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包子时不时会问,周二,也就是十一假期前一天,几点出发回呼市。
我说这个时间,要考虑爸爸是否开会,妈妈上班,还有你上延时兴趣班的时间。具体时间让爸爸定就好。
大概前后问了三四次。
昨晚,包子说,要开一个家庭会。
我说好的,你来主持。
我问,今天的议题是什么?
包子问,什么是议题。
老大解释,就是要谈论的事情。
包子说,周二那天我们几点出发?每个人可以说不同的时间,并说出理由。
好吧,看来确实需要一个正式的讨论,并确定下来,他才放心。
讨论完时间,讨论了如果到的晚,怎么进小区。
我说,保安叔叔会帮我们开门的。
包子说,那么晚,保安叔叔要睡觉的,他们也是人。
我很高兴听到包子这么说。肯定他的同理心,并向他解释我的想法。
解决了进小区大门,继续讨论怎么进家门。
讨论了姥爷姥姥会等,但太晚他们要睡觉。
钥匙可以放在门口地垫,钥匙会鼓起来被发现…
晚上睡觉前,包子执意要给姥姥姥爷打个视频,确定了姥爷会等,才放心了。
现在回想:
当说到进家门钥匙时,老大想起,应该有一把备用钥匙,就去找。
我想起手机在另一个房间,万一有事没接到,就去拿手机。
最后没有结论,所以包子要确定姥爷会不会等,以保证可以进家门。
关键是,我们当时忽略了这个结论和他的担心;
更主要的是,没有“尊重”他作为会议主持人,便各自结束了会议。
另外,很重要的是,要让他知道会议有主题,有流程,更要有结论,作为主持人,他要控场。
想着,晚上回去要和老大讨论一下。
再和包子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