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慎之林雀儿读结局章节列表_笔趣阁(寒枝雀结局 番外)_谢慎之林雀儿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寒枝雀)

主角:谢慎之林雀儿

简介: 穿越的嫡姐婚后三年不孕。

她不愿侯爷纳妾,将我骗入府中。

「为人妾室都是下贱,所以不叫你做妾。

「等你生下孩子,我再为你寻个穷人家做正妻,多么体面。」

失了清白,我被她囚在府中难产时。

她怕走漏风声丢了脸面,不肯叫大夫。

我痛了三日,一尸两命,被她丢入乱葬岗。

再睁眼,嫡姐正劝我:

「如今木已成舟,为人妾室都是下贱。」

我看着旁边默不作声的侯爷,柔笑道:

「给姐夫做妾,我是愿意的。」


[ 知乎APP ] 搜索专属关键词 [ 晚冬寒枝 ] 即可继续阅读,精彩内容!"


把我灌醉送上姐夫谢慎之的床后。

嫡姐哭了一夜,连带着谢慎之哄了她一夜。

此时二人眼下都有些淡淡的青色。

她娇嗔着捶了谢慎之一下:

「你可满意了?我这个妹妹才十六岁,又比我听话乖巧。

「虽说她亲娘是妓子,可我这妹妹却是清白养在家里的,便宜你了。」

谢慎之怜爱地握住她的手,轻吻了下:

「不过一个俗物,比不上婉儿。」

嫡姐满意地笑了,又去拉我的手:

「为人妾室都是下贱,所以不叫你做妾。

「等你生下孩子,姐姐在为你寻个穷人家做正妻,多么体面。」

我放下前世抵在脖子上的簪子,冷眼看他二人。

前世我想已经失了清白,索性碰死。

但嫡姐见我不听劝,命人将我锁在后院。

谢慎之每月三次,一趟不落地来后院。

一年后,我怀了谢慎之的孩子,以为生下孩子会重获自由。

却没想到难产时,嫡姐怕走漏风声丢了体面,不愿请大夫。

我痛了三日,一尸两命。

见我不吭声。

嫡姐只以为我同意了。

我死死掐着手心,忍着恶心对谢慎之,娇柔笑道:

「给姐夫做妾,我是愿意的。」

2

听我这么说,谢慎之和嫡姐都愣住了。

她的脸色一瞬间冷了下来:

「你知不知道愿意做妾的女子都是下贱!」

我慌忙跪在地上,对嫡姐磕了三个头:

「妹妹一片痴心,只求嫡姐宽容成全。」

嫡姐想了想,忽然笑了:

「如今名不正言不顺,不如等你生了儿子,再纳为妾。」

……她在骗我。

前世我被她囚在后院,难产而死时她都不愿请大夫。

恐怕到时候生下孩子,趁我虚弱时,她就会不声不响地了结我。

但我没路可走了。

嫡姐慵懒地倚靠在姐夫怀里,笑道:

「你不许在她房中过夜。

「府里人不许喊她姨娘,月例银子你去她房里一次给一次。

「她生了男孩,才可纳为妾。」

又怕谢慎之不同意,姐姐娇嗔:

「在我们那个时代,可没有我这么大度的妻。」

谢慎之明白要纳我为妾,嫡姐受了多大的委屈。

他和姐姐十分恩爱。

姐夫是年少有为的少将军。

嫡姐天赋聪颖,有无数旁人想不到的精妙主意。

他们的故事就像话本一样传奇。

为她抗旨拒婚,为他奔袭关外。

姐夫立誓尊重姐姐,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

唯一遗憾,是四年前贼寇冬日围城,姐夫未能护她,姐姐在雪里冻了三日,落了病根,从此不能生育。

谢家老太太以死相逼,必要姐夫纳妾,延续香火。

姐姐不饮不食,以泪洗面,说后悔没回家,为了姐夫留在这里。

他心疼地揽过嫡姐:

