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

 喜欢读书,喜欢文字,源于母亲的影响,在最苦最难的日子,依稀记得母亲仍有许多书籍陪伴。母亲是因为家庭成分问题被迫离开她热爱的教师岗位的。只感慨母亲满肚才华,一世才情,终埋没在时代造就的命运里!自己小时候并没看过母亲满箱子的书,只是骨子遗传了她的某些爱好,年龄越大越爱看书。

 我的老家地处邙山丘陵地带,当时还没有打井浇地,庄稼完全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生活相当贫穷,但母亲总能在困苦中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她能把有色馒头(黄面和红薯面与白面搭配)做成各种小动物的形状,用绿豆或红豆点缀成它们的眼睛,用小剪刀和小梳子当工具把它们尾巴修成栩栩如生的各种形状……出锅后我们姊妹几个往往围成一圈,象欣赏工艺品一样,欢呼雀跃……母亲心灵手巧,她会扯几尺那年头特有的“的确凉”白布,信手在上面画一副小动物漫画,一针一线用彩色线把图画绣于布上,给我们每人做个小枕头,那带有卡通图案的小枕头是我们童年的梦都象进了童话世界……

 听姑姑说,妈妈年轻时是与她所处的那个环境格格不入的,她鲜少与农村门前门后爱东家长西家短的妇女有来往,但凡有点交集的也多是不爱搬弄事非的敦厚之人,现在想来,母亲那时是清高而孤独的,清高来自于她不屑周旋于不值得交的朋友,孤独来自于偏僻的山村找不着同类,家庭出身的原因又造就她敏感多虑的性情,再加上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长年的艰辛劳作又使她不堪重负,积劳成疾,才会刚过六十就过早离开我们。

 现在想来,我是极理解母亲的。下地劳作的母亲回到家,每当奶奶或姑姑把嗷嗷待哺的我们送到母亲怀里时,不管我们多么哭闹,母亲总是先会用温湿的毛巾擦拭乳房,挤去一部分奶水后再喂我们,姑姑是当成一个笑话调侃母亲当时不急不缓的举动,而当我第一次听到后心里就特别震憾!感叹母亲的精致和细腻!

 有一种女人无论她在什么地方,即便环境再恶劣,她总能在贫瘠的地方,哪怕一朵不起眼的野花或者一点绿意,她都会把花插入鬓,把那抹绿请进自己的生命里,用来装扮自己,点缀生活 ……

 今天是三八节,谨以此文纪念母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几日我在手机微信上看到一些适合青少年暑期的读书单,就果断收藏了。整理归类之后,就放进了我的QQ空间分享给...
    秦悠然阅读 354评论 0 0
  • 日精进437天 体验入: 和干女儿来武汉学习第三天,觉醒了怎样做是正确给予孩子的爱! 找核心: 1钱永远买不来孩子...
    宇宙之爱黄昊贵阅读 204评论 0 1
  • MarkShen阅读 169评论 0 0
  • 国内的电影,说实话,普遍而言,不管在质量还是内容还是在技术含量还是在更高层一点要求的精神或者思想上面的水平都还是有...
    路航唐LhT阅读 53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