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年级数学-集合的教学思考

    在新年的第一天我加紧了教学的进度,进行了最后一节新课的教学《集合》,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堂开始,我利用畅言教学软件提供的课件导入新课,并让学生从题目中所提供的数据表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求参加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生通过观察对数学表进行统计,跳绳的9人,踢毽子的8人,得出那么一共参加比赛的共有17!

那么,如何让他们认识到有重复参加的情况呢?

    这时候我在课件中把同时参加两种比赛的学生姓名用醒目色做了标注,这时候,再让他们进行思考,参加两种比赛的共有多少人?这时候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有同时参与两种比赛的同学!那么,这时候该如何思考并计算呢?如何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这时我引入了韦恩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让他们按顺序把同时参与两种比赛的名字用线连一连,然后再进行在集合圈里表示出来,通过这样的统计学生对于这道题已经有了很明确的认识。不少学生依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说8+9里面都包含了同时参与两种比赛的人数,也就是说我们把这部分人计算了两次,应该再减掉一次!其他学生也纷纷表示赞成!即8+9-3=14(人)

然后我再让他们进行观察,看看有没有别的算法。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集合圈把参加比赛的人数分成了三部分,只参加跳绳的有6人,只参加踢毽子的有5人,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子的有3人,因此列出算式

6+5+3=14(人)

      另外,其他学生纷纷想出了其他方法比如用参加一种比赛的人数加上只参加另一种比赛的人数也可以

8+(9-3)=14(人)

或者9+(8-3)=14(人)

      通过集合图这样直观形象的参照,学生对于此类题目的理解也逐步的由浅入深,触类旁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486评论 2 14
  • 相思恋,守更难, 真情无法遂愿 那片红,诉尽多少无奈 如若生不能天长地久 唯有天堂朝朝暮暮 今日相逝,愿与君长眠。
    _半米阳光_阅读 269评论 14 9
  •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周一(6日)宣布,欧盟成员国同意成立一个军事指挥中心,负责协调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
    无憶往昔阅读 286评论 0 0
  • 时光像压缩了的弹簧 嘭地一声 把我弹到了2019 新的一年 拜托慢慢释放能量 让我自由地飞翔 还想约更多的朋友一起飞
    颂奇2018阅读 365评论 1 9
  • 这世上还有比美貌更重要的事吗? 有,那就是我们的身体健康! 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为支撑,美貌不过是空中楼阁,镜中明月...
    萌妈育儿记阅读 820评论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