「都依你。」

「就后院偏房,收拾出来一间吧。」嫡姐意味深长地对们说,「这是我妹妹,今后你们谁若是欺负她,便是和我过不去。」

临走时,们或怜悯或鄙夷地看了我一眼。

等我回房,桌上已经摆了三两银子。

前世谢慎之来我房里一次,都会给我三两银子。

像羞辱妓子一样羞辱我。

所以我死也不肯要那些折辱我的钱。

我的饭菜总是馊的,衣服总是破的。

但如今我仔细将它们摊开来。

一枚枚数来,一枚枚收下。

他们欠我的,一文钱也不能少。

旁边小珠看着我锱铢必较的样子,欲言又止。

我笑着问她:

「是不是都很看不起我?」

小珠不过十二岁,她咬着下唇摇摇头:

「我觉得姑娘好像在哭,可是明明又没掉眼泪。」

说话间,外头丫鬟小梅探出头来。

她有一头乌油般亮眼的头发,一笑就有两个梨涡:

「雀姑娘,外头梅花开得正好,为姑娘折了一枝插瓶,今晚主君要过来呢。」

3

谢慎之来我房里时,还有一些不自在。

灯烛摇曳,我正在窗边的梅下写信。

瞧见他来了,我面上一红,将头低了下去。

前世我和谢慎之有无数次肌肤之亲,却没有说过话。

他总习惯吹了灯,扯落袍子,将我身子整个蒙住。

偶尔他沉醉时也有些失态,喊着姐姐的小名:

「婉儿……」

好像被强迫的人是他,不是我。

一室静谧,谢慎之尴尬得不知如何开口。

「有个字,却想不起来怎么写了,正巧想找个人问问。」我笑着看他。

「你识字?」

「识字,原来我家隔壁住了个教书先生。」

谢慎之凑近看我的字,难掩欣赏:

「字写得好看,不像婉儿,写字总是鬼画符。」

外头雪落了时,静谧得可以听见一切声音。

灯油恰在此时燃尽。

我越过他的身子蘸墨,他很自然地搂住我的腰。

「……姐夫?」

大约有几分禁忌的意味。

他身子一滞,腰上力道又重了几分。

兴致浓时,也不必再点上灯。

他喘着粗气,饶有兴致地问我:

「既然喜欢我,又为何在那晚反抗得那么激烈?」

我忍着恶心,哑着嗓子:

「……我也是清白人家的姑娘。

「幻想过心上人三书六聘,明媒正娶。」

谢慎之半晌不语,欲念退了后,情意又冷了几分:

「我已经答应你姐姐,此生绝不纳妾。」

我示弱地拉了拉他的衣摆:

「下个月,我听说你和姐姐要去春宴。

「……我也想去。」

人拒绝了第一个过分的请求,一般不会拒绝第二个毫无威胁的请求。

嫡姐的依仗,一是谢慎之,二是雍王李琅。

前世嫡姐在春宴上遇见雍王,谢慎之吃醋,和嫡姐大吵了一架。

我要攀上雍王。

谢慎之下意识要拒绝我。

「也是老的意思。

「我跟在你们后面,不会打扰你们。」

谢慎之思忖片刻,轻轻嗯了一声。

外头雪下得大了,窸窸窣窣的。

听他答允,我心里高兴,忙起身伺候他穿衣。

谢慎之似乎很久不习惯有人伺候他,竟然下意识往后躲了一步。

怔愣片刻,他却又坐在床边,任由我跪在地上为他穿靴袜。

雪光照得室内朦胧,谢慎之倚靠在床边,看我披着中衣,低垂着脖颈服侍他,为他细心地理平袜上的褶皱。

他若有所思:

「你和你姐姐长得很像,却很不一样。」

是啊,嫡姐骄矜自爱,不会像我这样做小伏低,伺候他穿衣吧。

我一抬眼,正看见他深邃艳绝的眉眼。

撞上我的眼睛,谢慎之不自在地收回目光,又是目沉如水。

「那姐夫你快回去吧,外头下雪了,姐姐在等你。」

这一声姐夫叫得谢慎之一怔,他皱眉:

「不要叫我姐夫。」

我小心翼翼地看着他。

谢慎之究竟也想不出我该叫他什么,他摆摆手:

