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眼中的朱永新-武汉光谷实验学校校长


和众多的一线教师一样,在我的思维和感觉的空间里,朱永新与新教育是同一个概念,这如同陶行知与生活教育,叶澜与新基础教育,我们已经无法将他们个人与他们所开创的事业区分开来。

由朱永新老师发起并推动的“新教育实验”,他以“理想的教育”为基点,一系列教育思想和方法,唤醒了无数教师长期以来被平淡的教学生活所湮没的教育热情和教育理想,一时间在国内掀起一股教育的理想旋风。新教育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年会,每次他都要进行一次新的研究成果与参与者分享,每一次演讲都会激发更多热情者的加入,并推动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

自1999年的秋天,朱永新在常州湖塘桥中心小学演讲时提出他“新教育”的概念,就引起了入会者的强烈共鸣。2000年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标志着新教育作为一个独立教育思想流派,影响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实践,受到许多基层教育改革者的追随。于是,2002年10月,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正式成为第一所“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

应该说,全国一批教育理想主义者在朱永新的新教育旗帜下,凭着理想和激情,凭着对教育崇高的执着和追求,开启了“新教育实验”逐梦的实际行动。这是一个民间的、草根的、理想的和田野性的教育行动,甚至是一种乌托邦性的教育行动。可以说,新教育的生命力极其旺盛,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各地中小学,全国已有49个实验区,2224所实验学校,300多万教师参与这项有意义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

对于朱永老师,许多人会问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我以为,他身上所凸显的色彩,既有人格魅力又有新教育思想的影响力。其中有三大亮点,值得每一个教育者学习和追寻。一是他所倡导的新教育,核心是适应了当代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际,成为现代中国教育思想一大流派,不仅受到全国许多中小学的追随,而且亲自参与新教育改革与实践,并推动这项教育活动的开展。这一切,体现了当代中国教育创新精神。二是他和大多数成功学者一样,是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源于他的丰富教育生活积淀。早在1978年,他还是江苏师范学院的一名学生时,就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1982年毕业时学校更名为苏州大学后便留校任教,35岁成为苏州大学年轻教授和教务处长,39岁成为苏州市副市长(分管教育),2009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也可以说,他是从草根走向高端,应源于他对教育的追求。三是他这一路走来,坚持阅读与思考,善于研究教育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造力。任何教育家和思想家,之所以能够影响一个时代,关键在于根植于时代的现实和未来走向。朱永新推动的新教育实践,核心是他一直关注中国教育发展,关注中国教育存在问题,并总是站在时代前沿和中国社会现实,面对教育难点和问题,提出方向性的解决路径和方法,不断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和实践。

更可贵的是,在浮躁的传媒空间里,朱永新身上虽然闪耀着灿烂头衔和名誉,如民进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但他看重的是人们称他为“朱永新老师”。这是许多和他相遇的人共同感觉,无论是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与他相遇或聊天,他自己总是以教师自称。特别是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园里,每当听到“朱老师”或“朱老师好”的喊声及问候,他总会满面春风地幸福回应,他爱校园并习惯于校园中的每一个人称他“朱老师”,对什么主席及教授之类的称呼感到距离和陌生。

朱永新所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的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等十大教育行动为途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行动。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指向人和人的发展,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的生存和生活为本位,根据生命成长和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的目标、展开教育的过程,强调师生应当寻找并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此,新教育提出了许多温情鲜明而又现实的观点,如“无限相信师生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等,新教育强调要重视师生的精神状态、成功体验和个性发展,强调学校特色教育,并将“行动,就有收获”作为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

蒙台梭利说,“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第一步绝不应该针对儿童,而应针对成人教育者。”为此,新教育将教师成长作为新教育实验的起点,并明确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的“三专模式”走向成功的成长之路。

本文作者与朱永新在新教育研讨会合影

我与新教育相遇,已经十多年了。从最初的一见钟情,到后来的一路同行,我的职业生活与教育之梦是随着新教育的步伐,逐渐蔓延开来的。

在新教育的路上,对于我来说,先是一个人的行动,后是一所学校的行动,再往后来,是一个区域的行动。2011年秋,当湖北随县正式成为全国第28个新教育实验区的时候,我离开了曾经工作了20多年的乡村教育,怀揣着新教育的梦想和种子到了省城武汉,担任一所初中学校的校长。2012年7月,武汉光谷实验中学成为又一所全国“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

