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关于老人自杀的原因,因为当时年纪太小,道听途说的事由已经不记得了。大概当时也无法理解事情背后当事人的酸甜苦辣。
</p><p>投湖的季节也早已忘记。只留下隔壁二叔慌慌张张跑过的身影,呵止着我们一群要去看热闹的小孩子们。二叔一把揪出孩子群里的我,厉声说:“不要去看,要做噩梦”。
</p><p>我很想从记忆中搜索只鳞片甲,理出事情可能的来龙去脉。其实也不难猜。对于一个农村老太而言,除了老无所依,还有什么事能够逼得连最后几年的生命都急着甩手不要。
</p><p>2</p><p>阿太有两个儿子,小儿子早年夭折,大儿子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当了上门女婿,一个儿子娶了一个懒媳妇。</p><p>农村里的小孩子,对于哪家老人的口袋里有几颗糖、房间里有多少好吃的,那是如数家珍。不上学的日子里,一群小孩,从这家爷爷的房里,跑到那家奶奶的房里,看完《红楼梦》里林妹妹的眼泪,再去看《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的武功。爸爸妈妈的房间,那是不敢撒野的,不然为一颗糖挨一顿揍,也真够亏的。
</p><p>老人的房间是一家富裕程度的窗口。我唯独没有去过阿太的房间,因为那里没有电视机。</p><p>阿太是我们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八十多岁,还养了一头猪,和一群鸭。猪养肥了卖掉,值不少钱。鸭蛋留给重孙们长身体。我跑过阿太的房前,常常看见她拎着泔水桶,微微颤颤去喂猪的背影。佝偻的身躯,好像一具随时会散的骨架。</p><p>3</p><p>童年里关于老人的印象,除了有零食和电视机的房间,还有老人们从来不抱怨的脸庞。小孩子们,一有疼痛和不顺心,就哇哇大叫。可老人们,好像从来不会生气,不会争取。越老,越平静。至少看起来是。</p><p>阿太的话就特别的少。阿太吃饭的时候,连咀嚼和吞咽的声音也没有,好像一部默片。她苍老的背影,晃动在乡间的石子路上,像老猫走路,悄无声息。</p><p>阿太安静得没有一点声响,却以惊动全村的投湖声告别人间。</p><p>当了孩子妈以后,我才明白,苍老的灵魂最大度,能容下很多不公,但唯独儿女的不孝,咽不下去。</p><p>4</p><p>阿太投湖后,儿孙的日子过得越来越不像话。阿太的媳妇,去年吊死在阿太生前睡过的房间,留下瘫痪在床的阿太儿子。无人问津的老头,断粮断水一周后,也离世了。直到房间散出气味,才被儿子媳妇发觉。后事办的草率匆忙。</p><p>越活,越看透语言的苍白。年轻时,用言语训导孩子;临了了,以沉默期待孝心。如果等不到,也不争不吵。这些在无声中离世的老人们,在喧哗的人间,好像雁过无痕。唯独在良心上,踏石留印。</p>
自杀的老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