「……算了。」

外面雪花大如蒲团,他担心嫡姐伤心,冒着大雪也要回去陪她。

我站在门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风雪中。

4

「不是只有我们俩吗?为什么要带雀儿一起去?」

嫡姐生了气。

「是母亲的意思。」谢慎之耐心哄着她,「雀儿和母亲单独坐一个轿子,她们顺路礼佛,不跟咱们同行。」

「谁许你喊她雀儿的?」嫡姐气愤地拂开谢慎之的手,「我再说一遍,谢慎之,什么菩萨神佛,那都是封建迷信,根本没有。」

这话正被进门的谢老听个正着。

她摩挲着佛珠,念了声罪过,再抬眼看嫡姐时,眼中已有不快:

「为人妻子,直呼侯爷的名字,这合乎规矩吗?」

嫡姐不答,忿忿地看了一眼谢慎之。

一边是妻,一边是母,他夹在中间,很是为难。

战场上的将军,落进婆媳的家长里短,显得狼狈局促。

谢慎之垂手低着头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嫡姐被赐婚时,来宣旨的公公们。

「就带上雀儿,她是你抬进来的妾。」谢老气定神闲地看了一眼嫡姐,「也别怨旁人,若是自己生得出,今日也不必去求菩萨了,更不会生出这些事端。」

谢老前脚刚走,嫡姐就摔了个花瓶。

她恨恨地看了谢慎之一眼:

「你就任由她作践我?」

谢慎之讷讷:

「那毕竟是我母亲。」

「她说我生不出孩子,可她也不想想我为何生不出?」嫡姐说到这里,眼泪簌簌落下,「那年冬日贼寇围城,为了掩护你撤退,我卧在雪中三日,冻坏了身子。如果那会你没打败仗,我还需要看你妈脸色吗?」

被当众揭短,谢慎之面上怔愣,十分尴尬。

底下丫鬟仆人们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是我对不住你。」

他去牵嫡姐的手,嫡姐却背过身子,抹着眼泪:

「为你们谢家,我拉下脸把我妹妹弄进门,你们舒服了,骂名都叫我背着。

「当初雍王也对我情根深种,我真后悔当初选了你,你要知道为了我,雍王至今也没娶妻。」

听嫡姐提起旧日情敌,谢慎之急了:

「他是没娶妻,倒是纳了五房妾。」

嫡姐恼了:

「到底没娶妻,何况那五个妾都像我,可见还是放不下我这个白月光。

「你若是再说,今晚我就去找他,给你顶大一个绿帽!」

说到这里,谢慎之恼了,一把将嫡姐打横抱起。

嫡姐娇呼挣扎,却架不住谢慎之强硬。

丫鬟们交换了个眼神,悄悄带上门出去。

还没出院子,老太太身边的周婆子笑着招手叫我:

「林姨娘,老要你去挑件好衣服,春宴礼佛穿呢。」

我道了谢,正要去,却听见嫡姐隔着窗户唤我:

「雀儿,进来伺候我梳妆!」

我为难地看了周婆子一眼,她悄悄拉过我:

「姨娘别担心,老看重姨娘,将来生个男孩,姨娘这位子就坐稳了。」

我不知道如何接话,周婆子慈爱地摸摸我的手:

「老不会叫姨娘为难的,快去吧。」

我感激地看她一眼,匆匆去嫡姐房中。

嫡姐面色慵懒,柔弱无骨地倚靠在谢慎之怀里。

她并不要我伺候,只是跟老赌气叫人罢了。

「那婆子喊你姨娘,你还真敢应承?」

我低着头,不吭声。

嫡姐看了我身上洗得发旧的衣服,冷哼一声:

