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那个出走的天才和我们好像

图片来自"花瓣网"
天才文展  (我们每个人的执念)

偏僻闭塞的小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劳作,简单质朴的人情风土是黑狗达和一群少年共同在这里成长、拔节的沃土。

平和的山水和平和的生活让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厚重,他们身上的泥土味混杂着单纯和踏实。

文展就是出落在这样一个纯粹乡野的“天才少年”,他自小学习优异,做事情眼光独到、别有见地,“兔唇”这个生理上的残疾在他自认为强大的内心面前并不能造成困扰。年纪小小便能深思熟虑的他已经描绘好了自己未来的瑰丽蓝图。

和所有生于山野的孩子一样,他向往山的另一边,渴望探寻那个全新的世界。对于文展这一个已经认识到自己小有能力的少年,他不光想到山的那边去看看,他还急切渴望摆脱这个贫瘠、乏味、拖累他的故乡。

每当诸如谈起“人生”、“梦想”之类的词汇都足以让他心绪悸动,一番动容。百无聊赖的单一生活、跃跃欲试的壮志雄心都催逼着他窥探那个繁弦急管、灯红酒绿所在处的一举一动。少年的心目中,单薄的故乡已然停泊不下厚重的勃勃野心。并且这份野心让他觉得自己卓尔不群、身负使命。

终于,文展有朝一日如愿以偿,俨然一个模范的样子拓开他人生的新征程,似乎一切宏图伟业都在以一个原点徐徐展开。当他背井离乡来到偌大的他乡,来到乡野未曾延伸的这片崭新大地。

欣喜之余他遇到更多的是不在他计划以内的挑战。当有限的才能不再令他鹤立鸡群,当残疾遭到嘲讽打击,他也许依然头头是道地诉说着未来规划,带着那份故乡中小学阶段带给他们的信心,粗暴而淳朴的理想最终在城市的视野里显得蹩脚而天真。

那么多出走的少年,最后,他们都成了即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文展就成了其中一个。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我们眺望远方,故乡成为落后、可鄙,千方百计想要逃离和背弃的。

而有一天,你看到那么多貌似抵达远方的异乡之客,他们像蒲公英一样四散,在下一个目的地身不由己地匆忙扎根。他们可能要眼睁睁看着理想石沉大海,所有的豪迈激昂不复如初,一点一点消蚀在卑微的攀爬和倔强的隐忍之中。

他们是曾经付出各种代价激烈逃离的一方,便再难承受铩羽而归的讽刺。“富贵不知归乡如衣绣夜行”暗示无数远行客要追寻功成名就。

而这种“学若不成死不还”的誓言成了每一个出门闯荡者的执念。

囿于这种执念,我们颠沛流离,且认他乡作故乡,改变自己的秉性、切割自己的理想来逢迎另一方土地的主流。

故乡则像一个殷切的母亲站在你身后,看着你在风雨中渐行渐远。

随着成长,离别故乡成了每个人必经的考验。有的人在风雨兼程中咬牙扛过去,终于于城市落土生根,如黑狗达;有的人时运不济,在城市的空气中艰难呼吸也要秉持大世界的梦,如文展。

等到风景都看透,我们更容易领悟“此心安处是吾乡”。漂泊难免,执念勿深。

无论你是何时出走,愿你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哇咔咔,终于等到更新了!苏轼的一生起起落落绝非我在键盘上敲上几个字就可以道尽,如果爱,请深爱。 前四篇:东坡门下一...
    书虫蝈蝈阅读 5,261评论 3 8
  • 你,惧怕变化吗?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或是从单细胞到直立猿,变化,是我们始终逃不掉的。从远古演变到现代,现代会演变...
    何人哉阅读 3,613评论 0 0
  • 雪,下来了。 盼望着,盼望着,全国下起了雪。孩子高兴地嚷嚷着要堆雪人打雪仗,老师看着可爱的小脸答应了孩子们体育课打...
    Life_53a9阅读 1,456评论 1 4
  • 不知不觉,一年时间又过去了一半。 有失落亦有收获。 岁月流逝中,越发喜欢温良安恬的静好。 坐下来,读一段喜欢的文字...
    一瓶花开阅读 1,69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