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发觉,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太浮躁了,似乎每个人都时刻处在焦虑的状态之下,忙于工作与生活,像是背了三座大山,终日不见出头之日。
社会上、网络里无一不在鼓噪“成功主义”,打开朋友圈每每看到的就是所谓的“一个月速成”技能干货文。我们投身到社会的滚滚浪潮里,面对着诱惑与挑战,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知不觉陷入了过度焦虑的“思维陷阱”里。
作为一枚老腊肉的大四生,面临着毕业季找工作的种种考验,在此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认识焦虑感
焦虑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焦虑感,适度的焦虑能成为提升自我的动力,过度的焦虑则会让人适得其反。根据其所指向的目标和感受到程度的大小,焦虑可以分为两种:现实焦虑和心理焦虑。
现实焦虑:顾名思义就是基于现实问题产生的不安感。
就像现在很多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会发愁写毕业论文、找工作的问题,一个高三学生会面临高考能否超常发挥,考取自己理想的分数的问题,一个暗恋的人还会面临能不能追到心仪对象的问题……这类焦虑情绪基于事实产生,伴随事实的发展和变化而结束。
简单来说,就是你所担心的其实就是这件事能不能够顺利完成,只要这件事解决了,你的焦虑感就会大大消减,而这样的现实问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去把握和解决,它带来的焦虑情绪取决于这件事的重要程度。
心理焦虑:其实更多是对未来的不安和恐惧。
如果一个大四的毕业生整天担心:我是不是找不到工作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我的人生会不会完了?诸如此类的心理状态,就是属于心理焦虑。这种焦虑情绪的强度多超过现实问题本身产生的焦虑程度。
为什么很多人会产生心理焦虑?除了外在因素的影响外,更多的是我们无法掌握未知的恐惧感。我们在未知的领域,往往会人云亦云,加深了焦虑情绪。
我想到一句话:人在圆融通透的时候,就不会轻易迷信他人。面对未知,我们要学会的是接受焦虑情绪,坦然认清自己。
二、为什么会产生焦虑感
001 社会浮躁,鼓吹“成功论”
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成功学”让人眼花缭乱,不知从什么时候,市面上开始流行XX大师的“成功学”著作,危害程度堪比毒鸡汤。
我也经常看到各路网站和公众号里N多所谓的“干货”,教你“7天做一份让HR折服的完美简历”,“如何从月薪2000到月薪2W”,“7天小白进阶高级PS之路”,还有一些某乎的“成功人士”给你上一堂传销般的人生鸡汤课……
刚开始的时候还会看一些,可是越到后面越觉得毒害身心。“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悲哀的是,只看到“是什么”而全然不去思考“为什么”。
那些“干货”文则更加无厘头,骗骗一些投机取巧/临时抱佛脚的人,搭一个花架子,学到了些皮毛,却领悟不到真正的精髓。若不然,你以为人家几年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是白费的?
002 能力不足,担心失败
其实扪心自问,很多我们不敢去做或者担忧的事情,主要还是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有些人急于在城市买房,求得安全感;有些人口头说对什么事不感兴趣,其实是担心自己能力不够,害怕失败。
在九月初的时候,我面临着“校招”问题。人人都说“金九银十”,仿佛不抓住这个月的网申人生就要GG。自己之前还有一些心高气傲,一心想要去大厂,却疏忽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你能为公司创造什么?
