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自己的知识回路,了解自己的本质。
一个读写基础簿弱的人,怎么成为一个书籍类的撰稿人、职业读书人还有产品经理。
套用”人的本质=信息+模式”这个公式,只要调整你的信息和模式就可以了,换句话说,只有当你识别了自己的信息和模式,你才能识别出你自身的优势,才会有对读书类产品有精准定位和自我成长蓝图。
你是否清楚的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呢?
我们常说要认识真实的自己,但用什么方法来认识自我是很多人的困惑。仅从”知识体系"来说,我分析一下自己的吧。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从成绩、专业、特长三个维度来分析。
6岁——中学毕业。从小阅读文学作品,启蒙文学《中华上下五经千年》,一路来语文成绩优秀,作文多次获奖。
中专三年。学前教育理论知识扎实,钢琴、美术、手工、舞蹈均有涉及。
复读一年。园林专业,对农业的基础体系了解。
大专三年。学前教育理论深入学习,常去图书馆光顾职业类、文学类、企业管理类书籍。同时开始写小说。
工作半年。没怎么读书,网课学了不少,对知识付费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样一梳理,我的知识结构存在偏科,在信息储存这块儿有待提高,那么在写作这块儿,我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写起,也可以写职场经。
说完信息说模式,模式分为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怎么重塑已固定了的思维世界?
世有因果,不要想法要算法。算眼前事的因果联系。思维世界好比一个机器,每个锯齿都排列有序,想法一天可有一百一千个,但是因果算法找准关键就这一个。
行为模式更多的指技能。
常言道技多不压身,学到的知识都是自己的,在操作的过程中越来越熟练的技能将是一生的财富。
在坐的读书人,思维模式是道,行为模式是术,这也就是我们说为什么“知行合一”的人,更容易成功。
学会找到自己知识体系里的漏洞,不断的用其他的知识去填补,很多细微的小技能可以为自己的工作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月中旬,我接触到了如何构建底层思维逻辑的读书课,短短两个月,学到了怎么消化学到的东西。一路走来,逐渐顺利。
学习讲究细水长流,我们一起逆水行舟,只能前进喔!
第91周第1篇总27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