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命运早已注定。
我们想要的都不多,但到达拥有的那天总归是要走几步路。或早或晚都会走到。
原以为你变成了我想要的样子,可你却也希望有更进一步的经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当下没有更好的选择时才会如此。一开始就错了,但现在才能发现,在慢慢累加了很多很多的人事物后日渐清晰,迟早要做的事情得早做(现在为时已晚)。
明天的美好取决于今天的付出,又或者之前积攒的好运,总之明天没来之前总归是还有无限可能性。
最近给自己放了一周的假,又回到了睡到自然醒的日子(短暂的几天吧)。一直以来都想动手去做点啥,于是乎开始了想吃啥做啥,想喝啥喝啥的阶段,仅限于口袋允许的情况下。突然想分享关注的抖音号1212房车旅行博主,3万在新疆买了个带菜园子的院子,院子里边有很多果树(苹果、核桃、葡萄、杏子……),他们房车走过了很多地方,现在停留在了新疆,看着他们一点点收拾院子,逛大巴扎带回来瓜果蔬菜苗、小动物,从他们的生活中看到了一丝光芒。
刚刚很“用功”的看完了《挪威的森林》,直子的死出乎意料,玲子和渡边君的故事情理之中也有点出乎意料。看到直子离去的时候眼角默默的冒泡了,仿佛我的青春也留在了二十一岁。终究木月带走了直子,直子带走了渡边君,而我还在期待着绿子找到渡边君。属于青春的爱情小说,十八岁开始的故事止于二十一岁。永泽的两句话印象深刻“所谓努力,指的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不要同情自己!”。两个场景正在反复回想中,我只是在劳动或者说无可劳,同样也尽量通过回想不要让自己同情自己。
看了几个月终于在今天看完了,已然不记得最前边说的啥,但也终究陷入了青春的记忆,如果在同样的年纪看这本书会是怎样的心境呢?又会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呢?如果青春可以再来一次,也不是不可。
今天还看到一句话“高山万仞,只登一步”,活在当下,今天对比明天也算得上是青春了。
加班加点赶着看书还是头一回,这股子劲儿上学的时候是没有的,看书也是少有。很庆幸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够发现书的乐趣,继续挖掘其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