「你也不要贪图老许你的好处,不过是想利用你扳倒我。

「不过是衣服,翠儿你挑些衣服首饰,给我妹妹送去,我们林家也不是什么破落户,要捡她的衣服穿。」

嫡姐打了个呵欠,娇嗔谢慎之方才唐突了她。

「若是换了我妹妹,死鱼木头一样一声不吭,你能得什么趣味?」

我面上难堪,将头低了下去。

谢慎之听着,目光若有所思地落在了我的后颈,又滑过我的腰身。

他眸色一沉,似乎被这种晦暗的对比说动了兴致。

不顾嫡姐的惊呼,他揽过嫡姐的腰,陷入层峦叠嶂的床幔。

5

春宴开在普济寺山下。

小姐们上山礼佛,青年才俊们山下诗会射艺。

也趁机会相看亲家。

嫡姐并不屑和闺阁女子在一起,反而在男子席中高谈阔论,笑闹并不避人。

「你家这媳妇真是肆意潇洒。」与谢老素来不和的周笑道,「成了亲也无拘无束的,可见你疼她。」

谢老喝了口茶,并不接话,却要我过来:

「去把侯爷喊过来,和雍王站在那里惹人笑话。」

谢慎之正拉下脸去找嫡姐比射艺,嫡姐前几日和他吵架还没和好,对他视若无睹,反而和一旁男子说笑。

京中贵妇圈子都知道当初雍王和谢慎之为了娶嫡姐,争得你死我活的事,如今嫡姐不理夫君,和雍王说笑,都在瞧热闹。

「姐夫,喊你过去。」

我抱着箭袋,福了个身子。

看见我,嫡姐身旁的男子和谢慎之都怔住了。

老亲自为我挑的衣裙首饰,又教我化何种妆容。

阿娘原在乐坊待过,我耳濡目染也会了她的化妆手艺。

淡扫蛾眉,鹅黄色襦裙配着淡绿斗篷,一支素银雀钗。

镜中的我像极了十六岁的嫡姐,又比她多了几分娇弱。

谢慎之见惯了我衣着朴素,一时竟然没认出来我,不掩饰眼中惊艳:

「你是雀儿?」

而嫡姐旁边那人看着我的脸,竟然久久不能回神:

「……你是?」

看着他侵略性的目光,谢慎之不悦,站在我身前:

「这位是妻妹。」

「雍王见笑了,我这位庶妹的生母虽然是妓子,庶妹却是干净清白养在家里的,只等以后我给她挑个好夫婿风光地嫁出去呢。」

嫡姐一番话明褒暗贬,一众贵族子弟都收了目光。

见嫡姐不悦,雍王收了兴味,笑道:

「只是问问。」

「老要姐夫过去一道吃茶。」

我不看任何人,只小心地看着谢慎之的意思。

谢慎之被取悦到了:

「走吧。」

我却并没和他并行,正思索要如何搭上雍王。

「雀儿为何不与我一道走?」

「怕旁人议论。」

「可是你我早就……」

「不一样的。」我站定望着他,「姐夫,你明白嫡姐容不下我,我总有一日要走,离开你寻一处地方容身。」

谢慎之无法反驳,怔在原地。

春宴上必有春饼,谢慎之不爱吃春饼,随手叫赏人了。

「这十几年,年年来春宴,侯爷都不吃春饼,每回都叫他赏人了。」

「每年都来吗?」我喝了口茶,笑着接了谢老的话。

「年年都来的,这里药王菩萨灵验得很,侯爷要为我求一求菩萨。」

「看到侯爷的孝心,药王菩萨也不忍不灵。」我暗暗记在心里。

为谢慎之沏茶时,他却发现了我手上的伤:

「怎么伤了?」

「雀儿在练射箭,这丫头笨,学不好,我也劝她不要白费功夫呢。」老吹散茶雾,「这孩子一片痴心讨有些人的欢心,有些人还蒙在鼓里呢。」

谢慎之却不解:

「……你才说以后要走,不要留在谢府,又为何……」

谢老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

「人家要走,你不会留?」

说话间,外头已经有人来请:

「雀儿姑娘,我们家姑娘得了件稀罕彩头,请您一起去看看。」

「瞧瞧,好东西自然有人惦记呢。」谢老笑着,「去吧,好孩子。」

我听见后头谢慎之问道:

