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杉矶一家叫作德尔塔的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给米罗•弗兰克讲述了一段30秒的话:
试想,你孤身一人,饥肠辘辘,走在一条水泥马路上,周围都是水泥堆砌的建筑物,建筑物都无门无窗,马路一望无际,没有任何希望存在,这就是不慎走失或者被遗弃的宠物___小狗或者小猫在大街上游荡时所面临的感觉。
米罗•弗兰克看到这些信息内容,联想到自己和妻子曾经拯救过那些流浪的小动物,他无法抗拒脑海出现的画面,写了一张支票给慈善组织。
为什么30秒的信息带来如此的结果?
因为写信息的的人运用到30秒沟通术,任何场合快速打动对方,实现沟通目标。
人们进行沟通,需要掌握具有形象化、明确化、个人化、情感化四种有效的信息。
对比形象化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赤字会给经济带来消极的影响。
赤字会在经济血流中扩散微弱而又具有毁灭性的毒素。
明显看出两句关于赤字的语句有区别,第一句普通的说明,第二句让人印象深刻,有色彩视觉效果,比较形象。
形象地传递信息肯定有目的,如何做到信息的明确化,大多数人的一些想法适得其反。
大多数人认为,为了营造自身博学的形象,有必要使用华丽的辞藻、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事实上,这恰恰与真理背道而驰了___只有真正了解谈话主题的人才能够用清晰而简洁的语言说出自己要说的话。
书籍《如何在30秒内说出关键点》,教会人们“四化”。
形象化:用图像思考,并使用描述性的词句,让你的听众能够记住它。
明确化:使用清晰而简明的语言,让你的听众能够理解它。
个人化:为了说明你的观点,要使用你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你的听众对其产生认同。
情感化:触碰听众的内心,对方会更加易于接受你的30秒信息。
学习完以上内容,两位学习者分享的自我介绍:
第一位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是我对自己职业的定位。在文字岗位上,我秉承着 “蜜蜂”精神,走过了自己职业生涯黄金15年。从事过“日落而作,日出而息”一线倒班,企业喉舌的宣传工作、到现在有“受命写作”之称的文秘工作。自小就有文学梦的我,幻想着有一天可以成为“用一支笔,主宰千万种人生”的作家,工作之余,我尝试自由撰稿。刻在骨子里的文学气息,注定我 “安静沉稳的外表下,一颗兵荒马乱的心”。 “端文字碗,吃文字饭”的魏世英就是我。
第二位
大家好,我叫朱应涛,曾经的我读了很多书籍,却没能将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如同患上了知识消化不良症一样令我难受,幸运的是,我认识了拆书帮,RIA便签读书法如同一剂良药,医治了我的“疾病”,帮我解决了读书中的困惑,现在,我又可以坦然无惧地阅读我喜欢的书籍了,并且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生活中,夫妻之间如何风趣地进行30秒对话,请看一对夫妻对话:
“今天两种馅的包子,怎么这样明显?”
“你说包两种样式好辨别,所以分为开口和闭口的。”
“开口的想露膀子,闭口的好看。”
哈哈……
你喜欢品尝开口的还是闭口的包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