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第一个人问我,说真的,我自认口才真的一般,但是称赞我的人多了,我想我还是正确认识一下自己吧,也不要脸的自恋一番。
但是我的水平也只能在业余界比一部分人好一点点。喜课群凡美问我,我不知道做何回答时,明显感受到自己就是在推诿,所以还是想想自己在口才上有一点优势是怎么得来的。
先说说我的背景
首先,我的学历不高。全日制中专毕业,后来混了个函授大专,也是迫于父亲的压力。强调这点第一是想表达我上学不多,第二还想说学历不高的人不等于不爱学习,我只是不爱应考性学习。(好吧,好像说得谁喜欢一样)。
其次,我的职业就是制造业的职员,与销售无关,所以练习口才的机会不多。
以上就是我比较简单的背景。
下面说说我可能比别人多的一点优势。
说到优势不得不说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他在18岁之前就是个农民,因为上学时酷爱看小说,爱到把课桌挖了个窟窿在桌子底下放书看。这样近乎疯狂的爱好最终给他带来了收益,极度讨厌呆在家里只能种地的父亲,在一次全乡招教考试中以语文第一名,数学第二(倒数)的优秀成绩被录取为老师,从此成为一名老师,当然后来又经历了民转公考试,最终成功摆脱了农民身份。
当然这些不是重点,于我而言,父亲的文才好,演讲能力强,在没有专业的师范生的年代,父亲一度成为杆杠风靡于全乡各个学校之间,凡是他讲课,全乡老师齐上,都来听。当然,父亲不仅演讲能力强,他还长得帅。以致于我刚上初中时,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认识我,因为知道我是我父亲他闺女。到现在,都二十年过去了,老同学和老师们提到我或见到我,都会问及我父亲。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如果依父亲的演讲能力,放到现在,我想和龙兄不相上下吧(哈哈)。
好了,不自夸了。
最终我想表达的就是父亲文采和演讲能力直接影响了我,因为我小时候没上学时,经常被父亲带到教室,他在台上讲,我在台下听,熏陶的力量真的很强大。
另外,父亲的课本和教科书,以及学校里的报纸都是我小时候的玩具,因为那时太穷呀,家里没有玩具,只有这些书和报纸,不管是母亲蒸的馒头还是上厕所,随手都可以拿到各种报纸,环境影响也很重要。
这些背景就导致我看书是不需要定计划的,只要有一本我觉得不错的书,有时间就看,看书对我和别人K歌,打球等一样就是欲罢不能的爱好。
但是,为何这么爱看书现在水平还这么一般呢,主要是父亲管得太严,不让我看小说,害得我名著也不敢看,导致很多年里我只会看杂志,报纸等我认为算是健康的刊物,偶尔看看小说,知识量太少。也就在2011年才开始狂看书,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但是看书量还是有限,在读龙兄的书里就已经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
好吧,这么多篇幅最终就想表达多看书一定有好处。所以,想口才好我认为多看书,多输入是很有必要。
还有就是我从小喜欢写作,但是也是很多年没有坚持写,也就从2011年开始坚持写,到现在坚持除了放假基本上每天一篇,我想,看书是输入,写作也是很好的输出。
除了遗憾,后天自己的爱好,还有就是自己的经历,一些年轻人才华很好,但是可能还少点什么,说白了就是少经历,人家年轻,没经历过什么事,而我年纪摆在这儿,因为家里的事情也比较多, 所以我的经历也是各种血泪史(夸张啦),让自己在那些经历中多了更多对人生的感悟。这些也是自己有话可说的题材吧。
好吧,总结一下,家庭环境影响,看书和写作的爱好,以及自己人生的经历,这些综合起来,显得我好像比较能说一点。当然也只是业余水平。先总结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