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阅读感想:现实的荒诞远比小说来的夸张

昨日读完了余华的《第七天》,比我想象中的阅读效率快多了。毕竟原来看一本书半个月都不一定能看完。这本书是在工作的间隙中看完的,前后花了四个多小时吧。《第七天》是余华的一本批判现实主义的荒诞小说,读起来趣味十足,却又充满了嘲讽,让人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这部小说用现实世界和虚构世界的对比手法,从主人公(一个已死去的灵魂)的游荡记和回忆的角度去描述普通民众的生活现象,揭露了当时社会中重重不堪的现象。毒食品、假冒商品、强制拆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粉饰太平等,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这不就是我们身边曾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事吗。看完后心里有种难过,但也因书中的荒诞写法对这些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

书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对“死无葬身之地”的描述,那是死后没有墓地没人帮忙收尸的人的生活聚集地。在这里聚集的人(或者说魂魄)都是一些遭遇不幸、生前生活很贫苦,遭遇各种不公坎坷的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然后这片“死无葬身之地”却是他们死后重生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有流水潺潺的小溪、生机盎然的树林、郁郁葱葱的草地、青山环绕、  莺歌燕舞......重要的是这里没有仇恨、没有偏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功名利禄........只有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友爱互助.......一幅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的画面。

我不知道死后的那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只是觉得小说的这部分描写极其讽刺。本该充满希望的人间是这群贫苦百姓的生活炼狱,而死后的这片“死无葬身之地”却成为了他们的世外桃源,真的荒诞至极。

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印有一句余华说过的话,大意是:生活的荒诞有时远远超过小说的荒诞。看完这部小说,我开始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