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学习感悟

成事不说,遂事不见,既往不咎。


今天在社群里发表学习《论语》八佾篇的感悟。其中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孔子听到鲁哀公和宰我的对话时,对宰我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  已经做了的事不必再解说,已经做完的事不必再规劝,已经过去的事不必再追究。

这句话也让我想到了,要学会放下过去,而且还要学会宽恕。只有我们宽恕了的事情,才能从心里彻底的放下,放下之后,才能不再纠结过去,不再产生精神内耗。

否则,无意当中一句话可能就会触发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往往是积累在内心一直没有释放的情绪、或者过去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导致让自己陷入痛苦当中。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情绪,就容易被情绪控制。陷入情绪中,除了内耗自己并不难产生任何的价值。你不能控制情绪,就会被情绪控制。

当我们把孔子说的这句话,变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对过去的事情就不再纠结,而是选择宽恕,选择原谅。

其实,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缺点和毛病,人无完人。既然是这样,犯错误就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即使对方犯了错误,我们也要选择原谅、宽恕,因为自己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当我们用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一个已经发生的事情时,这件事情就在心中彻底的得到了释放,而不会一直耿耿于怀,让自己陷入情绪里。

一旦陷入情绪当中,不但会影响心情,还会影响身体的健康。《黄帝内经》里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思伤肺。我们所有的情绪都和身体关联在一起,所以学会放下过去,不让自己后悔过去,或者纠结过去,这就是在保养身体。为了身体健康,也要学会情绪管理。

学会放下过去之后,才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当下,不在当下去制造更多的痛苦,让每一个当下都过得开心快乐,那么我们的一生就会充满快乐。因为人的一生是由每一天构成的,每一个当下的延续就构成了一天,每一天的延续就构成了一生。

如果每一个当下都是开心快乐的,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也没有痛苦的事情。因为所谓的过去,都是由每一个当下创造出来的。所以要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的思维是不是又陷入到过去的事件当中,而且对过去的事件纠缠不清。当我们有这个觉察的时候,马上就会放下这种念头,看见自己的思维,不让思维在过去的事情中继续。所以保持时刻的觉察,对自己思维的觉察,让自己的情绪保持阳光积极,去创建自己轻松愉快的一生。因为每一个当下的情绪,都会变成一个回忆。所以每个当下要尽量去制造开心的事情。

哪怕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把逆境当成转机,把困难当作机遇。相信万物都是相互转化的。老子说:“万物复阴而抱阳。”任何事物都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我们学会看到阳光积极的那一面,那么负面消极的东西就被我们忽略。这样在我们心中留下来的是更多美好的回忆。

如何才能做到每一个当下都创造快乐,创造美好的回忆呢?方法就是要时刻觉察自己的思维。

因为情绪就是身体对大脑思维的反应。当我们看到自己思维是在负面思维当中,你要把这种负面的思维去做一个转化。正向的思维无法和负面情绪同时存在。所以觉察是第一步。如果没有及时觉察到自己处于负面思维里,就会顺着负面的思维,让自己越走越远,从而在身体上产生反应,愤怒、生气、怨恨、伤心等等。

如果及时觉察到自己开始了负面的思维方式,那么它就无法再继续,也就能及时止损。通过转念让自己活在快乐的情绪当中。

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句话。“成事不说,遂事不见,既往不咎。”开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