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之下——写作的本质

微信公众号:写作客

1.三种情绪

大多数没什么好感,从捡硬币日记,到高考八股文,再到工作报告总结,都让人疲惫,于是放下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少数人充满了热爱,外加一点运气,成为文人作家。

还有一小撮假装热爱,苦练包装运营术,立志当爆文写手。这正是自媒体在社交媒体崛起时代愈发火热的原因,同时也裂变出一种新玩具——“韭菜套娃”。

你乐意成为哪种人呢?


2.通俗定义

“针对某对象,用文字表达观点,并造成影响。

拆解后得到4个问题。

a.有对象吗?

关于写作,大多数想到的第一个词是“绞尽脑汁”,大脑空白直接宕机,源于平日输入极少,无米之炊着实让人尴尬。

米从何来呢?阅历中。

若没有行万里路的亲身经历,勉强有读万卷书的云经历也成,人生本就由复杂经历构成,若一直坐在井底便永远无法理解东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b.有观点吗?

有段子说中国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观点,段子很老,道理却在。尝试摆脱应试教育带来的束缚可视为思想独立的第一步。

经历或许雷同,唯有思考后的观点完全属于笔者,观点由三观衍生而来,与他人无关。

当下训练营众多,也都绕开了思考训练,集中在了方法论范畴。讲要洞察异常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逻辑中总结方法,再把方法转化为方法论,诸如此类。

c.会表达吗?

表达水平分三层,第一层是要你领会意图,并确保过程文艺,这是文学家;第二层是过程千方百计,领会意图就好,这是一般人;第三层是我都说这么清楚了,你怎么就听不明白,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呸。

表达能力参差不齐,差别在于信息传达效率。

若非立志当文学家,那就请做个一般人。

d.影响大吗?

影响最大化当然有技巧可言,但结果好坏是个随缘的事情。给他人带去正面效应,此为助人为乐;给自己带来正面反馈,此为劳有所获。

首先观点要独特,人云亦云没有价值。其次论据要充分,并非押韵的就是金句。



3.表象之下

搜集对象是为输入,产生观点是为思考,表达影响是为输出。

输入为前提,思考为本质,输出为结果。


写作水平若是一条竖线,底端意为“不吃东西,干脆饿死”,顶端意为“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云泥之间相差的是指数级思维能力。

向上移动则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

公众号:写作客    从零起步,写作进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