决策以外,对于获取知识,我们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无法肯定的时候,可以用否定法来消除我们认为错误的东西,即减法认识论,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排除法,也称之为『证伪』。比如我们不确定天鹅是否都是白色的,但是我们可以找出黑天鹅说,天鹅不都是白色的。而实际上,我所知道的错误的事情远多于正确的事情,或者说我们知道的负向知识比正向知识更多。同时,我们通过减法获得的知识也要远远多于通过加法获得的知识。就像小时候我们父母都会让我们不要做这不要做那,这个地方危险,那个地方危险,实际上也是采用减法认识论来降低我们受伤的风险。

不仅在生活中,在我们社会科学进步过程中,证伪的方法也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家们常常是经过大量的实践和实验来证明那些行不通的科学理论,从而获得真正的科学认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失败的或已经被证伪的知识要比成功的或已经被证实的知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史蒂夫·乔布斯说过:『人们认为关注某事意味着赞同你所关注的事。但其实并非如此。这意味着你要对上百个其他的好主意说不,你必须要仔细挑选。实际上,我对自己未曾做过的事情与对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同样感到自豪。创新就是对1000个理念说不。』

我们明白了否定法或者说证伪的力量,那么我们其实可以更进一步认识到预测的局限性,预测是对未来的肯定性的一种猜测。实际上,人类历史上大部分知识都是来源于不断试错的否定法,预测的成功概率小之又小。

时间的脆弱性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说过:『时间有撕碎一切的锋利牙齿。』根据否定法,那些未来的正确预测正是排除或否定了大量错误的最终结果。同样,脆弱的事物终将破碎,根据反脆弱性和脆弱性概念,留下来的具有反脆弱性的事物都是经过过去无数次的试错和否定证明了的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反脆弱性意味着旧的事物要远胜过新的事物,因为新的事物需要经过大量时间的检验和实践的否定才能得以长存。

请仔细体会上面的意思,这可能与我们通常情况下认为的『新的事物更好』的常识相反。当前社会中,我们对新鲜事物狂热追捧,而没有意识到它潜在的脆弱性和风险。甚至我们认为经过长时间检验的旧事物过时、没有用处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知。

想想我们现在身边的一切,包括衣物、家具、生活用品、厨具、烹饪技术、食物等大部分生活必需品,它们最基本的功能都与几千年前没有什么区别。这与很多新技术和新事物没几年就销声匿迹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我们迷恋新技术和新事物相反,我们应该对过去的事物和富有经验性的知识保持应有的尊重,对历史好奇、对老人的智慧保留一丝渴求、阅读经典著作,这些将对我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些脆弱的新事物,只有在大自然的否定法过程中,才能证明其存在的价值。

医疗领域的非线性

前面我们讲了在医疗领域中,风险和药物剂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非线性的关系中,简单的有害或者有益都是不正确的,少量也许有益,但是过量就有害,所以重点是剂量。

半杯水应该被视为半空还是半满?有些情况下,我们关注的是证据的缺乏,另外一些情况,我们关注的是确凿的证据。而很多时候,我们会将它们混为一谈。如果一个病人鼻子因为碰撞而受伤,医生会建议用冰敷来缓解。但实际上,并没有证据证明冰敷对鼻子伤愈是有益的。

而这种『做些什么』的理念在医学界存在了很久。医疗护理的隐性成本主要在于拒绝承认反脆弱性,因为医疗的目的是让我们重新过上没有病痛的舒适生活,但是结果却带来了脆弱性,损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作者称之为『医源性损伤』。

医源性损伤的危害之一:经验主义。

只有当有证据显示我们受到伤害时,医学才会说这种药物是有害和危险的。我们人类很早就有抽烟的习惯,甚至在早期还被认为能提振精神和带来快感,但是直到我们发现明确的证据显示抽烟会危害健康,医学界才说吸烟有害健康。另外,沙利度胺这种药物本来是用于减轻孕吐的,结果后来发现它是造成婴儿畸形的元凶之一。而这种错误往往要等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人类才能发现。事实上,医学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我们只是关注了某些药物的一小部分好处,却忽略了潜在的、更大的、长期的危害。

