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NRL)是一种中枢性嗜睡障碍,发作性睡病是临床少见的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嗜睡、伴或不伴猝倒发作、睡眠麻痹和入睡前幻觉这些症状并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此外可能还伴有肥胖、情绪障碍、认知功能损害,同时还伴有夜间睡眠紊乱、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
1. 白天不可抗拒的短期嗜睡发作。是发作性睡病最明显的症状。可发生于吃饭、行走、与人交谈时,单调环境下更易发生,短暂小睡后即可恢复精力,但不能维持太久。日间过度睡眠在正常学龄儿童中的比例高达15%,因此缺乏诊断的特异性。部分未成年患者会表现出多动和行为过激,最后出现记忆力减退、易激惹等行为问题,甚至学习成绩显著下降。
2. 猝倒。约70%的患者合并有猝倒发作,研究认为猝倒发作的临床特征属于复杂性肌肉低张力运动障碍,常表现为局部的骨骼肌无力,如面部松弛、眼睑下垂、张口、舌脱垂及僵硬的面部表情,称为“猝倒面容”。表现为突发的部分或全部肌张力丧失,常由面颈部开始,逐渐发展到躯干、四肢,常由积极的情绪诱发,如大笑。发作时患者意识清醒。
3. 大多数发作性睡病患者可伴有REM睡眠异常,REM睡眠是一种独特的睡眠状态,其特点通常是做梦和肌肉麻痹,阻止一个人把他们的梦付诸于行动。REM睡眠可以发生在某天的任何时间,插入到清醒时可表现为猝倒,插入到入睡或起床时,可表现为睡眠幻觉或睡眠瘫痪。
3.1 睡眠幻觉。多在入睡时发生,可以为视、触或听幻觉,也可以为梦境样体验;与成人的恐怖内容的幻觉不同,多数患儿的幻觉形式趋于简单化,如看见彩色的圆圈、动物或者人物的影像,少见包含有恐惧或不愉快等情绪。
3.2 睡眠瘫痪。睡眠瘫痪即民间说的“鬼压床”,是患者从REM睡眠中醒来时出现的一过性的不能言语和全身不能活动,持续时间数十秒到数分钟,常伴有恐怖样体验,可自行终止,也可被外界刺激所终止,如旁人触碰、摇晃或者与其讲话。持续时间数十秒到数分钟。
4. 其他症状。
4.1 肥胖。肥胖在嗜睡人群中非常普遍,许多患者食欲控制失调,承认对食物有严重的渴望,导致暴饮暴食。也有研究称他们摄入的热量和活动水平大致正常,可能是由较低的代谢率引起。肥胖在所有患儿的发病率可达25%以上,具体机制不明。有学者将肥胖归因于进食障碍所致,也有学者认为睡眠不足使得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皮质醇的分泌增加及糖耐量降低而致肥胖。
4.2 夜间睡眠紊乱。夜间睡眠紊乱可以是患者的主诉之一,其特征是频繁夜间醒来导致睡眠片段化和睡眠质量下降。可表现为频繁的夜间觉醒,快速眼动睡眠期睡眠行为障碍,周期性肢体运动,不宁腿综合征,睡眠呼吸障碍,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梦魇和梦游症。
4.3 精神情绪异常
25%的NRL患者有惊恐发作或社交恐惧等;18%~57%的NRL患者伴情绪抑郁、兴趣低下、快感缺乏。青少年发作性睡病患者多伴有抑郁症状,这些症状与夜间睡眠质量差、日间过度思睡和社会功能损害、认知缺陷有关,也可能与Hcrt能神经元丧失导致奖赏通路的活性不足有关。抑郁症状通常始于青少年时期,其特征是随着青少年向成人过渡,其体内的激素、神经系统、行为和社会心理发生显著变化,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研究表明,发作性睡病无论是否用药治疗,抑郁情绪的发病率相似,使用精神类兴奋药治疗其抑郁情绪效果可能较差,因此需要考虑特殊的心理治疗。
4.4 性早熟
在儿童、青少年和嗜睡症状严重的患者中较为常见,发病率50%~74%,其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分泌素神经元功能障碍相关的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有关。有学者认为发作性睡病不仅仅是睡眠障碍疾病,也可能是神经内分泌疾病。部分患者因肥胖首诊,发病后1年内出现体质量急剧增加,主要原因除了强迫性饮食,还可能与下丘脑分泌素神经元介导的能量代谢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瘦素、生长素系统等功能紊乱有关,部分患者因担心猝倒减少体育活动,导致体质量增加更为明显。而体重的增加也导致了一系列其他生理疾病的出现,如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