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扬州韩绰判官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1],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2]明月夜,

玉人[3]何处教吹箫?

注释

[1]迢迢:遥远的样子。

[2]二十四桥:苏州当时极为繁华,城中有名字的桥就有二十四座。

[3]玉人:晚唐有用玉人喻才子的用法,“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子,在这里就是指作者在题目里提到的朋友韩绰。

赏析

韩绰是诗人的朋友,也是诗人在扬州为官时的同僚,这首诗写于诗人离开扬州后。借着给友人的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江南风光的眷恋之情。

第一句描写了江南的晚秋景色。青山,隐逸在天地间;碧水,静静地流淌着。已经是深秋了,但江南还保留着一抹艳丽,一些草木还是绿的,但是我现在却不在苏州,只能写写诗回忆一下,我是多么怀念江南的山水啊!

诗人在第三、第四两句中问韩绰:“在明月当空照的夜晚,你又这么风流,是不是和歌女们在一起,教她们吹箫呢?”当然,这只是朋友间的玩笑话。从这句诗可以看出,诗人与韩绰的友情极为深厚,而韩绰风流才子的形象也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最后两句虽然有些艳丽,但不会让读者感觉到浅俗,只会让人对江南的美景更加向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