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相”你真失败!

嗨,我是小晴,一个喜欢码字吐槽的文艺小吃货。

11月15日,一大早坐上地铁习惯拿出手机刷微信的我,看到新媒体运营的圈子炸了。当路人甲乙丙丁还在发超级大月亮的时候,一篇题为《我准备了10000本书,丢在北上广地铁和你路过的地方 | 丢书大作战》已经在各大媒体人的盆友圈刷屏。


那么这次刷屏事件的是怎样的?新世相把 10000 本书丢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航班和顺风车里,至于丢书的目的,就让它们去传播,去流动。


创意源自于:前段时间很多的“赫敏丢书”,英国学霸级女神,艾玛·沃特森在伦敦地铁上丢了100本书,希望让自己喜欢的书被更多人读到,并在社交媒体上号召大家去寻宝。

在新世相粉丝的热情鼓励下,新世相决定效仿举办一个这样的活动。

从新世相得“航空管家”到这次的“丢书大作战”,又一个10万+的刷屏事件,10000+这个数字我们渐渐麻木但是此次刷屏事件却带给我们不少的冲击。


或许是一次失败的事件营销事件。

如同“航空管家”一样,“丢书大作战”抓住的传播群体是北上广的青少年。这些地方的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奇快,喜欢创意,喜欢分享。文章一小时后就达到10万+,然而新世相却忽略了。

.中国地铁和伦敦地铁最大的区别是,伦敦地铁没信号。

中国地铁里腾的出手看书?

你就不怕这些书真的丢了?

这些书都会被卖废品的收走吧……

全部被人拿回家了怎么办?

完全不符合中国国情~


活动效果完全大打折扣,在新世相没有推出这一活动前,有一名赫敏活动的狂热粉丝在广州3号地铁线在一天的时间里面间隔丢了6本书,结果只送出2本。

这个活动的出发点是纯粹的,让大家在乘坐地铁的零碎时间里面养成一个阅读习惯,但是展现方法却差强人意。“拿来”的并不都是好的。同时利用明星丢书引爆活动传播让活动的纯粹性变得越发复杂。

在推送互联网事件营销活动,除了传播覆盖群体,阅读传播量达到满意以外。其实,符合实际更为重要。可以在地铁放置一个旧书架,扫码借书,让旧书资源得到最大利用。主动而不是被动去阅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