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玛丽苏的电视剧喂养大的90后,但是这一点不妨碍我能爱上余华的作品。
第一次读余华,大多数人早已听闻余华的盛名,翻开的都是著名的篇章扉页,他对暴力、血腥人性和死亡的书写。
大约是中学时代,我在新华书店买的一本文学集合,里面收录了国内外大师的优秀短篇作品,有一篇是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后来才知道,在此之前余华写过二十多中短篇,这一篇是他的成名作。
那时候小,国内2/3G网超级贵,没流量问度娘:“余华是谁”,甚至不知道《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曲。书中的简介给的标签是:中国先锋派的代表人物。那时候小,我不了解文学,也分不清流派,我可能没看懂,全然觉得好有意思,他的非常态、非理性的文风,令我心里头萌生了要拜读他更多作品的决心。
时间的平行轴上,1993年余华名声大噪,1993年我还是个胚胎。2015年发表《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2015年我在假装忙碌地为大学画上句点。
真正拿起余华再读的时候,已经是大学毕业的一年间。第二本《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我与这位作家久别重逢。或许是拖延症,或许是大学时太放飞自我,或许是这个时间节点也刚刚好,从这本书起,我开始爱上阅读并且成为习惯。《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可能也是较为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余华。
麦克尤恩:“我二十出头,正在寻找自己的声音。”少年余华在寻找自己声音时,遇见过麦克尤恩;正如少年的我在寻找自己的声音时,遇到了余华。曾经少年,不知生死可谓。套用余华的话来说,便是一个人的三观影响另一个的三观,如同阳光影响了植物的生长,重要的是植物在接受阳光照耀而生长的时候,并不是以阳光的方式在生长,而始终以植物自己的方式在生长。
“伟大的阅读应该是后发制人,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里内心迅速地丰富饱满起来。”在我们当下的时代,获得阅读的方式越便捷,距离阅读的殿堂却越远了。繁华喧闹的世界,站在旋转跳跃的舞台上表演久了,是需要停下来静下来的;参加热闹的聚会派对之后,也总会有一段时间,需要一个人好好地独处。
阅读,就是独处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阅读,你的闲暇时间被填满,它让你避免了一种虚无;因为阅读,你的思维脑洞被充实,它让你避免了一种空洞。华灯初上的晚上,打开一盏台灯,浮躁归于宁静;晴朗多云的周末,沏上一壶茉莉花茶,书香和茶香绕膝。每一次阅读都可能是放慢我们的节奏,让我们更好地出发;也可能是加速我们的步伐,让我们更好地到达。只有开始,你才会明白其中深意,而我的阅读之旅是源于与余华作品的一次邂逅。
余华说要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我有时会问自己:什么是空白之心?不带有任何偏见地去打开书的扉页么?我现在不是很明白,然而我相信在阅读的过程里,一切都会有答案。我制定了每个月尽量读完8本书的计划,并且对每本书做读书笔记和简单的书评。有时读纸质书,有时读电子书,在我的微信读书APP的书架上,简化了11个分类,4个月读完了32本书,接触了很多新的作家和各类的书。其中,自然包括很多余华的作品。
阅读余华的作品,犹如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下。在太阳底下取暖,风却冷冽地来自四面八方,灌进你的衣袖。你想贪婪地享受这朗朗乾坤的光芒,你就必须忍受这令人刺骨且清醒的寒风。冷静的诉述,用喜剧写悲剧,用笑的方式哭,用简单来表达复杂。他洞悉的人性,荒诞却真实无比,有时你会感觉比身边无尽的黑夜来得深邃,且窸窣有声。
如果文学界有爱豆,那我就是余华的迷妹。因为他不仅让我沉迷文学,爱上阅读,并且通过他的作品,我可以通往另外的世界,打开不一样来看待生活的视角。
相继读完了《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近期刚刚打开他的短篇《世事如烟》。作为迷妹,余华的作品我未尽读,但是每一部我都尽可能地投入其中。《活着》是纸质版的书,睡前的时候打开,半夜读完已泣不成声。我已读过了不少他平静笔调下描述的故事,不同命运的悲怆。他的故事并不是要传达某种观念,而是一种氛围一个环境一种情绪一段命运。
余华说:“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缺乏喜欢他的真实的人。人气歌手李健是余华的朋友,也是余华的粉丝。李健曾在采访中说:我比余华更了解他的作品。余华也亲自到《歌手》的舞台上为李健加油支持。喜欢的男神歌手和喜欢的男神作家,原来也在同一个频道上。而拥有相同频率的人,拥有相互吸引的磁场。
今年春天,有个在浙师大读研的朋友转了一个关于余华任职浙师大文学院的特聘教授的链接。我在底下评论:余华是我的男神,特别喜欢他的作品(迷妹脸)。我那位读着外语系研究生的朋友表示,并不了解余华也没有读过他的作品。同龄人之间不是该做彼此的天使么,怎么出现了巨大的鸿沟?当然,一定有很多的90后读过余华,了解过余华,但是我希望会有更多地人走进他,走进他的作品,走进阅读。
再次转身投入生活的时候,我们也将拥有自己的声音。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