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语文二十多年,似乎只分析了语文二十多年。犹如一个屠夫,手拿刮毛刀、剔骨刀、切肉刀等各式刀具,上场就把猪大卸八块,眼里只有猪肉、没有猪。只关心猪怎么死,不看猪怎么活。我们语文老师也是如此,上场就把文章大卸八块,分层次,理思路,明主旨;积字词,析语言,学修辞。更多时候直奔命门:阅读理解出试题,仔细分析解试题。文章整体怎么美?文美、情美、生活美摆在眼前看不见。
我们心里只有教材上的几十篇选文。古今中外浩瀚文海中,众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所读甚少。犹如屠夫,一辈子见多了猪肉,却很少见旷野中奔跑的矫健的野猪,家庭里温顺可爱的宠物猪,更别说特立独行的猪了。
最近读到很多经典文章,篇篇入心入味。读着书,进入文字的世界,进入作者的心境,被作者的文字俘获,走进文字所编成的既虚幻又真实的世界,是一种纯纯的、美美的享受。为什么教了二十多年书,竟很少有这种享受?原因就是“分析”太多!据说某个医科男,已经中年了,还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原因就是所有姑娘在他眼里都是行走的器官,见面所谈都是你的胃、你的眼、你的肝、你的肠、你的脾有什么毛病,该怎么保养。我们语文老师不也是如此吗?所有文章在我们眼里都是词语如何,段落如何,层次如何,修辞如何,主旨如何,背景如何。真倒胃口!!!
我们长年累月奔跑在艰难迂远又单调乏味的“课文分析”“阅读理解”的所谓的语文教学之路上,我们看到是语文之累啊,哪有语文之美!
我们语文老师的职业不是教语文,不是欣赏语文,而是卸文章,卖文段。文章的血在刚起分析文章之意时就已放空,文章的骨髓在高举“阅读理解”之刀时就已被拍飞。文章没有了美,文章没有了精髓,我们厌倦阅读,我们厌倦思考。这是多么悲伤的事。
今日再读《我即语文》之《语文之门》《语文之路》《语文之边》,让我蓦然回首,语文应在灯火阑珊处。
语文之门——“诵”与“思”。
捧起书,去亲近之,去诵读之。口诵心惟,如荀子所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打开“诵”与“思”的语文之门,你将看到美丽的语文花园。
语文之路——广泛涉猎,自由阅读。
阅读是自由,阅读是自觉,阅读是自醒,不担心考试,不带着目的,就是喜欢阅读。解放你自己,自由地选择,广泛地涉猎。语文之路,在你眼前打开。不要只守着一本语文课本,不要只听一种“语文课”,不要只跟一个“语文老师”。行走在自由的语文阅读之路上,用所读做向导,用所读做地图。在广泛阅读之路上,“模仿——变化——创造”,自奋其功,自寻捷径,去抵达每一个成功的新站点。
语文之边——语文无“边”,但又有“界”。
语文无边无际,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到处可学,随时可学,语文自主开放,语文无边。但语文有界,有自己的境界,有自己的眼光,有自己的取舍。学习语文应有自己的眼光,有自己的高度去选择经典和精品,而不是漫无边际地,模模糊糊地学习语文。“语文无边”道出语文的精彩。但只有明白语文既“无边”又“有界”,才是正确认识并且学好语文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