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的专注程度,决定了你的发展前途!!!

2019年1月3日下午,苏州的一家水产店,一对父子二人正在卸货。前面停了一辆车,影响到卸货速度。于是卸货的父亲就上前按喇叭,要司机挪车。喇叭声吓到了对方,对方要先理论这事儿,不急着挪车。


于是争执、动手。卸货的儿子呢,看到父亲和司机打架了,也加入了“战争”。果然是上阵父子兵。打到最后,警察来了。卸货的父子二人,啥事也没有。


只不过,司机被爷儿俩打到多处受伤,肋骨和鼻梁骨骨折,二级轻伤。于是这对父子被带到了拘留所。为什么最后会是这么一个结果,其实挪车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不能因为挪车耽误了卸货。


首先必须要保证挪车的解决,成本最低。如果成本高,那么这个问题就不需要解决。

这位父亲也是这样做的,他上前,按车的喇叭,催促司机挪车。司机来了,却说自己刚刚被喇叭声吓到了,要先理论这事儿,不急于挪车。


原本这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突然变得严重了。解决这件事情的成本,明显在升高。此时父亲应该做的,是立即赔笑脸,说好话。因为他此时的任务是卸货,挪不挪车的问题不重要。没必要为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浪费时间和精力。


但是这位父亲,此时修改了任务。先是把卸货,改成了挪车。又把挪车,改成了和司机争论、争斗。


这位司机也是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想要解除他的战斗力,单凭爸爸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儿子的加入。最后的结果,是司机二级轻伤,父子两进拘留所。


可卸货的事儿怎么办呢?


父子两屡次修改任务的现象,有个专业术语:思维管窥。这个词,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穆莱纳森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沙菲尔,联手一块提出来的。读懂了管窥,差不多就读懂了世界,读懂了世相人心。知道了为什么这对父子走不出自己命运。也会知道自己要如何做,才能如愿挑战命运,实现逆袭。


父子两呢,原本的任务是卸货。可他们一看到车,就把卸货的事儿给忘了。看到司机,陷入争吵,又把挪车的事儿给忘了。当事人也会反思。反思自己脾气太大,遇到事儿就沉不住气,下决心以后一定改。但他们改不了!


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思维呈管窥态势。管窥,就是思维窄化成管状,一次只能盯着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会变成人生的全部。卸货时,眼里只能看到货。挪车时,眼里只看到车,卸货突然间变得无足轻重。


人生最重要的是挪车。和司机争执,挪车也不重要了,打赢比天大。什么挪车,什么卸货,这些都不算事儿。这就是管窥。


为什么中产阶层那么焦虑?为什么底层逆袭那么艰难?因为思维管窥。走着走着,就忘了来时的路。把全部的精力,用在鸡毛蒜皮的琐事上,而忽略了人生最重要的事。


比如有的妈妈,为陪孩子做作业大动肝火,这就是典型的管窥。作业不重要,孩子的成长才重要。可是妈妈被困在作业里,无名火起,大吵大闹,这跟这对父子忘了卸车,和司机打架有什么区别?


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很简单,问下你自己:


如果你是一个着急赶火车的人,如果你不小心撞到人,会怎么办,你还会和他大吵一架,甚至大打出手吗?肯定是匆匆忙忙赔笑脸,道歉,对吧?


那么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都像赶火车那样重要?一共有3点:


1.我们在赶火车的时候,手上只会拿重要的东西(身份证和手机),其他杂物都被放在包包和行李箱。那么落实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是怎么做的呢?评论区的你可以回答下


2.火车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如果没有赶上规定的那辆火车,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金钱,还有耽误些事情。


3. 最后一点价值太大,只写给懂得人看。私信我,告诉你,到底该怎么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