「母亲何时这么看重雀儿了?」

「这雀儿,平日里来我房里陪我念经抄经,服侍我吃药,可比你的好孝敬百倍!」

那侍女并不说自己是哪家的丫鬟,走到树林僻静处,一个闪身便不见了。

我早猜出三分,如今更加笃定是谁。

一箭擦过我侧脸,没入树中。

「让她伤心的不是我,是谢慎之。」

一箭擦过我的肩膀,惊飞雀鸟。

「同是爱而不得,我以为王爷会懂我的心思。」

方才我痴痴地看着谢慎之,雍王应当能猜出我的情意。

我能察觉到那支瞄着我的心口利箭放了下来。

「怎么猜到是我?」

「王爷箭法数一数二,方才衣着华丽,而我在京城也没有交好的贵女。」

「你挺聪明。」雍王李琅笑着,「没让我失望。」

「那王爷愿不愿意和民女做个只赚不赔的买卖?」

李琅并不答我。

我鼓起勇气:

「不必王爷做什么,只需王爷听到什么流言,听之任之便好。」

李琅手上箭松开,正中飞起的翠鸟。

他不看我,也不看地上抽搐的翠鸟,长腿一迈:

「送你了。」

6

京中流传雍王快娶王妃了。

在春宴上看中了一个女子。

为讨她欢心,亲自射猎翠鸟,做了点翠簪子做定情信物。

太后知道,兴致勃勃想做个媒,为雍王赐婚。

流言传进府里时,我正在伺候嫡姐卸妆。

那日见过我梳头的手艺,她便要我日日伺候她梳妆。

镜子里的嫡姐化着我常化的柳眉,珠光宝气。

若是再年轻五岁,着装再素净些,好像真分不清我和她。

她看我头上的点翠簪子,忽然来了气,抬手给了我一巴掌:

「只是一面就勾搭上了雍王?」

我慌忙跪在地上,不敢反驳。

这一幕恰好被谢慎之碰见。

因为今日我要同他一起去伺候老吃药。

谢慎之一愣:

「你为何打她?」

嫡姐冷笑:

「我打我的妹妹还要你过问?她还不是你的妾,这就护上了?」

谢慎之明显不信,我在嫡姐身后,咬着下唇,眼泪挂在眼眶中,冲他摇摇头:

别为了我跟嫡姐吵架。

谢慎之不快:

「母亲等得久了,快些吧。」

出了老院子,谢慎之命丫鬟为我拿伤药。

灯火下,谢慎之靠得很近,他看着我红肿的脸:

「她从前在家,也是这样对你吗?」

我不说话,只低头掉眼泪。

这一低头,就让谢慎之看见了我头上的点翠簪子。

他知道我素净,没有这么贵重的首饰。

想到近日流言,谢慎之的目光沉了下来:

「雍王是不是打你主意了?」

「别问了好不好……」我抹了眼泪,「我不知道要怎么办。」

我并不十分相信雍王会对流言听之任之。

如果雍王说,一切都是以讹传讹,他并没有移情旁人。

我和谢慎之说什么,谎言戳破后都会成为我自作多情的笑柄。

所以不说就好,雍王到底是真的移情,还是想与嫡姐商量决定要除掉我,让谢慎之自己去猜吧。

但本质上都是无视他谢慎之的尊严,从他的领地抢东西。

从前娘亲的乐坊里,若是自己定下的姑娘被旁人截了胡,男人们会为此大打出手。

「阿娘,他们真喜欢那个姐姐呀。」

「并不,他们是为了自己的颜面。」阿娘摸摸我的头,「雀儿记着,世上男人最爱的永远是自己。」

我似懂非懂地看着娘亲。

「如果一个男人欣赏你,多半是他在你身上看到了想象中的自己。」娘亲眼中有无尽的落寞,「男人救风尘未必是爱,也可能是要做一个英雄梦,娘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太晚。」

男人的面子和尊严,胜过所谓的爱千百倍。

此时的谢慎之未必爱我,却一定认为我属于他。

甚至在嫡姐打骂我时,我从他眼中看到了恼怒和憋屈。

恼怒是否因为属于他的东西被随意处置?

憋屈是否是他想到被嫡姐辖制时,自己也是我这般窘迫难堪?

