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期待已久的《乘风破浪的姐姐》终于开播啦!虽然是在微博热搜暂停,又无前期宣传的情况下悄然播出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依然强势出圈,一时间占领了各大首页,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在女团选秀节目扎堆出现的当下,《姐姐》为何能杀出重围,我们如此期待这样一档节目的时候,我们又是在期待什么呢?
女团选秀节目,在中国并不少见,但是将选秀对象聚焦到30+的姐姐身上,这真的是破天荒头一次。
一来,它打破了以往选秀的年龄壁垒,它给了成熟女性一个展现自我魅力的舞台;二来,它将选秀对象聚焦到一群在行业里已经有所成就的姐姐身上,在满足观众猎奇心理的同时,也具备了爽文的故事套路——主角不再是涉世未深的唯唯诺诺的小姑娘,而是一群“兴风作浪的姑奶奶们”。
但归根究底,设定只是一方面,观众最大的期待还是在于对更多元女性舞台人格的期待。
谁说女人一定要有“少女感”
女孩子可能从十几二十岁开始身边就有人开始不断给你重复一句话:“现在就是你人生中最好的时候,你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
久而久之,我们开始养成一种思维,相信只有青春是最好的,年华老去是一件无比悲哀的事情,所以大家都费尽心思地挽留青春,掩饰皱纹。
电视节目在这些年里也一直在向我们传达同样的价值观,青春,几乎成为表达歌颂的永恒主题。
以前两年最火的《创造101》为例,从101个女生里挑选出11个成团,听起来选择似乎很多,但这些女生的特性是高度一致的,青春、靓丽、可爱……
对,这就是从始至终的关键词,似乎这就是大众眼中对女性美最普世的标准。可是青春这个东西谁又能一直拥有呢?那些青春远去的女人们难道从此就与美丽无关了吗?
中国中年女演员的职业困境在某段日子曾被大家广泛讨论,其实也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观众对于女性的审美十分单一,只要你不够漂亮、不够少女、不够可爱、不够温柔,你就不会被悦纳,被欣赏。
所以我们才需要《姐姐》的出现。《姐姐》的出现本质上是一种反俗,是对传统审美的挑战。姐姐们会告诉你,或许我不再青春,但是我不掩饰,不逃避,不尴尬,甚至不羡慕,我享受我当下的一切,每个年龄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美。
我们永远需要独立自信的女性形象
过去这些年,中国的电视荧屏上也曾出现过很多独立自信的女性形象,比如《大明宫词》中的武则天,比如《大秦帝国之纵横》中的芈月,但随着近些年电影电视剧市场变得越来越鱼龙混杂,电影电视剧的制作越来越快餐化,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扁平。“玛丽苏”“傻白甜”已足以概括如今女性角色的单一,观众的不满与愤怒其实积压已久。
“霸道总裁爱上我”系列电视剧算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在这一类的电视剧中,女性基本都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青春,靓丽,单纯,但几乎在事业上一无所成,甚至永远冒冒失失,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种角色的频繁出现,其实是对女性群体的矮化,也是在助长社会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似乎女性就只能充当花瓶,负责卖萌和闯祸,智慧和勇气型的女主在电视中变得越来越少见。
大女主戏在前几年一度十分红火,不管是《武媚娘传奇》《芈月传》还是《延禧攻略》《如懿传》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但在所谓的大女主戏中,成长却并非最核心的主题,最核心的主题往往是两个字“爱情”,似乎没有一个女主能真正甩开男人安心搞事业。甚至有时候,编剧都不允许这些女人们存在哪怕一丁点儿的野心,她们之所以能上位,往往是因为总有男人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帮她,所以她们的成功并不仅仅来源于本人的能力,也来自那些背后付出的男人们。女人无法脱离男人而成功,这正是对于男权社会的谄媚。
看到这儿你可能不禁要问了,难道现在的电视剧就真的这么狭隘,没有企图塑造过独立自信的女性角色吗?那也还是有的,比如《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但其也没有成功跳脱一个刻板印象,事业型女性依旧是工作成功,但生活失败,依旧高冷、严肃、刻板且无趣。同时,也背负着社会的审判,女人一旦性格强势,尤其高龄未婚,就会成为大众非议的对象,不管事业多成功,在别人眼中依旧是一个失败者。
所以中国的女性观众对于国产剧中的女性角色的不满积压已久,她们亟需一个能脱离当下这种生活语境的角色来充当她们的精神领袖,让她们得到某些精神的支持和力量。
在娱乐圈混迹多年的姐姐们重新站上选秀的舞台,打破年龄的藩篱,自信展示自我的魅力,这个故事前提就已经足够出彩,阅历在其中扮演的则是一个更迷人的角色,相比青春懵懂,阅历更教人洗尽铅华,读懂自己。
在这里,每一位姐姐都足够优秀,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所以大家既不用小心翼翼地立人设,也不用说话做事束手束脚,层层顾虑,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做回自己,不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也敢于展示自身的优点,有野心,有欲望,做一个鲜活真实的舞台人物。
所以她们的勇敢,不只是她们的勇敢,更在鼓励每一位“后浪”,独立自信就是女人的华服。
我虽然是妻子、妈妈、女儿,但我更是我自己
说实话,虽然中国的电视综艺做过许多女性相关的节目,但小编始终觉得我们依旧缺乏真正给女性看的节目。因为以往的各种“她综艺”,其实一直是以传统的价值观对于女性的角色期待为依据,呈现的是男性视角对于女性的凝视,始终没有展现女性作为女性本身的魅力。
比如《我家那闺女》和《女儿们的恋爱》这种女性生活观察节目,本可以以更平民化的视角去了解女性的生活,展现女明星们在褪去华服之后个性化的一面,但毫不意外地,个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作为社会资源的女性,结婚生子的话题成为了整个节目的中心。在妻子、女儿、母亲等角色之外,似乎没有人关注到女性本身。
《妻子的浪漫旅行》《我家那闺女》《妈妈是超人》等等节目,从各种社会角色上在呈现女性的特质,只有作为女性本身的她们,没有被过多关注。《姐姐》终于给了这群姐姐们追逐梦想的权利和自由,终于在尝试让她们脱离各种社会角色对于她们的框限和束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姐姐》的出现已经是一种难得。
说到底,我们对于《姐姐》的期待,其实带有一种“复仇式”的快感,毕竟中国的女性观众苦“傻白甜”久矣。我们也期待这次的节目能够打开一道口子,让社会对于女性的欣赏变得更多元化,打破一些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摆脱一些对于女性的社会审判,让女性能够真正做回自己。
这个世界,没有人有权利定义女性该是什么样子,能定义她们的,始终只有她们自己。
希望所有姐姐们能够一直乘风破浪。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四十四种日落
我们一起来打听这个世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