可以说,我与朱永新老师因新教育而相遇,也因新教育实践而结缘。当初,通过网络,我第一次浏览到了“教育在线”论坛,就有一种触电的感觉,于是我经常泡在“教育在线”网络论坛里,渐渐地结识许多“教育在线”上的教育同行,先是马玲、干干、铁皮鼓和美丽紫色等网友,后是卢志文、许新海、李镇西等教育名家,朱永新老师也在其中。自参加新教育实践,不到两年时间学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影响到全县,整个随县成为新教育实验区。由此,随县新教育实践受到朱永新老师特别关注。

初入教师行列,乡村教育平凡而简单。当我成为校长以后,开始沉下心来研究教育,这可能是缘于校长的责任和肩上的担子。但教育从来就是复杂和艰巨的,无论是想办好教育的良好愿望,或肩上的担子及心中的责任,都不能保证一名教育者把教育办好,他必须展开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行动。

成为校长之后,我一直在不断地向周边学校学习,也在如饥似渴地阅读,但限于农村学校相对封闭的环境,2004年秋,我感到我的校长职业生涯进入了“高原期”,感到无力再领导厉山三中和确保这所学校持续发展,经常苦闷得在办公室独坐到深夜,也时常到网上寻找一些需要的教育信息。

无意间在网上我进入“教育在线”论坛,所以,我与朱永新老师、与新教育相遇是一种偶然。但多年以后我觉得,倘若是为了一个目标,比如因为爱恋或事业,有一种相遇叫必然。所以,所有热爱教育的一线教师与新教育、与朱永新老师相遇,应当是一种必然和命中的注定。

从2004年10月第一次与“新教育”相遇,到2006年7月参加“新教育”北京年会,到现在成为新教育忠实追随者。对于我来说,自参与新教育实践活动,仿佛是一个人与“新教育”从相遇到相识、再到相知和相恋的过程,激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和学校改革的热情。不仅如此,参与新教育实践,不再是一个人独自学习和一个人的教育行动,而是一群人在一路同行,没有半点的孤单感,共同向着理想的世界走去。

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偏僻会让一个教育者在孤陋寡闻中陷于平庸,没有榜样和无书的日子总是让人安于现状,在不知不觉之中会陷于生命的谷底。但网络可以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窗,网络是我们通向外面世界最快捷的通道,最精彩和便宜的旅程也在其中。而对于许多新教育人来说,踏上新教育的旅程,大都是从“教育在线”这个路口上路的。

新教育的“教育在线”网络论坛是朱永新老师在2002年6月搭建的,当时李镇西老师是总版主。从一开始,“教育在线”的内容就很丰富,从“书香论坛”“毛虫与蝴蝶”“师生共写随笔”“教师心灵港湾”“李镇西之家”到“新教育闲话吧”,从“班主任论坛——红霞在线”“特教论坛——守望者在线”“学校管理论坛——卢志文在线”到“新教育实验榜样汇聚地”,以至于一线教师一旦与“教育在线”相遇,就能找到栖息地,找到感兴趣的话题和他所需要的东西。而最吸引我的是“毛虫与蝴蝶”及“卢志文在线”,这两个分论坛的版主分别是马玲和卢志文,美丽紫色也在其中,所以与他们很快便也了网友,也成了我最早的新教育朋友。

朱永新老师也常在“教育在线”论坛上,而且每天清晨五点的时候,只要你上“教育在线”,你就会与他相遇,他总能给你一种教育的激情和热情,让你有一种成长的动力。

作为厉山三中这所农村学校的校长,我是2004年开始走进新教育的,但厉山三中整体推进新教育,是从2006年秋开始的,这除了是新教育对一个校长两年的武装和改变,更是因为新教育第六届年会给了我们更多的梦想和激情。

2006年7月15日至16日,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六届年会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召开,并在清华附小召开了现场会,展示了清华附小的新教育行动。在年会上,朱永新老师总结了“新教育实验”的经验,并拿出了新教育实验的“十一五”发展规划,认为新教育在“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是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成为一个根植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

从某种角度讲,“六届年会是新教育进京赶考”,所以,在新教育第六届年会上,朱永新老师对新教育实验进行了简洁而又明确的界定: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的实验。并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和终极目标。