医源性损伤的危害之二:非线性反应

在医疗界,某些药品对症状轻微的病人并没有什么好处,或者说他们并不需要,但是对重症患者的疗效却很明显。比如抗高血压的药物就是这样,这种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治愈能力呈现非线性,但是医源性损伤的风险对他们都是恒定的。这就是说,在轻微病症情况下,其实应该选择忽略它。因为在当前10万以上数量的药物中,我们很难证明一种药物能使健康的人更健康,但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它可能的副作用。所以从根本上,我们没办法找到一个对我们健康完全产生正面影响的药物。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吧。

脆弱性与反脆弱性的伦理

在当今世界,权力和财富越来越集中在那些银行家、企业高管和政治家手里,这些人从社会中窃取了免费的选择权。这就使得脆弱性和反脆弱性从一个方向向另外一个方向转移,导致的结果就是:脆弱性所带来的黑天鹅事件的爆发往往让一小部分人受益,而让绝大部分人受到伤害。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关于社会公平的问题。

在过去,一个人受人尊敬的程度取决于其愿意为他人承受的损失的多少。最英勇无畏的人将是社会的最高阶层,比如骑士、将军、指挥官等等。在古典主义时期之前,荷马式的英雄主要具备搏杀的勇气,因为当时的一切都需要依靠搏斗来争取。

而今天,全球化和互联网不断发展,当我们的幸福要根据经济或者物质条件来定义时,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所谓的中产阶级的崛起,不过是为银行和烟草公司卖力工作、每天勤奋地阅读报刊杂志来获取新信息、被企业结构所约束、一味听从老板的意见、遵从别人制定的法律和规则、盲目投资、不断遭受黑天鹅的打击等等。这个时代的成功者更多的是时代的幸运儿,而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英雄。

那些空谈者包括政治家、银行家、学者、评论家处于金字塔的顶端,他们窃取了我们的选择权,让世界变得更加脆弱,但是他们还能免受风险的危害。他们过着高枕无忧的生活,却对世界进行着某种程度的掌控。那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让我们从距今3800年的《汉谟拉比法典》中来寻找启示。当时法典中规定:如果一个建筑师建造的房子倒塌了,并导致了屋主死亡,那么建造房子的建筑师应该被处死。法典的核心思想是建筑师对房屋的了解情况要比安全检查人员更好,所以应该让建筑师自己管理风险。很明显,该法典的目的不是进行回溯性惩罚,而是从一开始就设定反诱因,防止一个人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伤害到别人。拉尔夫·纳德有一条简单的准则:对战争投赞成票的人,至少要有一个后代参与战斗;罗马人要求工程师必须在自己建造的桥梁下待上一段时间等等。这些做法的目的是让预测者参与到游戏中,因为如果不涉及其切身利益,那么对他人来说就是危险的。

如今,信息时代让我们彼此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增强,这种脆弱性转嫁也影响到了整个人类,这让如今那些处于金字塔顶端的空谈者们变得更加强大和危险。由于这些脆弱的推手们具有选择权,所以他们实际上是具有反脆弱性的,所以波动对他们来说是有利的,波动性越强,他们就越显得聪明。解决之道还是3800年前的《汉谟拉比法典》的核心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启示

大自然有其内在的严格的运行逻辑,但很遗憾,大多数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我们都没办法直接证明。同样,人类的科学行为有着内在的缺陷,这些缺陷需要我们用非常长的时间和巨大的代价才能证明。一切不稳定或易碎的物品,都有很多机会被打碎。

此外,大自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会以合理的方式进行调节,以使整个系统永续生存。因此,这个磨合了千百万年的机制所诞生的世界,一定是强韧性、反脆弱性和局部脆弱性的奇妙结合,局部的牺牲是为了让整个自然更好地运作。我们牺牲自己是为了让基因留存,就好像是用我们的脆弱换取了它们的生存。我们会衰老,但是在我们肉体之外的基因会永远年轻,而且越来越适应新的环境。小规模的破碎永远存在,这往往是为了规避影响广泛的大规模的灾难。

类似大自然通过不断试错的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一样,我们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则,这虽然会带来局部的、小的错误和损失,但对整体人类世界而言是不断进步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