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感恩,不需要很多东西也能感到满足。
很高兴,心态渐渐变得越来越平静。
很幸运,没当有烦恼的时候都能找到倾诉的对象。
拥有的东西,无法放手”。虽然存在程度之差,但不论是谁,都有这种感受。实际上,这是烦恼之源。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房间显得越来越小,在不知不觉间,物品增加了很多。”在搬家之初,不仅房间收拾得十分整洁,房间内也有足够的生活空间让我们舒适地生活。可在不知不觉间,房间被无数物品侵占,生活空间狭小到已无舒适可言。与此同时,心情也变得十分糟糕。不论是谁,我想都有过这种体会吧!当然,患有“囤积症”的人除外。导致心情糟糕的原因一目了然:因为“无法放手”“无法舍弃”。有句禅语叫“喜舍”。意思是“以愉悦的心情毫不吝啬地舍弃”。在寺庙、神社扔香钱,即“喜舍”的一种表现。为什么能以愉悦的心情舍弃宝贵的钞票呢?这是因为,“扔掉一样东西,就能远离执着一步”。因为执着是让内心蒙上阴云的罪魁祸首,所以舍弃是一种值得我们高兴的行为。物品亦是如此。请观察一下你房间内的物品。你是否发现,你的衣橱或衣柜里有很多多年未穿的衣服,在用过一两次后一直压箱底的包包以及各种小物品?“因为想着哪天还会穿(用),所以……”这是一直保留它们的最有代表性的理由。但是,如果问你,你认为你还有机会穿三年未看过一眼的衣服吗?或问你,你还会用五年没用过的包包吗?不论是谁,都会回答“NO”。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学会以愉悦的心情舍弃无用之物。不过,在舍弃东西之时,我们或多或少会觉得“可惜”。珍惜物品的态度以及觉得舍弃物品很可惜的心情,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只要选择正确的舍弃方法,就能避免这种情绪。如果身边有需要衣服(物品)的朋友,可以送给他们。也可以拜托慈善团体把这些物品送给贫困地区。此外,拿到跳蚤市场卖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果采取这种有益于他人的“舍弃方法”,你不仅不会为“可惜”而纠结,还能以愉悦的心情舍弃物品。在舍弃该舍弃的物品后,房间就会变得宽敞很多。相应的,生活的舒适度也会大幅度地提高。毫无疑问,这不论是对身体,还是心理,都大有裨益。另外,生活中也有一些无论使用与否都不能舍弃的物品和应该留作纪念的物品,比如继承自祖父母或父母的“遗物”类物品、为自己买的纪念类物品、为家人买的物品等。最难的是判断标准的定。我认为,“对物品的感觉”是判断的关键因素。如果看到某件物品,你会因想起什么而胸口发热,因感受到赠送之人的心意而变得高兴、安心、精神饱满……如果你拥有以上这些感受,那么是否保存这件物品就与它本身贵贱无关了。这类物品,无论多么破旧,甚至已经摔坏,都应该好好保存。因为它们已经不单单是一件“物品”,而是你人生的陪伴。如果你拥有这类物品,建议把它们放在一个漂亮的箱子里。有句禅语叫“把手共行”。其意思是,请与自己信任的人(或真实的自己)携手共迈人生路。而总是能勾起你某个“回忆”的物品,也能担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