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考研复习的这段时间,了解外面朋友生活最多的地方,就是那个5.0英寸的屏幕了。还曾经下过决心要关闭朋友圈,删除微博。
说是关了,还是时不时点开看一看,也许是好奇心驱使,想知道曾经就在身边的朋友同学在做什么,毕业以后大家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好奇心,也就是一个借口,更多地是想看看现在的自己过的怎么样。看得次数多了,索性又就打开了朋友圈,下载了微博,不再自欺欺人了而已。
身处这样一个尴尬的年龄,周围有的朋友已经步入社会,做着一份自己十分满意或熬夜加班抱怨连天的工作,过得有滋有味;有的朋友经过一番彻骨寒考上理想学校的研究生,进了自己喜欢的公司实习,参加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或者在实验室泡着,埋头做着自己的实验,每一天都充实,快乐;更有的已经结婚生子,一遍一遍的晒着丈夫,妻子,晒着娃,有时也看的到他们的抱怨,但更多地是展现生活平静,幸福的一面。
学生时代留下的光环慢慢褪去,生活原本的样子展现在面前,一遍一遍的刷着屏幕,却越来越找不到方向。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和坚持是否正确,但是每一次都被自己说服。
按照惯例,接下来就应该是摆事实,举例子,用一个一个苦尽甘来的例子,来支持自己坚定的走下去,然后成功,最终走上人生巅峰。写剧本还有框架结构呢,我也有例子,不过不是奋斗以后扬眉吐气的成就感,而是用一如既往的坚持,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一个要说的是越姐,我很佩服的一个人,跟我一样,三跨,硬生生的从计算机专业转行,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导演系的研究生。她的考研路比一般人要辛苦不少,第三年才考上。这三年之中只有她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听越姐说,因为自己是跨专业,好多东西都没有学习过,考这个专业,仅凭一腔热血是不行的,要有理论还要有实践。然后她就成了“横漂”。在横店,当群演,更加专注的去感知她所热爱的这个行业的人情冷暖。可能第二年的时候分散的精力太多,还是没能如愿。她还是坚持了第三年,最后的一个月,认识了一群同样跟她一样坚持的人。
之后发生的故事,也没能脱离框架,他们一起坚持,一起奋斗,在复试的过程中也是惊险万分,困难重重,但是她逐一克服,终于考上了,完成了一直以来的梦想。
这样结构的奋斗故事听过很多也看过很多,让我始终提不起兴趣来。到前一阵,我为转专业的事儿跟她好好聊过一次。我问:考上之后生活有什么变化吗?我的本意是给自己画个大饼,憧憬一下美好的未来。越姐却说,他们班上没有几个混得好的,可以说没有一个混得好的,就是大家认为的那种成功的人。用她自己的话说,考上以后就是自信了一些,无论做什么都更有勇气了。越姐现在仍然在坚持着她爱的这条路,有工作的就去,工作完成就在家里拉片子,写剧本,按照她希望的样子努力着。
还有一个,妈妈同事的女儿,见过几面,只知道她是个安安静静的女孩子,在家里有一份代课老师的工作,其他印象就不深了。后来听妈妈说,她通过了司法考试,而且又考上了云南大学的研究生,27岁的她又回去上学了。说真的,这件事情让我挺吃惊的。暑假,在妈妈单位见到了她,想问问过了司法考试,又读了研,是什么感觉。她说,跟以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读读书,应付着各种考试。临走的时候,她跟我说再见,冲我笑了笑,总是感觉她的笑容里添了一份从容,这可能就是努力过后她所希望的生活吧。
想着想着也就逐渐的明白了,我的这份努力,这份坚持,就是让自己能以一个更加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每当完成一个目标,就会为自己增添一份自信和勇气。
我也给自己来一碗鸡汤,也送给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看看别人,或许有羡慕,抑或有惋惜,但总归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羡慕惋惜过后,回到自己的轨道上来,继续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慢慢的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是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