截至2006年的新教育年会,“新教育实验”在全国已拥有14个实验区,有430所学校实验学校,近10万一线教师参与其中,已经是一个较有影响力的民间教育改革行动。这期间,许多与新教育实验有关的书相继出版,如朱永新的《朱永新教育文集》十卷,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窦桂梅《教育与玫瑰》,魏智渊的《冬去春又来》,干国祥的《破译教育的密码》,袁卫星的《生命课》,苏静的《麻辣学生酷老师》,同时,福建教育出版社的《新教育文库》,涉及到“我的教育实验”系列、“我的教育故事”系列和“我的教育随笔”系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名师课堂”系列新教育丛书。

一时间,《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北京青年报》《教育时报》《南风窗》及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相继报道朱永新老师所倡导的新教育实验。《南风窗》对新教育进行了如下评价:可以断定的是,作为一场对抗“教育异化”的实验,理想主义者试图从源头上救赎中国教育危机的努力,起码可以视作以“人的教育”为旨要的“新希望工程”的剪彩仪式。《江苏教育》杂志社的张俊平说:新教育实验是一面旗帜,它用理想的方式向当下的中国教育说“不”;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追求,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中国教育的“桃花源”;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自觉,它用行动告诉人们,中国教育到了该返朴归真的时候了。

在我看来,新教育六届年会是“新教育实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从此“新教育”变得更加明确和清晰,新教育实验在全国迅速漫延开来。

2006年,当朱永新老师的新浪博客开通后,许多一线教师几乎每天都会进入他的空间,阅读他每天不断更新的博文。在他所有的博文中,最初最能感染和打动我们的是他写给全体新教育人的《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朱老师把所有的新教育人划归到“社会企业家”群体,他提到伯恩斯坦认为“社会企业家首先一定是务实的人,其次是受良心驱使的人,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所以朱永新认为“社会企业家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些伟大的高不可攀的人物,相反,他们更多的是非常普通的人,就像我们新教育人。”

面对教育中的问题和困境,特别是应试教育给校园中的每位教师和学生带来的生存和竞争的压力,朱永新老师在文中强调新教育人所要做的是改变,而不是抱怨,要做一个“擦擦星星的人”。

所以,朱教师在他的《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一文的最后,引用了《阁楼上的光》中的那则《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中的诗句: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这一组诗句,打动和鼓舞了无数的新教育人,在一个又一个校园被传诵,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一线教师拿起了“水桶和抹布”,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擦星星”的旅程。

2006年7月15日,在第六届全国新教育年会上,当我第一次与朱永新老师真正相遇,对于我和我所在的一所农村学校来说,新教育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行动,新教育开始成为一所学校的行动,成为厉山三中这所农村学校的校园行动。

从2004年10月开始进入新教育的“教育在线”网络论坛,到2006年7月参加新教育第六届北京年会,我个人已经被深度卷入新教育近两年了。“清河老九”是我在“教育在线”论坛上注册的网名,而“教育实践者”是我跟随新教育所建的第一个博客空间,以此为依托,我和众多的新教育网友在“教育在线”论坛上,经常呆到午夜。在新教育第六届年会的报到现场,当我与许多未曾谋面的新教育网友热情握手相互问候之时,一同前往参加会议的同事纳闷地问我,“你怎么认识这么多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我说都是在“教育在线”论坛上认识的,都是网友,并向他介绍说:“小曼”是吉林的,教育随笔写的特能感动人;“紫色”是威海的一所小学校长,电脑打字的速度与我们的语速没有两样;而“云中逸客”就是我们湖北的,一位乡村学校的优秀班主任。所有这些人,都是因为朱永新,都是因为新教育才走到一起来的,大家都相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这是新教育人共同的教育密码。

新教育第六届年会之后,厉山三中开始整体推进新教育的“六大行动”,从“书香校园”到“理想课堂”,从“共写随笔”到“卓越口才”,为此,厉山三中的“101读书会”,期望大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以孔子的诞生日为时间点,将十月定为厉山三中的“读书月”,每年十月开展系列读书活动,通过构建“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寻找理想的课堂并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路径和方法。进入2009年,厉山三中已经从一个薄弱的农村学校成为一个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校,教学质量区域第一,《中国教育报》也以“农村中学的高品质与高质量”为题,整版报道了厉山三中的办学特色,一时间,省内外众多学校前来参观学习。