一纸光鲜的简历当然能让面试官耳目一新,可是在剥去华美外壳之后的那个自己,究竟有多少分量,我想对方作为常年混迹职场的人,不会不知道。而自己,最清楚自己的能力。
有时候我们本末倒置了,把精力扑在没那么重要的地方,而忽略最本质的东西,所以才会害怕找不到工作怎么办等问题。如果能把“怎么办”化为“怎么做”,我想我们就会更有底气。
003 没有规划,定位模糊
年纪越大,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很多时候,由于没有追寻内心的需要,盲目轻信他人,造成了心理的焦虑感愈来愈重。
诸如选择专业的时候,有些人说理科容易找工作,有人就选择了理科;有些人说某个行业赚钱多,有人不按自身情况就选择了这个行业。人云亦云的原因,是对自己的定位模糊,对未来没有规划。
在我大学的时候,我刚刚接触微信,关注了公众号,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文章,加上我自己本身从小就喜欢写作,就在大二的时候定下了将来从事互联网运营工作的方向。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实习之路,积攒了许多经验,为以后的方向打下一个基础。
如果静下心来根据自己的特点、个性、爱好和经历等方面,好好规划一下未来,不要等到面临选择了再匆匆忙忙做选择,就不会产生那么多无头绪的焦虑感。
004 假装努力,看不到回馈
这个世界不缺少“努力”的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在“假装努力”。
来到图书馆,先看看手机,顺便拍个照发朋友圈,假装自己“很用功”;上了班,加班到九点,以为自己很努力,却忘了白天无所事事、和同事聊天,玩够了才开始动手工作;考试前夕,熬夜复习,却没考好,埋怨试题太难,不想自己从未认真听课,临时抱佛脚……
假装努力,陷入自我良好的陷阱,最终的结果无非是自我欺骗。长期以往,看不到“努力”带来的回馈,就会丧失信心,产生焦虑。
不如把立足于可行目标,把追求“公众号大V”改成“阅读量达到5000+,粉丝数达到1W+“,根据实际情况,指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比天马行空的想象带来更及时有效的回馈。
005 不能坦然面对自己
简而言之,我们喜欢什么,就只能看到什么。
我们关注努力,就只能看到与努力有关的事情;我们关注成功,就只能看到与成功有关的事情。关注得多了,就上心了,就焦虑了。
可是没有人告诉我们,其实平凡也很好。当人人从众,一心向往远大的成功,心也膨胀了。不能正视自己的平凡渺小,面对自己的不足欲盖弥彰,失去了自信,也失去了正视自己的机会。
我欣赏苏子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欣赏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这是经历了大浪淘洗的豁达与圆融,他活得比世间很多人都通透。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到达此境界,却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立足于脚下、当前。自省浅薄的人生,才会多一些厚重。
三、如何减少焦虑感
001 询问自己,你的焦虑是否对你有所帮助
问问你自己,你的焦虑是否会促使你继续做好该做的任务?你会通过做些什么来消除这种焦虑? 如果它帮助你继续完成任务,那这样的焦虑是可控的,是积极的。如果它让你的生活一团糟,无法正常的工作、生活下去,那这样的焦虑是不可控的,是消极的,需要想办法缓解。
002 找准切实可行的目标,跟着节奏走
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再把目标细化,各个突破,能够激励自己,向更好的一步前行。
那什么叫切实可行的目标?
就是细化到每天都非常好执行的目标。
与其设立一个长命百岁的目标让自己迷茫;不如设立个每天微信运动走上8000步的目标更实在;
与其设立一个成为万人点赞名作家的目标;不如把目标调成每篇知乎答案点赞过100来的更开心;
与其设立一个财富自由的目标让自己摸不着头脑;不如设立一个每天少喝一杯星巴克,一年来一次出国旅行来的不让你迷茫。
因为下学期有课程的缘故,我选择了明年再找工作,而这也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准备。我立下了自己的从事目标,找到了相关职位的需求,针对所需的技能,通过网上学习课程+自己看书的方式,打下基础,为将来的找工作做准备。通过这些小而精准的知识储备,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厚积薄发。
003 调整自我,思考最坏结果,不过如此
在这一个月的找工作期间,我更加明白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触不到的强大对手,名气TOP的大厂,告诉我世界的多面性,竞争与机遇并存。我接纳有缺陷的自己,也思考面对这些问题的方法。
想起那天,和朋友提到担心自己找工作的问题时,朋友很冷静地对我说:“秋招找不到工作会怎样?”
我不假思索就说:“就要等春招了呀,听说春招很难。”
他又问:“一定要春招才有工作?工作哪时没有?”
我想了想,确实,招聘网上每时每刻都在挂着招聘信息,应届生被“金九银十”的传言影响,而担心受怕,觉得竞争压力大,其实也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其实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找到让自己不满意的工作。进不了大厂,就努力进小一点的公司。之前网上说大公司带来的机会,是小公司不可比的,这也是很多人不掂量能力就挤破头想进大公司的原因。
沉淀下来之后,才明白,格局大小,在于内心。
希望有一朝,能对自己说:“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004 接受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
世界是一个广阔的圆,每个人是其中的一个个小圆圈。当你的圆圈越大,你的知识面愈宽广,求知欲就会更多。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你不知道的一面,自己能做的就是去接受世界的辽阔、未知、不确定。
朋友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一眼望到头的人生,有什么精彩?
因为是未知,所以迷人。
就像阿甘说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
无法掌控未来,就把握好当下。
- END -
认清焦虑感,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是我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些思考。
送给自己一句话,时时自省,乐作人生,即:不念过往,不惧将来。
消除内心的浮躁,迎接未来的挑战,做好当下的自己。