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吃饭还是读书,第一步就是摄取,第二步就是消化,第三步就是吸收,最后一步就是提供给机体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物质上还有精神上的能量。
吃饭,多么简单的事情。但却好多人都不知道好好享受慢慢吃饭给自己带来的那份愉悦感,取而代之的是狼吞虎咽般将美食大口大口的吞咽,还来不及品尝其味道。
为什么不能够细嚼慢咽呢,是为了赶时间,还是为了提高吃饭速度,但是无论原因是什么,狼吞虎咽的吃饭方式是不足取的。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里,都讲究“细嚼慢咽”是有其中道理可言的。只有通过细嚼慢咽才能将食物磨得足够碎,这样在食物经过食道到达胃部以后,能够大面积的充分和胃部消化液接触,在消化酶的分解作用下,将食物很快的消化完毕,不会给我们的胃部造成太大的压力。胃部工作顺利,其他的五脏六腑也能够相安无事的合作,为我们的机体所需的能量一直提供着。
反之,狼吞虎咽地将食物吞到胃部,势必给胃部带来压力,这时候的胃就像一个没有搅拌系统的化学反应釜,将物料充分发生反应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胃部就是驱动自己的动力,毕竟它的动力有限,倘若每天它的工作都是在超负荷状态上,势必有一天它会罢工,因为它也会累的。它累了,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身体内部的其他各个器官,也都会受之牵连,在成我们的消化吸收出现紊乱,没有足够的能量供给我们机体所需,所以终究自己逃不过胃病的折磨。其实,我就是受害者之一。
所以呢,保证消化系统正常运作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好好吃饭,细嚼慢咽。当然还有其他好多的因素影响着我们消化系统的运作。
吃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物质食粮,那么读书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精神食粮。吃饭如此,读书亦如此。
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地读一本书的时候,你的大脑会一直处在运作状态,它一边摄取,一边思考,一边感悟,但是,当你拿过一本书,用一颗浮躁的心去读它的时候,你收获的更是另一种不安。
当你看到别人一周可以读好几本书的时候,你内心是满满的不安和内疚,为什么自己不能够做到呢,于是内心的浮躁油然而生。开始走马观花的为读书而读书。是啊,你也可以一周读够几本,但是呢,回头看看我到底读了些什么,似乎都忘记了,即使没有全部忘记,记住的东西也是微乎其微了,不禁一笑,我这也是读书么?
不要和别人比,因为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感悟能力也不一样,别人可以一周读好几本,感悟颇多,将这些感悟到的东西,为之所用。而你不能,所以,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的目的不就是让自己领悟之中的道理,并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吗,读了好几本,却没有领悟其中的道理,读再多的书又有何用?不要只是为了满足用读书的数量来弥补自己的那小丢丢的虚荣心,好吗?
所以呀,我们都要静下心来,细细地读,慢慢的品,感悟其中的道理,抑或使自己变得更加淡定与从容。
其实,读书和吃饭一样,那样的简单,却又那样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