从2004年我第一次与新教育相遇,到2006年厉山三中整体推进新教育,再到2009年秋《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厉山三中的办学特色,让我觉得,当我们与新教育相遇,改变一所学校并不需要太久,三年五年就足够。

多年来,厉山三中一直是编外跟进新教育、践行新教育,2009年,当新教育研究院卢志文院长应邀到厉山三中讲学时,惊讶地发现厉山三中还不是一所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我说:“如果新教育觉得我们可以,我们很期待成为一所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2009年7月,厉山三中才正式成为一所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在新教育的路上,厉山三中先是一种“成为”,后是一种“是”。

世上万事都从相遇开始,“遇”是“事”的因。但因为相遇只是一种偶然,总是会在有意无意间,所以不是每一次的遇都会有一个果。这正如一场爱,倘若没有恋的准备,相遇之时爱可能不一定会发生,也更可能不会有相遇之后的相识、相知、相爱和相守。在爱情或教育中,生命和生命的成长是其核心,没有爱的参与,没有帮的发生和成长的出现,所有的相遇都不会有记忆,也不会有回忆,更不会有动人的故事和传说的温情。

是的,我们与新教育相遇是一场爱的相遇,有着无数关于生命、关于帮助和关于成长的故事。

我们依然记得是在2009年11月的冬天,那时的随县和随县教育局刚成立不久,应新教育研究院的邀请,彭静局长带着随县的几位校长,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前往山西绛县,列席参加了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

那一天的夜晚,绛县的雪下的真是大,因为担心路上的安全,朱永新老师一直等到深夜见到我们。当彭静局长在山西绛县与朱永新老师第一次相遇,随县的教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随县整体推进新教育实验,是从2009年的冬天、是从彭静局长的山西绛县之行开始的。寒夜出发,一路风雪,这注定不会是一场普通的远行。当随县教育的彭局长与朱永新老师温暖的双手握在了一起,我已感到又一个区域的教育春天将会来临。朱老师当时高兴地说:“马校长,我们又见面了,新教育欢迎彭静局长和新随县。”

因为同样的愿景,新随县与新教育走到了一起。当一场相遇成了一种必然,就会了许多故事要发生,如同一场爱情成了命中的注定,就会有许多关于光阴的故事。

2016年4月,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在随县召开,朱永新老师到了随县,他发现随县很美。随县是炎帝故里,随县的教育除了有十多年来一直在新教育路上行走的厉山三中,还有王从伦老师的“全国十佳完美教室”中“阳光班”的孩子们,有支咏梅老师的“四叶草”班的“最是书香能致远”和有王长军老师的“萤火虫”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更有霍莉莉等同学们的“我的一本课外书”。在随县偏僻的108所乡村校园,有石头拼画课程,有种子课程,有农耕体验课程。

随县的中小学是典型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当落后,但新教育让随县所有偏僻的农村学校不再偏僻,成立刚六年新随县的教育已经是湖北教育的一张名片。

随县教育局副局长彭静(右一)陪同朱永新(左二)一行人在随县深入教育工作

十一

2011年7月,当随县正式成为全国第28个新教育实验区时,我离开了曾经工作了25年的乡村学校,到省城武汉担任光谷实验中学的校长。事实上,倘若没有与朱永新老师相遇,没有7年的新教育历程,我不可能完成从乡村到省城的职业转型。这一切都是因为新教育。

现如今,无论是朱永新新浪博客,还是他的腾迅及新浪微博,都有数百万的粉丝,我依然是其中一员。我和许多朱永新老师的粉丝一样,受朱老师的影响已经多年,一是成了一位早起的人,二是成为一位爱好阅读的人。我已觉得:除了热爱教育,阅读和写作是新教育人最典型的特征。

2014年秋,我跟随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已经十年,为此,当时我一直想写一本《10年新教育》的书,但我却写出了一本《帮教育》的书。对于新教育来说,“帮教育”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新教育”的一个果。为此,卢志文院长欣然为书写序。

“教育是一种帮助”,“教育是帮的艺术”。当我们在新教育中成长,朱永新老师一定会期望每一个新教育人,对教育有各自个性的理解,并将新教育实验引向深入。

一个有大智慧的人,都是一种很平和的姿态行走于社会。那时,我是一个乡村中学的校长,他已是大学者,但与他相识却让人感觉好平和,谈教育好似一个久违的老朋友,他身上散发出的感染力久久不能弥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94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71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21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2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4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9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4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55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9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2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