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的一场民宿2.0的沙龙,让我想起我做民宿的那些年,也对错过了民宿发展财富潮有些小遗憾。
大三大四的两年是我学习英语最为热情的阶段,想起那些年我在教学楼楼顶和同学一起练李阳疯狂英语,想起那些年为了提高口语,我在广州外国人最多的北京路和小北搭讪独行的老外;想起那些年兼职做广交会老外的翻译。这个阶段,我的口语得到了快速的提升,连梦话都是说英语,也因此与几个老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07年毕业那年,我偶然接触了homestay寄宿家庭,我在homestay网上发布了我的收费寄宿家庭,然后就收到了不少来自海外各国的咨询邮件,也因此接触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美国人P
P是最早住进我家的第一批外国人,来自美国的阳光大胖男孩,会讲不错的中文,在广州游玩。P是一个性格开朗的,爱好交中国朋友的大胖子,大家都会被他的风趣所吸引,大概也是因为胖乎乎的原因。在我家住的两周里,我们一起去泡过酒吧,一起去吃街头的小巷美食,也一起在中山的街头坐三轮快车,也曾陪他在街上边走边弹唱。那时,我们的小镇很少有外国人,所以回头率非常高。
P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不仅是他姻缘的红娘,更是因为他的另一半是我的“初恋”。第一次带P与S一起吃饭,P一下子被性格同样开朗的微胖S吸引了,但P以为S是我的女友,直到我说我们只是好朋友,P才开始追S。其实,那时我已经和S分手几个月了,只以好朋友的方式相处得比较好。后来,P去了韩国做英语外教,一年后,P回来广州了,和S确定了关系。前两年,通过SKYPE得知他们已经在美国结婚了,S也完成了移民,此后我们再也没有联系了。相信P和S在美国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了。
犹太人D
D是至今一直保持良好联系的好朋友,至今也是第十年了。接到D的电话时,我正准备去经理室开会,D说看到我在网上发布的HOMESTAY信息,但他并不是想找寄宿,而觉得我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想约我去他的住处跟他认识。电话后,看着短信给我的住址,我有些犹豫了,一个陌生人竟然约我去他的住处见面,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呢?我想不出去什么拒绝的借口,也没想到约他在一个餐厅见面,因为我的内心是矛盾的,也很想见识一下是什么样的人。最后我还是决定去了,忐忑不安的我敲开D的公寓,是一个眼睛深邃的中年男子开了门,很热情地接待了我。这热情让我有点吃惊,我偷偷地把地址用短信发给了我哥哥,什么也没说,只希望万一有什么意外,我哥能通过这个地址找到我。出乎我的意料,我和D的聊天非常欢快,他跟我讲了如何在义乌采购小商品受骗、他的从商经历等等。
之后,我就和这个大我近两轮的犹太人成为了好朋友,我帮D采购过仿制名表、监管过铝门的工厂生产、拜访过工厂。当然,中间我们也曾电话吵过架,但都不妨碍我们成为朋友。在帮D做事时,我也是希望能通过他进入外贸行业,并逐渐拥有自己的外贸事业,终究因为各种原因,我还是没能开始自己的外贸事业。
瑞士人S
S是最早住进我家的第一批外国人,S高高瘦瘦,性格有点内向,不善言谈却又非常有自己的想法。S有个奇怪的特点,不管天气多冷,都只穿一个短袖外加一件冲锋衣外套,让人看着都觉得冷,而S却会双手插袋、语音有些震颤说不冷。有一次我抓着S的手臂说穿得太少了,S突然触电一样收缩了一下,因为我冰冷的手已经透过单薄的冲锋衣触碰到他的皮肤。我说借他外套或去商场买新的,S也拒绝了。这让我很想不明白,有时候我会有点生气的责怪他。
也许是因为S是来自单亲家庭的,从小比较缺爱。S跟我同龄,能说能写中文,但说会比较差,因此我们经常用英语交流。有时,我发现我们是比较相像,都比较内向、无自信,又渴望成功改变命运。对于S,我是非常愧疚的,因为S听从我的建议,与我投资入股一家外语培训机构,经营了三年,S也来回广州三年,但最后却是亏损严重,他也没拿回投资的钱。后来,他也没有任何消息了,我多次通过以前的邮箱尝试联系他,却发现邮箱也失效;也尝试用成功联系回几个失联朋友的linkedin来寻找S,但也是失望。偶尔我也会想起S,而老婆也时常责怪我对S有些严厉,这让我更懊悔。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安好,只希望S哪天又会突然出现在我家小区的门口等着我。
做homestay的这段经历让我接触了不少来自不同国家的友人,让我不需要踏出国门也能了解外面的世界。时常我也会想起这些虽然只有短暂接触,却带给我很多愉悦经历的友人。
20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