「如果雍王强来,我也不会听之任之。」谢慎之认真看着我的眼睛,「你到底……是我的人。」

一个无能懦弱的人说这种话。

我几乎要笑出声。

娘说的对,男人的情话是对自己的告白和赞许。

说一生一世,好像一切变数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说白头偕老,好像自己长命百岁,枕边人对自己永不厌倦。

谢慎之在这一刻,一定认为自己真的有与雍王和嫡姐抗衡的能力。

他要演楚霸王,我自然要扮虞姬。

不是虞姬需要霸王。

是王需要虞姬,装点他的霸业。

我柔柔一笑,偏着头靠在他胸口,似乎有雏鸟的依恋:

「雀儿知道,姐夫要怎么让雍王一败涂地。」

「如何?」

我将他的手覆上我的小腹,笑得轻浮浪荡:

「雍王还没有孩子,不如姐夫先与我珠胎暗结,将来他的孩子回来再认姐夫为父亲。」

谢慎之真以为我有什么好主意。

他认真听了,却发现我笑得促狭。

「好呀雍王妃,今晚我倒要给他戴个绿帽。」

这种幽微隐晦的情景下,让他更有兴致。

我自然愿意讨好他。

床帷叠嶂,遮蔽恨天。

春水漫涨,倒灌孽海。

他在一方纱帐中昂扬征战,我俯就称臣。

我观他的心与欲望一样膨大。

此刻的他一定符合自己的想象。

他是一个能让妻妾恭顺的夫。

将来还会是支配一切的父。

他眷眷不舍地摩挲着我的肚子,想象那里已经有一个他的孩子。

足以证明他作为男人的能力,证明他床上不输雍王的实力。

满床春色中,我极力放自己的魂魄出走。

进退都是一次凌迟。

谢慎之满意我溃败战死,却还要唤我回魂:

「和我讲讲,你的从前吧。」

7

嫡姐九岁落水后,像变了个人。

林家不大,却是尊卑有序,妾室们和妾生子也算恭顺。

但是嫡姐不能容忍我们。

她不怪父亲的滥情,却怨我们的不知廉耻。

先是天灾那年,被家人卖来林府换口饭吃的良妾周姨娘,嫡姐骂她天生的下贱,为什么不能安分守己,非要自甘下贱做妾,体面名节和饿死失节哪个事大?

周姨娘性子温柔寡言,日日被她这样明嘲暗讽,倒也不敢跟她争论,只是眼泪拌着饭。

在一个收成很好的年头,周姨娘吊死了。

再就是我娘。

我娘是乐坊的琵琶女,我爹为她赎了身。

我五岁那年,十岁的嫡姐已经名动京城。

哪怕我娘已经叮嘱我,谨小慎微,不要冒头。

可嫡姐赶走我和我娘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只是挽着父亲的手臂娇嗔:

「有我没她,有她没我。」

我娘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护着我问父亲:

「我们孤儿寡母要如何过活?」

「从前你怎么讨生活的?照旧便是!」

我娘带着我一起回了乐坊,伺候里头的姑娘起居,梳头妆饰挣些钱,但是不许我打扮,也不许我学歌舞唱曲。

五年里攒了些钱,乐坊主看着我的脸,动了些心思,想留娘下来。

我娘忙带我搬了住处。

我们住在书塾旁,为学子们煮些汤食,接些缝补活计,也能赚些钱。

有时候碰到好说话的学生,我娘就不要他的钱,只要他教我识字明理。

多年积劳成疾,我娘病得很重了。

死前,她要我赌咒发誓,绝对不走她的老路。

她认为自己错在轻信一个男人,错在以为女人凭姿色便足以换取安稳一生。

可是重活一次,我却觉得娘自责太过,不是她识人不清,不是她恃美待沽。

是这个世道把女人摁在砧板上,给人吃。

因为娘亲的远见,我会看账本,诗文也通,写的字也许师承朝中哪位翰林。

直到半年前,嫡姐一封书信,说她的商铺缺一个会看账本的女账房。

我本不愿意再和她扯上关系,可是娘亲的丧葬费欠了不少钱。

当我到谢府时,喝了嫡姐为我接风的酒,再醒来时木已成舟。

…………


[ 知乎APP ] 搜索专属关键词 [ 晚冬寒枝 ] 即可继续阅读,精彩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