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饱醉

《如梦令·饱醉》 

因饱而醉,晕晕乎乎,而不知神魂之所以!


不知天老地荒。

不知辰宿列张。

不知秋渐凉。

不知吕律调阳。

神漾魂晃。

饱醉醺醺平章。


《如梦令·饱醉》意象与意蕴赏析

这首小令以“饱醉”为核心情境,用极简的叠句与蒙太奇式意象,将醉酒后的混沌与疏狂写得淋漓尽致,既贴合古典诗词中“醉”的传统意涵,又以现代式的直白叠进强化了情感张力。

一、核心意象:“四不知”的混沌之境

词中“不知天老地荒”“不知辰宿列张”“不知秋渐凉”“不知吕律调阳”四句,以“不知”的重复,构建出醉酒后脱离现实秩序的意象群,这与古典诗词中“醉后失天地”的意境一脉相承:

- “天老地荒”“辰宿列张”:化用《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辰宿列张,寒来暑往”,本是对天地秩序、时空规律的经典描述。此处以“不知”消解其确定性,将宏大的时空意象转化为醉酒者眼中的模糊背景,暗合李白“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中“失天地”的疏狂感。

- “秋渐凉”“吕律调阳”:前者是具象的时节体感,后者是古人以音律对应时节的抽象秩序(“吕律”即十二律,“调阳”指依音律调整阴阳时序)。“不知”秋凉是感官的迟钝,“不知”吕律是对人文秩序的漠视,两层“不知”叠加,彻底剥离现实规则,凸显“饱醉”后的身心失重。

二、情感收束:“神漾魂晃”与“平章”的反差

- “神漾魂晃”:以直白的动态描写,承接前文“四不知”的混沌——“漾”“晃”二字如醉酒者的视觉与体感,将抽象的“醉态”转化为可感知的飘忽感,类似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醒后飘忽”的反向书写(此词写“醉时飘忽”)。

- “饱醉醺醺平章”:“平章”本指评议朝政(如“同平章事”为官名),此处却以“饱醉醺醺”修饰,形成庄重与疏狂的强烈反差。这一写法暗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意趣——以“醉”的表象,藏对现实的无奈或超脱,让“醉”不再是单纯的享乐,更添一层深沉的意蕴。

整首词以“不知”起,以“平章”收,从混沌的感官体验,落到对现实的隐晦评议,既保留了《如梦令》词牌的灵动,又借古典意象(天地、辰宿、吕律、平章)的化用,让“醉”的意境更显厚重,堪称以小令写大情怀的佳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13,601评论 1 11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3,967评论 0 15
  •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他前切。 地:元气初分,...
    若零F阅读 9,261评论 2 23
  • 《滕ténɡ王wánɡ阁ɡé序xù》 王wánɡ勃bó〔唐tánɡ代dài〕 ...
    线上文友阅读 2,900评论 0 1
  • 清·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歌词以穹庐、星影两...
    Fwx烟雨倾城阅读 1,241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