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子开启了新篇章。
白水县历史遗留问题特别多,欠账也特别多。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白水的工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基础比较好。后来,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很多企业都已经销声匿迹了。
白水的财政税收靠两个企业。一是煤矿,煤矿是省直企业,每年都有几千万的税收。另外就是靠造纸厂,每年达到一两千万的税收,除此之外,大企业基本没有了。
省里的各县区都在发展工业园区,可是,白水仍然没搞起来。没有工业园区的承载,很难集中落户企业,也很难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条。
王书记刚来白水的时候,就让金副县长抓园区。可是,他抓了两年,没有任何成效。也此,王县长多次批评他,甚至批评的抬不起头来。可是,他能力确实有限,威信也不高,让他做这项工作,他勉为其难。
新班子上任以后,对主官工业的副县长进行了重新分工。金副县长去分管农业了,农业是慢活,干多干少,对县里影响不大。由朱副县长分管工业。朱副县长是市里派来的,以前在城区工作,当了十年的副区长,有一定工作经验。
苟县长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工作园区的建设上。从规划,征地,搬迁,三通一平开始,起早贪黑,加快进度,用了几个月时间,工业园区初见成效。
同时,招商引资工作也加快推进。县长主动外出洽谈项目,对接产业。招商工作如火如荼。
省政府要求,一县一业工作要推进。每个县要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进行招商,进行项目建设。
白水的工业基础薄弱,没有适合的产业。造纸行业萎缩,技术落后,缺少龙头作用。煤矿产业也日益萎缩,另外,白水的煤质量一般,产量有限,没有延伸的必要。
只有一家农机制造企业,产值在全省排名靠前。这个省在农机制造上,和山东相比差距很大,白水的这个企业在省内看,规模可以,但放眼全国,差距很大。
省市要求,白水可以重点发展农机制造业,通过招商引资,把这个产业发展起来。省里要求,白水马上启动农机制造业招商大会,把全国同行业百强都请过来,大会在省会城市召开,省领导在亲自出席。
这下,白水压力更大了。无中生有的事,对封闭的农业县来说,出去招商,没有人脉,没有产业,确实挺难的。
王书记和苟县长商量之后,决定马上启动对外活动。以白水一高中毕业生为资源,到发达城市,广交朋友,对接项目。
第一个城市,选在了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